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3 天前  
新周刊  ·  网红理发师晓华:30元剪发不低了 ·  3 天前  
新周刊  ·  无数人害怕的蛇,凭啥进“十二生肖”? ·  3 天前  
新周刊  ·  2024年,她挨了人生中最多的巴掌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吸猫”须谨慎,每只猫都可能是死神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8-17 08:01

正文

姜戈语录123

撸猫有风险,“吸猫”须谨慎。



现在日益兴盛的“吸猫”风潮,让两脚兽们沉迷“喵”色不得自拔。江湖传言:“想要活到九十九,每天吸猫一大口。”作为一只媒体喵,俺怎么能让谣言祸害大众!


 

据2016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中国养猫人数位列世界第二,有5810万只宠物猫。看到这样全民“嗨”猫的场景,俺还是有点小骄傲的。不过,俺要永远抱着批判精神看待这个世界,所谓“物极必反”,一些悲伤的故事也引起了俺的注意:

 

日本一名50多岁的女性去年遭猫咬伤后,罹患以蜱虫为媒介传染的的病毒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SFTS),发病后死亡,这是全球首起被判定从哺乳类传染的病例。

 

别小瞧喵星人的“杀伤力”。

 

本着对蓝星人和喵星人负责的态度,今儿俺就化身“冰桶哥”,斗胆在这炎炎夏日给各位铲屎君泼上一桶透心凉的、必须普及一轮的“撸猫有风险,吸猫需谨慎”知识要点!

 

据了解,目前有明文记载的人畜共患病大约有200余种,其中人猫共患病有40多种。所以,如果俺们生病了,那病菌可能不止在喵星人身上溜达,要是蓝星人防御不得当,俺们也是控制不住那一丢丢“洪荒之力”的!

 

你身上有虫,我帮你舔舔~

 

 

港真,“Rabies”这一单词的正确翻译应该是“恐水症”。明明猫狂犬病与狗狂犬病的病毒相同,而猫传染的狂犬病占到总病例的3%,是狂犬病的第二大疫源和传播宿主。氮素,“Rabies”一到中文语境里,就完全让汪星人背了锅,此处心疼我汪3秒钟。

 

 

只不过,狂犬病在家猫中的发病率真的不高,所以很多铲屎君也忽视了给家里的猫接种狂犬疫苗的重要性。俺每年都看在罐罐和美女医生的份上,“乖乖地”跟着助理汪去医院打针。因为医生美眉说了,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能让俺身体棒棒,也是俺保护贵刊每一位同事必须尽的义务。

 

可是,不少在外漂泊的喵星人,没有遇上有爱心的铲屎君。所以,在此提醒蓝星人,关爱流浪猫时也注意保持适当距离。若被猫抓伤或咬伤,请立刻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反复冲洗、消毒,并用碘酒擦伤口及其周围。划重点:肥皂有消毒功效,可别用普通的洗手液哦!

 

来,跟我一起洗。

 

伤口反复冲洗后,再到医院作进一步伤口处理。一般不上任何药物,也不要包扎。狂犬病毒是厌氧的,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狂犬病病毒会大量生长。

 

俺还想做一个知识小普及:狂犬病毒主要存在患病动物的唾液和脑脊液中,主要通过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皮肤,或被其舔到粘膜(如口腔内部)而感染传播。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几日,长的数十年,多数是1到3个月。在受伤后及时就医打针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亲亲”这种游戏,真得戒。

 

 

为啥要把这个病症排到仅次于“恐水症”的位置来说?因为这个病症真的引发了很多误会和不必要的恐慌。助理汪跟俺说,他就曾收到过《震惊!被猫舔一下眼就瞎了》这样的惊悚“保健文”。其实追根溯源,都是“猫抓病”闯的祸。

 

 

猫抓病,全称为猫抓病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由“巴尔通体”杆菌经过猫抓咬人体后,侵入人体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若不幸感染,患部以及周围的淋巴腺会变肿,时常伴随着发热症状。有时也会有伤口不红不肿、但淋巴结一下子肿胀的情况出现,在手部或腋窝的最大肿块能有鸡蛋那么大。

 

症状加重的话,还会引发肝功能障碍、视觉障碍等。所以,即使受伤后采取了一系列处理措施,接种了狂犬疫苗,也一定要进行观察。若有上述症状,赶紧去医院进行处理。

 

“我们自愿把爪子上交给国家。”

 

猫抓病虽然看似来势汹汹,但如果及时对症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并无大碍。而且,该病主要是通过跳蚤在喵界感染,只要让猫保持良好的卫生,家猫携带此病原体的比例并不高。

 

所以各位铲屎君,请务必秉承“你情我愿”的原则和“眼看手勿动”的节操,点到即止,你不动手,俺们不动爪。

 

 


 

说猫癣是喵界的“香港脚”,那是名正言顺的。因为这种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发病类型和脚气很类似,属于接触性传染,病菌本身也很顽固。加上喵星人一身毛发,最开始很不容易被发现。

 

要是真遇上了不幸患有“香港脚”的可怜猫,蓝星人“吸猫”时还用一张大脸直接怼上,感染几率那是蹭蹭往上涨。

 

患有猫癣的猫,会出现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的癣斑,患处被毛会脱落。

 

而且,猫癣病毒是通过孢子传播的,被“香港脚”喵星人接触并感染的器皿、梳子、剪刀、坐垫(特别是毛织物,那简直是猫癣最大的传播源)等都可以成为传播源,直接传染给蓝星人。这时候除了让喵星人赶紧就医,也要对猫待过的环境进行消毒,把猫用的器具暴晒杀菌。

 

不过,要预防猫癣其实也很简单。除了讲卫生,并且让猫猫处在干净、干燥的通风环境中,加强自身的免疫力也是对这些病菌关上大门的好方法。所以,喵星人和蓝星人一起愉快玩耍的前提是身体棒棒哒,大家吃嘛嘛香,家里温暖荡漾!

 

以后,请“三思而后吸”。

 

 

弓形虫、蜱虫、跳蚤这些小虫子是喵星人眼中的“四害”,俺们简直对它们恨之入骨,看见一只杀一只!一些喵星人不幸中招成为寄主,这些病原体或寄生虫再通过粪便、寄主本身对蓝星人造成伤害,喵星人真是看在眼中,疼在心里。

 

相信已经有不少科普文章解释,这些寄生虫或病原体孵化是有一定的条件,比如弓形虫通过猫的粪便传播,但只有通过人的肠胃,弓形虫卵才能破化,传染给人。所以,各位铲屎君一定要注意卫生,注意卫生,注意卫生!重要的事情要讲三遍!

 

一起来洗手!


 

好了,今天俺充当的“冰桶”给各位爱猫人士浇的凉水已经够多了,再说的话,自恋的俺都快没法爱上自己了……

 

最后必须强调,只要做好防疫工作,人猫共患病在很多时候都是可以有效避免的!科学养猫,从做一个负责任的宠物主人开始,请谨记以下“七大规定”:

 


1、让猫猫接受定期体内、体外驱虫并定期体检,一般成年猫的身体素质稳定后,至少一年一检,老年后建议一年两检;


2、一定要给猫主子注射疫苗,猫三联和狂犬疫苗;


3、勤带喵星人到兽医处检查报到;


4、不要让猫在外捡拾食物,并前往不洁净的地方玩耍;


5、猫窝放置在干净、通风、干燥的地方,必须勤晒猫的各种用具;


6、科学喂养食物,增强猫猫本身的免疫力;


7、被喵星人咬伤或抓伤后,要正确处理伤口,及时送医救治等。


 

你get到了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家用让彼此最舒服的方式相处,一起愉快地玩耍就好。要说正确的“吸猫”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少年,你可曾听说有逗猫棒一物?

 

P.S. 强烈建议各位铲屎君收藏、大肆转发此文。想“吸猫”的时候,请拿出这篇文章看看,别让冲动惩罚自己。

 


卧虎藏龙的《新周刊》办公室里,

有一枚特派喵星“卧底记者”——新周猫姜戈。


新周猫姜戈本尊


他是有颜值、有才华、有爱心的“小鲜肉”。

他关心动物界的一切,偶尔也看两眼无聊的人类世界,

正经起来,“奋笔疾书”地捍卫动物福利;

不正经起来,撩妹、偷袭、踩奶发情啥都干。

看完这位才华横溢的喵星人写的文章,你就知道: 

其实你看不惯的一切,在猫看来更加荒诞、戏谑。


对了,这只骨骼惊奇的猫还开了微信公众号新周猫

如果你想读懂爱宠的心,一定要关注。


爱猫的人都关注了,一起勾搭姜戈吧!


姜戈荐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不点就走宝了!

 全宇宙最幸福的喵生,就是做胡歌的猫?


指望猫来改变你的人生,真是图样图森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