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acid,Gd-EOB-DTPA)是一种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通过在Gd-DTPA分子结构上添加脂溶性乙氧基苯甲基(ethoxybenzyl,EOB)得到的Gd-EOB-DTPA具有独特的生物特性。
1. 和 Gd-DTPA 类似,缩短 T1 时间,获得肝脏病变常规多期动态增强扫描;
2. 注射后 10-20 分钟为肝胆特异期,肝实质最大程度强化,同时胆系也可显影。
随着Gd-EOB-DTPA2004年作为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在欧洲首次获批后,已经在国际上广为应用。2016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发布了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钆塞酸二钠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对于推动 Gd-EOB-DTPA 在国内临床上规范化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然而,在临床的应用中,时常发现这种对比剂的应用在动脉期出现伪影,最终影响图像的质量和疾病的诊断。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动脉期MRI成像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减轻动脉期Gd-EOB-DTPA对比剂造成的伪影刻不容缓。
在2017年5月份的Radiology的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给该问题一个很好的答案。
文章中,作者比较了目前用来减轻该对比剂动脉期伪影的两种方法:1,对比剂稀释法;2,减低注射速率。通过严谨的实验给出了最终结论。
在该项研究中,作者共纳入了318名连续进行Gd-EOB-DTPA强化扫描的病人,其中159名采用了对比剂稀释法(将对比剂与生理盐水1:1稀释后,按照2.0 mL/sec的速率注射);另外159名采用减低注入速率法(对比剂不进行稀释,采用1.0 mL/sec的速率注射)。为跟进一步证实结果的真实性,89名采用对比剂稀释法的患者在随后的随访中采用减低注入速率法;34名采用减低速率法的患者随后的随访中采用稀释法扫描。
图 1 为56岁肝硬化患者两次MRI扫描结果:第一次扫描(a平扫期,b动脉期)采用对比剂稀释法;6个月后第二次复查扫描(c平扫期,d动脉期)采用对比剂注入速率减低法。图中可见d图伴有明显的伪影,而b图未见明显伪影出现
图 2 为76岁肝硬化患者两次MRI扫描动脉期图像,第一次采用对比剂速率减低法,可见明显伪影出现;第二次扫描采用对比剂稀释法,图像显示清晰,未见明细伪影出现
研究结果发现,对比剂稀释法在平均伪影评分和严重伪影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减低对比剂注入速率的方法(p均小于0.001)。
肝脏高特异性MRI对比剂Gd-EOB-DTPA动脉期伪影改善方法:将对比剂与生理盐水1:1稀释后,按照2.0 mL/sec的速率注射。
编辑 | 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