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主任
观念的改变需要运气,所以常识值得重复。简单说,寻找有缘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是什么样子?很多人搞错了! ·  3 小时前  
产品犬舍  ·  我和从 PM ... ·  4 天前  
91产品  ·  2025年全球外贸商机日历 ·  2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翻译与结构化输出,是产品经理最常用的两个技能 ·  3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短期高估、长期低估——微信接入DeepSe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主任

39岁,继续折腾

吴主任  · 公众号  ·  · 2024-06-08 00:00

正文

琢磨一下 39 这个数字,感觉比 40 大。

40 岁还真的挺年轻的,还有 10 年才到 50 岁。39岁就让人有点慌了,这不马上就 40 岁了吗!

对年龄早就失去准确感知,因为在我 29 岁的时候人家都说看起来像 39 岁,加上我叫“吴主任”,三个字直接跳到40+。这下好了,年纪终于配得上昵称了。“吴主任”这个昵称熬出头了,但反差的恶趣味没了——确实到该被称为主任的年纪。

图片和短视频大爆炸,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四五十岁在炫耀自己还是非常年轻,有秀无美颜的,有秀健身英姿的,还有写鸡汤文激励共勉的……

作为曾经有口皆碑的鸡汤宗师,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怎么秀都行,身体不骗人。还有中年男人不要被网上的什么现在都迷“叔圈”鬼话给骗了,年轻就是年轻,年轻就是牛逼,就是千金不换。不过突然想起来互联网风尚真是日新月异,十几年前大家都还是愣头青的年纪,某些同龄人已经在网络上自称叔了,字里行间满是沧桑。也不知道现在那些想尽刁钻角度暗示自己还是小伙子的是不是同一批人。

当然,具体到个人,39 岁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想起距离自己活力四射的年轻时光过去 20 年了。20 年又是多久?那几年出生的孩子都快毕业找工作了。反正就是蹦出了一代人这么久。

那时候无比渴望能够穿一双耐克阿迪正版球鞋驰骋球场,耿耿于怀在最热爱篮球的年纪无缘人鞋合一。后来买了一双又一双,球场上有心无力,压力给到了日常,默默承受穿篮球鞋通勤的痛苦。说来也怪,就在这个时候,跑步和户外开始风靡,我等曾经球场上挥汗如雨的中年男子终于可以抛弃对篮球鞋的执念,跑鞋通勤确实舒服。反正,只要还没堕落到穿皮鞋,青春就算没辜负。

倒不是因为年轻的遗憾还没愈合,只是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些。毕竟年轻不年轻,运动最直观。在无情的时间面前,篮球之神和阿根廷球王都得低头。

至于不动的时候,对年龄的感知是单纯的数字无法给予的,而是生活中不断涌现的参照在不断强化。身边更年轻的面孔、孩子一天天脱离幼态、父母肉眼可见的衰老、自身体能的下滑以及所谓的生活阅历……都在提醒自己,是中年人了。
无论你是否愿意接受,中年人就是整个人类群体的中流砥柱。家庭内外都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这里的“不可推卸”并非不能推卸,是最好不要推卸。毕竟谁又管得着一个不愿意负责任的人呢。

从最自私的角度来看,主动承担起更多责任,才能体悟到更多意义。将责任视为被动的压力,那就真的压力山大,那就是更多的痛苦和虚无。
这些道理过去重复过,好像这人生鸡汤没完没了。写得多了你就知道,多数的表达几乎都是写给自己的。我也会有压力,也需要去重新认知责任,调整心态,主动去承担,去感受。

若不是为了完成这一年一度的例行生日感慨,确实没啥特别要说的。 但既然这么多年下来每年生日都写,那就写了。
这两年直播卖书确实连轴转,文章没时间写,微博也彻底荒废,微信消息都看不过来。也许是打工的时候确实过于轻松了?打工和创业的区别不是可衡量部分的工作量,不少打工人工作量也超负荷,但性质不一样,有限责任,可以偷懒可以甩锅,可以拖延,有个“上下班开关”。自己干,醒着的时候脑子里就全是事,大大小小所有事都是自己的事。
哦不过千万不要误会,好像我在怀念上班的日子。绝无可能,创业就是一条路走到黑,再辛苦再劳累,这辈子不可能再回什么职场了。人生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空出来的机会和可能性,有些道迈一步就不可能回头。当然这跟每个人的个性有相当大的关系。
原本是想在 39 岁生日这天分享这两年在人文社科图书推荐的大概成绩,在这个纳米级别的赛道目前是没有对手。再转念一想,幼稚了,只有不够好才得瑟,就好比总是没几个钱的人才炫富。更何况确实在这么一个稍微有点流量的博主都瞧不上的冷门领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