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诗能使我们沉醉——十大诗刊主编联合直播”举行
在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仍然以其独特的韵律与情感触及人心。2024年12月30日,由《诗刊》社和“为你读诗”策划和发起,联合《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当代·诗歌》《江南诗》《诗潮》《诗林》《草堂》诗刊共同举办“一行诗能使我们沉醉——十大诗刊主编联合直播”活动。直播聚集中国当代诗坛的顶尖力量,意在传递诗歌的文化价值,探讨其在新时代的传播与创新。直播由《诗刊》社编辑部副主任彭敏,“为你读诗”联合创始人、CEO、总编辑张炫,“为你读诗”主播博洋主持。
诗人站在时间的十字路口,回溯过去,也看向未来
在当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诗歌出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纸媒的权威性与温度依旧难以取代,承载着诗歌特有的情感价值;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诗歌的传播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当下诗歌刊物亟需解决的课题。
《星星》诗刊社长、主编龚学敏谈到,无论媒介如何变化,纸质诗刊依然在诗歌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他强调,编辑的文化精神与选编匠心决定了诗歌刊物的独特性,这种匠心延续了《诗经》等经典文本的传统魅力。然而,为适应现代传播需求,许多刊物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例如,推出电子书版本、举办线上诗歌大展,都是尝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在数字化进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让诗歌触达更多读者是一个关键问题。尽管纸媒有其不可替代的温度和质感,但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覆盖面显然为诗歌的普及提供了更多可能。”他进而呼吁,诗歌出版人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为年轻一代创作者提供展示平台。
在保持传统与创新平衡的过程中,诗歌刊物也在内容策划与专题设置方面不断探索,以保持读者的新鲜感和文学领域的多样性。2024年,《诗刊》的一件大事就是改版换新,新版《诗刊》更加突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刊发了大量来自各行各业特别是生产生活一线的普通写作者的诗歌作品。这些创作者往往以朴素的语言记录生活,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内心,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诗意美感。《诗刊》副主编霍俊明认为,刊物需要以更包容的态度去发现并培养这些隐藏在基层的文学力量。他透露,2025年《诗刊》的重点将继续聚焦基层创作者,同时引入更多国际诗人作品,202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韩江的创作就是从诗歌开始的,2025年第1期《诗刊》首发了其最新诗作以及一篇最新的访谈。
《诗选刊》是目前唯一一家以选刊为主打特色的诗歌杂志,从其他刊物上选择优秀诗作来进行二次发表。主编桫椤分享了自己的办刊思路——优中选优,文本质量过硬是唯一标准。同时,他认为做选刊还需要一些有趣的、叙事性的文章来调剂,这也是《诗选刊》“诗歌口述史”栏目的创办初衷。这一栏目通过记录诗人与刊物的互动,保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诗歌史料,使读者能够从小切口深入当代诗歌的历史脉络中。例如诗人昌耀的两首重要作品《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和《20世纪行将结束》在《长城》杂志发表的背后故事。按照惯例,《长城》是不发诗歌的,但时任杂志主编刘小放被昌耀诗歌打动,打破惯例发表了这两个作品。一本以刊发小说和散文为主的杂志,却对中国当代诗歌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那个年代文坛风云际会的一页。桫椤提到,诗歌口述史栏目不仅是对过往文学历史的记录,更是对当代诗歌文化的一种补充,这些故事展示了诗歌创作背后复杂而感人的脉络,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无独有偶,《诗林》在2024年也推出了关注诗歌史的新栏目——“东北诗人钩沉”,作为东北大地诞生的老牌刊物,《诗林》的新栏目更聚焦在挖掘这片滋养自己的土地的诗意。主编安海茵分享了萧红以诗歌开启文学生涯的故事。凭借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闻名的东北代表作家萧红,却鲜有人知晓其写作生涯始于诗歌。萧红最早的小说是1933年元旦发表的《王阿嫂之死》,但早在1932年她的组诗《春曲》就发表了,可以说,诗歌是一个引子,带领她跨入文学之地。“《春曲》是萧红在人生至暗时迸发的一抹光色”,安海茵动情地说。
同样是东北诗歌刊物,《诗潮》的栏目“另一种玫瑰”聚焦女性诗歌创作,主编刘川表示,现代文学标签化的现象容易遮蔽创作者的个性。他提倡将女性诗人的作品视作独立个体的创作,而非简单归类为某一流派或风格,“另一种玫瑰”栏目正是致力于呈现女性诗人创作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通过这一栏目,《诗潮》希望向读者展示女性创作者在情感、视角和表现形式上的独特价值。刘川强调,优秀的女性诗歌作品应当被视为文学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女性主义的附属表达。
熊焱谈及《草堂》诗刊的办刊理念时,强调了多元化与包容性的重要意义。他表示,人们或许会遗忘杜甫的出生地和逝世地,但杜甫草堂这个名字却深入人心。因此,取名“草堂”不仅突出了杂志的地域特色,还展现了其对大唐诗歌豪迈气象的传承。当下写诗存在同质化现象,办刊其实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熊焱认为刊物应当坚持“诚实”和“初心”,坚守对诗歌审美的纯粹追求。同时,优秀的诗歌还应该“言之有物,言之有味”,既具有精神的深度,也充满丰富的质感和生命力。好诗是语言和情智的有效结合。即语言要有诗意,同时还需要有深沉的情感或者深刻的智慧。这种对诗歌品质的坚持,是《草堂》从创刊以来的办刊基石,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熊焱表示,只有专注于挖掘和发表具有真情实感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才能保持刊物独特的风格和持久的生命力。
坚守“诗人之家”,寻找理想读者
相比其他老牌刊物,创刊还不满一年的《当代·诗歌》是中国诗坛在平静多年之后再次迎来的新生力量。主编徐晨亮介绍到,虽然《当代·诗歌》很年轻,却站在了深厚的文学传统和强大的出版体系之上。它背后依托的是1951年创办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创办于1979年、有着45年历史的《当代》杂志。人民文学出版社一直非常重视诗歌出版和创作,其历史上涌现过许多重要的编辑和诗人,如牛汉、绿原等,他们既是优秀的编者,也是现当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蓝星诗库”丛书,堪称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诗系”,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诗歌出版领域的地位。虽然《当代》更多以发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为主,但其编辑团队始终关注诗歌创作,广大读者也一直呼吁,希望《当代》这本代表中国文学综合实力的杂志能开设诗歌板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诗歌》应运而生,既延续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诗歌传统,也回应了读者的热切期待。
《诗歌月刊》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主编何冰凌回顾了刊物名字的变迁历程:从《诗歌报》到《诗歌报月刊》,再到今天的《诗歌月刊》,正如诗人汗漫评价的那样,“就像一个人,拥有了名、字、号”。何冰凌还分享了《诗歌月刊》的一些趣事:1984年《诗歌报》创刊号发行当天,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不得不出动警力维持秩序。著名诗人、作家,后来也是《诗刊》首位主编的臧克家先生当时还资助了《诗歌报》20元订刊费用,并给编辑部写了信:“前数日,寄你报会计股20元,作为赞助,想已收到。” 由《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发起的“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里程碑式事件。这些历史瞬间不仅反映了诗歌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也展现了不同时代对诗歌的热情。何冰凌强调,名字的变化是形式的调整,而内容的初心始终未变——通过刊物记录时代的诗意。近年来,《诗歌月刊》弘扬“现代意识、中国精神”,不遗余力地推出美学独创、思想深邃、先锋探索兼具的汉语诗歌“一枝独秀”式文本。
安海茵回忆,她进入《诗林》工作已有20年,编辑部墙上始终挂着一幅字——“诗人之家”,象征着《诗林》对诗人的包容与支持。早年间,许多诗人会亲自到编辑部交流创作,也会寄来自己的诗集,而随着时代发展,这些互动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先后经历了论坛、QQ、微信的传播形式,如今更扩展到微信公众号和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尽管传播媒介发生了变化,但《诗林》作为“诗人之家”的精神内核从未改变。
刊物不仅寻找理想的作者,同时也寻找着理想的读者,霍俊明分享了一位《诗刊》忠实读者的故事。叶小平是浙江的一位普通工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坚持订阅《诗刊》,40多年间从未间断。即便在病重期间,他仍然让家人帮他找到最新一期的《诗刊》。这一执着的举动深深打动了编辑部,也体现了诗歌在普通读者生活中的特殊意义。2025年的第1期《诗刊》刊登了叶小平的遗作《永恒的记忆》,以此向这位理想读者致敬。
走向诗歌的广阔未来
2024年3月,《扬子江诗刊》发起“80后诗歌大展”,追踪“80后”诗人的创作变化,进一步撷取“80后”诗人的精品力作。主编胡弦表示,“80后”诗人群体正处于从青年到中年的转型阶段,作品呈现出更加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成熟的语言风格,这些诗歌展现了“80后”一代对生命、时间和社会变迁的思考。胡弦强调,“80后”诗人不仅承载了上一代的文学精神,还在与“90后”“00后”创作者的互动中形成了新的创作潮流。他相信,“80后”群体的作品将在未来诗坛上占据重要位置。胡弦还在访谈中分享了他对诗歌创作学习的独特观点。他指出,学习诗歌不能只关注那些被认为是“完美”的作品,也要从“不完美”的诗歌中汲取灵感和经验。不完美的诗歌可能暴露了创作者在尝试新风格、新题材时的挣扎与探索,从这种不完美的映照中,我们可以观照自我,反思并获得启发。胡弦特别强调了“异质感”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诗歌往往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敢于探索不同的表达方式,突破常规的审美框架。异质感是一种来自于诗歌内部的独特性,它能够为读者提供全新的感受,让诗歌焕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星星》诗刊同样关注新一代诗歌力量的崛起,其所开设的《星星·全国大学生诗选专号》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在诗歌创作上的蓬勃力量,也彰显了大学生这一群体在中国诗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龚学敏认为,当下是大学生诗歌创作最活跃的时代。相比以往,今天的大学生受教育水平更高、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样化,同时思想观念更加开放。这些特点为他们的诗歌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他们有机会直接接触世界各地的诗人作品,通过网络等资源,能够深入了解国际诗歌流派和创作风格,甚至亲自参与翻译工作。这种全球化视野,使得他们的作品不再局限于本土题材,而是兼具地方特色与国际视野,而这些富有活力的年轻创作者将推动中国诗歌迈向一个新的高度。大学生诗歌创作的蓬勃发展,既是对中国诗坛的一次重要注脚,也预示着诗歌未来的无限可能。
《江南诗》副主编哲贵在谈及浙江诗歌传统时说,文脉深厚的地域文化对写作者有深远影响。浙江的深厚文脉通过当地的杂志和刊物影响了写作者,许多作家在创作初期,都会快速建立起自己的“小世界”,无论是小说家、散文家还是诗人,都会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独特的创作方向。这个“小世界”对作家的创作至关重要,只有在形成了自己的世界后,写作者才可能创造出独特的作品。然而,这也是浙江作家面临的一个问题:他们可能会过于沉浸在自己构建的小世界中,导致创作局限。许多浙江作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力图突破自己“小世界”的框架,走向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创造出更新、更大的自我。
这种观点也体现在《诗潮》主编刘川的讨论中。他提到,东北诗人虽然常被认为具有豪放气质,但现代生活已模糊了地域界限,数字化的普及让不同城市间的经验差距逐渐缩小,沈阳、上海、北京等地的生活和事件已不再局限于地理范畴,而是成为了共享的经验,诗歌已逐渐从地理性的束缚中解放,进入一个更加全球化和个性化的空间。相比地域性他更愿意去探讨诗歌的空间性,这种空间体验更具个人化和身体化的特点。
数字技术的普及打破地域的限制,也让热爱诗歌的人们得以通过这场直播相聚在一起,据统计,有累计4.8万人观看了这场诗歌直播,订出了434套诗歌刊物。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诗人吉狄马加也关注了这场直播。他认为,这场直播最可贵的是展现了诗歌界的团结,展现了诗歌所内含的凝聚人心的力量。有4.8万人守候在屏幕前,在寒冷的夜晚热烈地谈论诗歌。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尤其需要诗歌?因为诗歌温柔敦厚的品质,能够消解人身上的戾气。被诗歌涵养过的人是温柔的也是炽热的,是丰富的也是纯真的。总有一句诗歌能使你灵魂震颤,鼓励你为了心中所爱,奔赴山海。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谈到,主办这场直播的目的是为了构建诗意的共同体。正如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在《诗刊》改版座谈会上强调的:“诗歌界需要加强大团结”。在新媒体和新科技的双重冲击下,诗歌刊物之间只有紧密团结,协同合作,主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才能在智媒时代寻找到纸媒破局的方案。诗歌刊物要有开新时代风气之先的气魄,在变革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诗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级的文字形式,是文明的起点也是顶峰。诗歌的本质,是人类心灵和情感的呈现证据。诗歌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性的光辉永不磨灭。
“为你读诗”联合创始人、CEO张炫认为这场直播带给自己的是感动与激励。诗歌刊物的主编们依然保留着宝贵的真挚、单纯和敏感。他们关注生活中最普通人的诗意,想要呵护孩子们的童心,激励青年人的写作愿望,又不忘记诗歌纪录时代的价值。写诗的人,编诗歌刊物的人,总能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建造方寸清净之地,点燃人的精神之火。诗心是真心、是坦诚、是汩汩涌动的坚韧之力。借用诗人胡弦的话:像扬子江一样,永远在,永远在更新。
虽然时代在改变,媒介在改变,传播方式在改变,诗歌创作也在不断演变,但它将跨越时间与地域,始终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