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君
清华人的视角,剖析人间万象,我是水木君。关注免费领取14天VIP读书俱乐部会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牛叔科技  ·  13199元的安卓机皇来了!2K屏+2亿像素 ... ·  6 小时前  
牛叔科技  ·  13199元的安卓机皇来了!2K屏+2亿像素 ... ·  6 小时前  
机智猫  ·  春季手机市场格局或将出现逆转 ·  昨天  
机智猫  ·  春季手机市场格局或将出现逆转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君

李佳琦惨败,卖菜大妈背LV年入千万,中国最土豪菜市场惊人内幕流出......

水木君  · 公众号  ·  · 2020-11-14 21:30

正文

我是水木君。


最近,菜市场相关的话题,持续火爆。


武汉某菜市场限制摊主年龄,比退休年龄还提前了10岁,让人感叹时代的残酷。



北京三源里菜市场,则一股清流,凭着美貌和身家刷爆了朋友圈。



大家都觉得喊他菜市场都点冒犯了,加了个尊称:菜市场里的劳斯莱斯。


你可能满脑袋问号,别急,有人替我们算了一笔账 ,讲述要在北京三源里菜市场逛到爽需要多少钱。


随着这个视频的爆火,打工人关注的点,显然走偏。


“在三源里菜市场当摊主太太太爽了吧”。


在这里,你可以把葡萄卖到起步价580元一斤。


也就是一颗葡萄,能卖50块。


(来源:抖音@大LOGO吃垮北京)


再来看看这一盒颜色鲜亮的小橘子,你可以卖450块。


(来源:抖音@大LOGO吃垮北京)


折算下来,客人吃一瓣橘子,就要给你10块钱了。


有人估算,三源里菜市场一个水果摊一天能卖4万元,七八个水果摊的收入就相当于当下新媒体行业头部公司的全部营收。


一张嘴月入百万,这不是菜市场版本的李佳琦吗?


肉食也不甘示弱。


看看,这诱人的和牛。


同样,它也有着劝退的价格:900/斤。


(来源:抖音@大LOGO吃垮北京)


感觉你要是摊主,手一抖,切厚一点,购买的人几天工资就没了。


(来源:抖音@大LOGO吃垮北京)


你品,这难道不是打工人的天堂吗?


门槛低,收入高。


这收入,可比什么华为、腾讯都香。



有人说,在他们面前,李佳琦只能算个弟弟。


随着不断有网红来此打卡,这地方,彻底捂不住了。



菜市场,我只服三源里


“三源里买菜也太贵了吧”。


很多人看完视频,都在思索这个菜市场的价格凭啥这么贵。


三源里却挺直了腰板,告诉你,凭本事。


打铁还得自身硬。


在北京流传着一句话:


北京其它菜市场买不到的,三源里肯定有;连三源里都买不到的,其它地方也没戏。


简单来说,就是别的菜市场没有的,我有;别的菜市场也有的,没我好。


仅仅是西餐配料的香草,就有罗勒、迷迭香、百里香、鼠尾草、苏子叶、薄荷等等。




作为西餐厨师,真的没有比三源里更合适购进原材料的地方了。


花样多,时间管理也要搞起来。


时令菜,上市一定是最早的,保证新鲜又水灵。


少见的南方菜,豌豆尖、红菜苔、马兰头等,在这里也是应有尽有。



感觉三源里再努努力,这些菜,保不齐能比南方上市还快。


从澳洲降霜牛排,日本玫瑰青葡萄,到鹿茸的顶级部位“蜡片”,你可以在这找到最好的。


五星级大厨简直,对这里爱不释手。



和其他地方的菜市场相比,三源里菜市场摊主们的服务也是“顶配”。


如果你向任意一位摊主询问属于他经营范围内的蔬菜肉品,他的回答几乎都是“能找到”和“要多少有多少”; 而不是,“你看看吧”、“就这些了”。




在鸡肉铺里,鸡皮、鸡油、鸡脆骨都可以单独购买。


附加服务也跟得上:鸡脖子肉可以给剔出来,鸡翅根可以变成郁金香型。


你会怀疑他们到底是摊主,还是深藏不露的大厨。


每一家肉铺的墙上,都会有一张“猪/牛/羊肉分割图”,非常细致地介绍每一个部位的名称。


什么样的吃法配哪个部位的肉最鲜美,什么样的菜肴配哪种品级的肉最合宜,摊主都信手拈来,给你整得明明白白。


他们不怕你不识货,就怕你找不到好货。


摊位更都是经过摊主的“美学设计”的。



精细到什么程度——


他们会把每一个银耳都被剪成花朵形状;


蔬菜也都清洗过后再摆出来,甚至包上带上包装或种成盆栽销售;


海鲜更是要处理得颜色鲜亮,码得齐整,完全不能让你联想到下面的冰水里是否会有发臭的鱼虾。


陈列简直比精品超市的层次感还要强。


三源里,真的贵有贵的道理。


就像传说中人们走在宜家里会产生“想结婚”的念头一样,一个漂亮的菜市场也能让人对生活提起一些兴致。


漂亮?菜市场??


是的,北京三源里菜市场正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




这里,漂亮到可以开艺术展。



三源里因为“物全”、“服务”和“美貌”,在娱乐圈的热度并不亚于上海虹桥机场。


在这里,你可以偶遇到杨澜、谢霆锋、姚晨、高圆圆、江一燕等明星。



更绝的是,在这里,你也能找到外国政要、使馆官员等。


2008年泰国前总理访华,特地来到这里。


不是为了视察先进经验,而是故地重游,为了尝尝烙饼还是不是多年前的味道。



古龙曾写道: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


意思是说那人见识过菜市场的美好,一定会再次滋生出对生活的热爱。


三源里菜市场正如古龙所写,向着美好,一骑绝尘。



“上班开箱货,下班开豪车”


显然,相比起在三源里买菜是什么体验,打工人们更关注在三源里菜市场当摊主是一种什么体验。


水果摊日过4万,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还不得上天。


想想,在如此干净整洁的地方,把蔬菜瓜果摆得岁月静好,只消等着买主一到,付款码一扫,清闲又自在。



对不起,必须要打断你这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在这里当摊主,或许比其他菜市场的摊主更累、更苦、更需要学习。


三源里菜市场也曾经和其他菜市场起步一样,脏乱差、异味混杂。


85号的摊主张小华刚来北京时,一家人都挤在一个不足五平米的出租屋里。


为了生计,怀孕8个月的时候,她还在大雨瓢泼的清晨拉着600斤的白糖给客户送货。


偶然购得的三源里的一个小摊位,成了她的全部希望和寄托。


她的福建普通话口音很重,又只是卖一些花椒等调味品,流水每天不到一百。


还时不时撞上给假钞的,一天就白干了。


摆摊摆到很晚,收摊再去送货,苦累不堪。


生意没有起色,她依然笑呵呵面对顾客,整体免费安利自己的煲汤配方,还写下来给人家。


顾客一感兴趣就成了朋友,顺带就把调味品买了。

还因为对汤料的执着,被来采购的外国友人欣赏,逐渐跟好几个大使馆保持了亲密关系。


在大使馆的帮助下,她甚至在泰国承包了一整个农场,雇佣当地人种植最本土的热带水果蔬菜直接运到国内。



从开始,张小华从来不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卖菜的”。


她说自己是一个画家。


“食材就是颜料,它们给我灵感,让我创造出各种不同的食物。”


你能想象,那个当年普通话都说不好的福建姑娘,就凭着拓展和学习,现在已经有公众号、微信社群,由此还进化出“预约”“送货”模式。


这哪里是卖菜啊,这简直是在卖菜种植自媒体等一锅端了。


“不疯魔不成活”。


曲艺如此,摆摊也如此。


我们以为吃苦耐劳就是极致了,但三源里摊主却用行动告诉你:


极致之上,还有高峰。


中英文交流只是这里的入门操作,有的摊主为了更好跟顾客交流,自学四五门外语。



你以为这样年龄的阿姨只能在广场上跳舞,她们用实力告诉你,老娘在语法和听力里过关斩将呢。


dance(跳舞),打扰我学习了。


……


这样浓缩了挣扎与拼搏的故事,在130余个摊位里比比皆是。


卖菜,显然是三源里摊主们最不值一提的本事了。


但大家更关注的是,这个85号摊主居然摆摊十年在北京买了房子。


这个摊位阿姨头上戴的帽子居然是LV的。


这个摊位大叔,结束打工后,是开豪车回去的。


他们的生活听着割裂,实际上却奇妙地融合出一种广阔来。


即便他们在普通人眼里已经有钱了,但他们每天赚钱的方式依然是进货、摆摊、琢磨怎么种植种子、闲暇还得学习外语和经济学……


悲哀的是,我们只看到了他们的豪车,却不愿多看一眼他们脏兮兮的货车。


我们只愿意乐享其成,想要抓住那些浮光掠影的快乐,却不愿意把双脚踩进泥泞里,接受成长。





行行出状元。


这句话,早已滚瓜烂熟在每个人心里。


可年岁渐长后,相信的少之又少;付诸一笑的,才是世间常态。


看完三源里这些摊主的故事,或许,是个不错的佐证。


哪怕是卖菜,也不是支起个摊子来,看天等人。


而是要一直努力,一直奔跑,走在行业的前面去吃苦耐劳。


三源里市场在2013年进行改造,关闭45天。


一般的菜贩子也就换个地方继续摆摊了,他们更绝,除了坚持摆摊, 还自己琢磨出了别的门道。


接受客户预订。


“顾客可约好时间来我这里取货,也可由我们送货上门。”


2013年,美团外卖等平台刚刚搭建,2014年,外卖骑手小哥才呼啸上路。


可三源里的摊主已经想在前面,并身体力行。


2017年4月,支付宝宣布发起全球首个无现金联盟。


大超市全都在观望踟蹰,小商铺认为言之过早,恰恰是三源里菜市场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