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
绿标
即可收听
前几天,“最牛高考钉子户”梁实又上热搜了。
52岁的梁实,从1983年开始参加高考,目标是一定要上重点大学。
而今年,已是他
第23次
走进高考考场。
从考场出来,他坦言自己考的不理想,还预测自己今年的分数,应该和去年差不多。
尽管如此,
他仍表示,如果今年还考不上好大学,明年要继续考。
这些年,他并非没有机会读大学。
甚至有两次都过了本科线,但他嫌弃只能上二本,就放弃了。
也慢慢的,原本对于高考的态度从追求理想,变成为了参加高考而高考,为了上重点大学而高考。
面对“执迷不悟”的父亲,儿子曾一度反对,甚至与他冷战了近4年。
而他的妻子,也对他备考期间“两耳不闻窗外事,油瓶倒了都不扶”的状态,感到怨恨又无奈……
网友们对他高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一片赞扬,变成了一片反对。
有网友说:
“坚持梦想没有错,但梦想不能瞎坚持。”
“如果是为了高考而高考,那真的太没必要了。”
“与其一定要上重点,倒不如上个普通大学,有这二十几年时间,啥理想也早实现了。”
正如网友所说,
实现梦想的道路有很多条,坚持最难走的那一条才是愚蠢。
尼采曾说:
“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所有真理都是弯曲的。
”
梦想实现、愿望的达成,也大都如此。
如果一个人屡次在冲刺中败下阵来,就应该思考,是不是该转弯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条被堵死了,最好的方法,是去试另一条。
路不通,就绕行
想起汤唯的故事。
汤唯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母希望她能成为一个画家。
但汤唯却另有梦想,她想演戏,当演员。
19岁那年,她第一次参加高考,报考的是
中戏的表演系。
这一年,专业课过了,文化课成绩没过。
第二年,她继续报考中戏表演系,这次却因“长相没特色”,又一次名落孙山。
再次落榜的汤唯,没有继续在表演系上死缠烂打,而是对目标作出了调整:考导演系。
没想到这一次简单的转弯,就让她顺利拿到了中戏导演系的录取通知书。
后来证明,当初暂时搁置考表演系改考导演系,是改变她命运的一个重要决定。
正是在这里,她被选中出演电影《色·戒》一举成名,获得威尼斯金狮奖、金马最佳影片、金马最佳新演员奖。
汤唯在实现自己的演员梦中,其实一直走得不顺利。
但她赢在不做无谓的死磕,而是在遇到困难时,绕过去,做适时的变通。
《色·戒》上映不久,汤唯遭到“封杀”,但她没有迎难而上,而是选择了远赴英国,沉淀自己。
在英国,没有戏拍,她就重拾自己学习语言的爱好,刻苦练习英文、韩文。
正是这段面对困难的“绕道而行”,让她有了重回大众视线的能力。
因为在伦敦打下的语言基础,汤唯参与《晚秋》的拍摄,还结识了未来的伴侣——金泰勇导演。
2011年,汤唯在韩国青龙奖颁奖典礼上,用英、韩、中三国语言主持和演讲,惊艳四座,让她一下就晋级为气质女神。
汤唯说:
“我改变不了环境,就去适应环境。人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走得更远。”
做成任何一件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
聪明的人,从不会与“拦路虎”撞个头破血流,而是懂得绕开,寻找另一条道路抵达终点。
转弯,是另一种前进
众所周知,方文山是周杰伦的御用填词人。
而就是这样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子,也曾有过怀才不遇的时候。
在一期《奇葩大会》上,方文山面对观众,认真而坚定地说:
“梦想,其实是可以转弯的。”
早年间,他一直有个电影梦。
但无奈没背景、没关系、没学历,电影圈根本进不去。
于是他写起了歌词。
他闷头创作了100多首歌词,将它们寄到各个唱片公司,3个月后,吴宗宪回复了他。
就这样,他进入了音乐公司。
他用心研究别人写词的技巧,总结它们的结构、记忆点、画面感,甚至用写小说的全知观点去写歌词。
后来,他遇到了周杰伦,成为他的御用作词人,也有了我们熟悉的《青花瓷》、《东风破》和他本人的名声鹊起。
高晓松评价说:“在表达中文之美时,方文山是不输李煜和李商隐的。”
这高评,而今当得起的,唯方文山一人。
网上曾有句很火的话: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它打鸡血般地鼓励人们,选择了一条路,就要走到黑,到死都不能放弃。
但现实中,这样做的结果,很多时候是头破血流,无路可退。
电影《卧虎藏龙》里有句很经典的话:
“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有时候,放弃,会有另一种获得。
李诞最初的梦想是当作家,一直实现无望,就转弯去做脱口秀,声名鹊起。
黄渤早年的梦想是当歌手,也一直实现无望,后来转弯去演戏,一炮而红。
《时代周刊》里说:
“不幸降临的时候,并不是路到了尽头,而是在提醒你该拐弯了。”
人生从来就不是单选题,坚持到底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适可而止的改变,不是失去自己想要的,而是去追求更适合自己的。
转弯,是智者的选择
硬笔书法家张文举,年轻时的理想并不是做个书法家,而是作家。
为了成为作家,他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坚持每天写作至少500个字。
每写完一篇文章,他都会细致地修改,精心地加工润色,再寄往各地的报刊杂志。
但遗憾的是,尽管他很用功,可从来没有一篇文章发表,甚至连一封退稿信都没有收到过。
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一封编辑来信,信里写道:
“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很狭窄。
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一语惊醒梦中人,一直沉迷于作家梦的张文举幡然醒悟。
他毅然放弃了写作之路,转头开始练习书法,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硬笔书法家。
他说:“人生有时候真的需要在转弯处,选择那关键的一步,正确的方向才能指引你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