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科技研究
聚焦中国金融科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发者全社区  ·  南航这是裁员裁到了大动脉了? ·  18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某司年会真High ·  21 小时前  
中国保利  ·  揭秘!保利春节大数据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春节约炮被骗,聊天记录曝光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科技研究

金融人事|邹澜升任央行副行长

金融科技研究  · 公众号  ·  · 2025-02-11 18:35

正文



导读 2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发布消息称, 国务院任命邹澜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央行官网显示,邹澜现任央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生于1973年7月,现年51岁,是目前央行行领导中最年轻的成员,拥有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2022年5月,邹澜出任货币政策司司长,成为该司第六任司长。


图源:央行官网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升任央行副行长。


2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发布消息称,国务院任命邹澜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此前的1月23日,邹澜以央行党委委员身份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央行官网显示,邹澜现任央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生于1973年7月,现年51岁,是目前央行行领导中最年轻的成员,拥有研究生学历、理学硕士学位。


邹澜到任后,央行行领导架构调整为“一正五副”:行长潘功胜,副行长朱鹤新、宣昌能、陆磊、陶玲、邹澜,以及纪检监察组组长曲吉山。




出任货政司司长不到三年




公开资料显示, 邹澜在央行系统工作多年,曾担任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巡视员、副司长等职。


2019年5月,央行金融市场司原司长纪志宏调任建行副行长后,邹澜升任司长;2022年5月,邹澜出任货币政策司司长,成为该司第六任司长;2025年1月,邹澜升任央行党委委员,距其担任货币政策司司长不到三年。


多位与邹澜有过工作接触的人士评价其专业能力极强,颇具亲和力,工作中会为下属考虑。


货币政策司的头号职责是研究、拟订货币政策调控方案并组织实施。近几年邹澜出席新闻发布会时,货币政策相关内容基本上是必答题。


在1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邹澜以央行党委委员身份出席,并着重介绍了央行为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而创设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邹澜表示, “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以提升上市公司和行业机构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为政策目标,支持这些机构更好发挥市值管理和维护市场稳定的作用,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同时,这两项工具也体现了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拓展和新的探索。


截至1月23日,“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已经开展了两次操作,合计金额1050亿元;超过300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了打算申请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超过600亿元。下阶段,央行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前期实践经验和业务开展情况,不断优化相关政策,提升工具使用便利性,适时推动工具扩面增量,相关企业和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获得足够的中长期资金增加投资。


在1月1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邹澜以货币政策司司长身份出席,并回答了央行暂停国债买入等热点问题。


对于央行宣布暂停国债买入, 邹澜表示, 考虑到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20世纪90年代以后,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折,不是所有的投资者、管理者,尤其是社会公众,都熟悉政府债券高投资回报背后隐藏的市场价格风险。因此,央行加强了宏观审慎管理,多次提示风险,强化市场监管,并且在一级市场发行较少的时间段,暂停在二级市场买入操作,转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动性,这样能够避免影响投资者的配置需要,加剧供需矛盾和市场波动,目的就是希望市场能够行稳致远。


此外,邹澜在房地产信贷政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等话题方面也时有发声。


2019年9月, 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与小微贷款的未来”专题论坛上,邹澜就技术赋能金融服务小微发表讲话。


邹澜称, 要做到技术赋能金融服务的长效可持续发展,至少有几点是必须坚持的:


一是坚持金融是特许经营行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必须持牌。二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真场景、真技术,而不是脱实向虚,形成所谓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的空转。三是坚持保护无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者利益,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面向公众的金融负债活动,不管是否以技术为名,都要从严监管。四是坚持开放、合作、包容、共享的理念在组织方式变革过程中支持鼓励不同类型的机构在生产和金融服务高度融合过程中优势互补,但要事先划清风险边界,责任边界。


2024年初,邹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题为“新发展模式过度视角下的住房需求与供给”的文章。 该文认为,城镇化对住房需求的拉动下降,居民杠杆率、房价收入比对住房需求也产生下拉作用,地方土地财政、房企高杠杆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建议在坚持“房住不炒”、租购并举的同时,推动房企转换经营理念, 健全完善房企监管,提升信贷供给与行业发展的契合度。


在金融层面上,前述文章建议,应提升信贷供给与行业发展的契合度。加大住房 租赁金融支持,完善房地产宏观审慎管理制度。


2023年8月末,央行指导商业银行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在此前后,邹澜三次通过新闻发布会回应相关情况。在2023年7月14日的“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邹澜首次公开释放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信号。


在2023年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央行部分司局职责分工有所调整,金融市场司承担的统筹互联网金融监管职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宏观信贷指导政策中涉及房地产金融领域的相关职责被划入宏观审慎管理局。


2024年9月,央行官网信息更新。宏观审慎管理局简介显示,该局承担职责包括:牵头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非银金融领域等重要金融活动、金融市场宏观审慎管理。





货政司多任司长获擢升




货币政策司号称“央行第一司局”,以往多任司长均获擢升,其中包括央行前行长易纲、前行长助理张晓慧,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李波等。


“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奠定了货币政策司在央行的地位。”一位熟悉相关情况的知情人士对《财经》表示,一方面,货币政策司天然承担了央行最核心的职能;另一方面,包括易纲、张晓慧、李波等前任司长在内的货币政策司集体,为中国央行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央行官网显示,货币政策司职责包括: 研究、拟订货币政策调控方案并组织实施;拟订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组织执行;研究提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并组织实施;拟订并组织实施本外币存款准备金政策、本外币利率政策、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及相关管理办法;拟定中央银行本外币公开市场操作方案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拟订货币政策战略,研究改进货币政策框架的政策措施,健全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承办宏观调控部门协调机制的相关工作。




内容来源:财经五月花

*本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图片


点击阅读往期热文


案例征集 | 第六届“全球数字金融创新案例”(2025)征集启动

行业盘点 | 2024年银行科技相关的金融标准(内附全文)

前沿观察 | DeepSeek 来了,银行营销会被 AIGC 颠覆吗?

关于“数字金融与新质生产力”,来自工行、邮储、交行、民生、华夏等银行的专家怎么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