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园地
主要发布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发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日报网  ·  菲律宾突发坠机 已致多人死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园地

知识干货 | 唐、宋、元两税法的区别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 2024-10-01 00:00

正文

唐两税法、宋两税法、元两税法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赋税制度,它们在征税方式、税率、征收时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唐两税法
● 主要内容:唐德宗时期,宰相杨炎提出并实施的两税法,主要内容包括:
○ 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税、杂徭,保留户税和地税。
○ 按资产和田亩作为征税标准,分夏、秋两次征收。
○ 纳税对象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户籍,按贫富等级定税。
● 特点:以资产和田亩为主要征税标准,改变了以往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方式。
● 实施原因:均田制瓦解,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的财政收入。
宋两税法
● 主要内容:宋朝继承并发展了唐的两税法,主要变化包括:
○ 税率有所调整,夏税纳钱,秋税纳米。
○ 增加了对商人的征税,商人在所在州县按其收入征收三十分之一的税。
○ 取消了唐代的庸,即力役,改为以货币代役。
● 特点:仍以土地和资产为征税基础,但更侧重于土地,且税率和征收时间有所调整。
● 实施原因:为了应对北宋中后期的财政危机,特别是由于战争和官僚机构膨胀导致的财政支出增加。
元两税法
● 主要内容:元朝的两税法在继承唐宋基础上有所变化,主要包括:
○ 在江南地区沿用宋制征夏、秋两税。
○ 在江北内地征丁税与地税,丁税每丁粟三石,地税每亩粟三升。
○ 科差制度在中原和江南有所不同,包括丝科、包银和俸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