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大学工
中大学工公众号由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中山大学)和中山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联合运营,为广大师生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思政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核集团  ·  “让改革穿透基层”!中核这家单位试点! ·  15 小时前  
中核集团  ·  整体·协同 | ... ·  昨天  
中核集团  ·  媒体聚焦 | 岁末盛景 核力奏响奋进华章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大学工

院系风采 | 哲学系(珠海)本科生赴湖南交流学习

中大学工  · 公众号  ·  · 2023-12-25 16:54

正文

引言

为探索双语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与哲学教育的开展新路径,拓展课程外延,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实践为本的基本素养,增进与国内其他高校哲学学子的交流,哲学系(珠海)副主任王轶教授、党委副书记国珈、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王华平教授,及党政办公室主任韩珩、本科教务秘书全洁,带领19名本科生赴湖南大学、中南大学进行调研交流活动。



游岳麓,共研学

11月25日上午,哲学系(珠海)师生到达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与书院师生开展交流活动。在志愿者的导引和介绍下,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千年学府的人文气息。接着,岳麓书院哲学专业副主任陈之斌副教授对书院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毕业就业情况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岳麓书院党委副书记马华华介绍了书院第二课堂特色,将书院独特文化资源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持续开展“三礼三祭”系列习礼育人活动,引导学生尊师重道、明礼求学。哲学系(珠海)党委副书记国珈书记对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对岳麓书院的哲学学科建设与课程思政教育表示赞扬,并介绍了哲学系(珠海)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交流过程中,与会师生就哲学学科发展、团学建设等方面展开互动交流。哲学系(珠海)王华平教授就目前哲学发展的现状与创新途径进行了分享,强调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传统的哲学研究方法和思路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亟待创新和变革。学生代表就团学组织情况与学生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双方对团学建设如何起到沟通师生、沟通同学的联系作用做了深入探讨。

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在交流会碰撞出的火花,既照亮了岳麓书院的悠久历史传统与深厚湖湘文化,也点燃了哲学系(珠海)师生对哲学学科建设与学生活动开展的新想法。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在书院精神的启发下踔厉奋发、更进一步。


赴中南,同成长

11月25日下午,哲学系(珠海)师生前往中南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周谨平从本院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切入,分享了在以发展理工类专业为主的学府中建设人文学科的经验。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主任谭杰与教师代表李熙介绍了其哲学学科建设的相关信息,包括选拔机制、人才培养方案、毕业情况等内容。

接着,中南大学哲学学科的各年级本科生代表针对各自年级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享。分享环节按照“学生活动风采”“课程学习安排”“支部建设工作”及“保研经验分享”的逻辑顺序层层递进,展现了各年级各支部特色鲜明的建设特点。在此环节,哲学系(珠海)学生积极提问与请教,两系各自的办学特色带来了思维的交锋与碰撞,现场气氛热烈而和谐,交流也卓有成效。

交流接近尾声,周谨平副院长盛情邀请哲学系(珠海)师生漫步中南大学校园,在闲适恬静的氛围中继续畅谈。渐冷的气候催黄了树叶,温暖的金色从大片的绿意中跳脱出,给校园增添了一丝温暖与活力。在此等金秋美景中,哲学学科建设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愈发成熟了起来。


察古知今,感受历史

11月26日,研学交流团队走进湖南省博物院开启新一程研学之旅,意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在博物院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详细了解了湖湘历史文化以及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的千年故事,深切感受到湖湘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是世界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结晶,体现了当时中国所达到的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湖南人”展览则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示了湖南的历史与文化,为观众解读了湖南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与发展进程……同学们置身其中,感受历史的温度,触摸智慧的轮廓,生发出对于人类命运和社会演变的哲学思考。

大家一边参观一边交流,这种实地调研、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既丰富了同学们的历史人文认识,又增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26日下午,研学团队前往湖南省烈士公园,瞻仰为中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英烈们。正值青壮年的他们在人生的黄金时期为国捐躯、抛洒热血,我们惋惜他们的年华早逝,感恩他们的真挚奉献。




结语

最美的风景在旅途中,最好的课堂在实践里。本次活动在巩固第一课堂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宽广的理论视野与人文情怀,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也为双语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同学们收获满满。相信在未来,同学们亦能运用此次研学所得,开启崭新征途。


研学优秀心得摘录

程雯雯

与中南大学人文学院的师生促膝长谈时,“物质与精神”被反复提及。思虑良久,且提笔,将其拟作此行之义,再合适不过。


修身养性,学达性天。湘江水与岳麓山在此共同孕育出岳麓书院,该怎么去形容这千年学府?是“道南正脉”的一脉传承,是宋明理学的孜孜不倦,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欣欣向荣,更是“物质与精神”的矛盾、挣扎与解脱:回首百年前,张栻深检北宋因学子求学只为了功名利禄,失去了血气、责任、担当而亡国,立志收复文教,重建岳麓书院,以文兴国。鉴古而知今,在精致利己主义之风甚嚣尘上的当代,岳麓书院务实践履、束身守礼的教育传统正大放异彩,为身处如今时代十字路口的我们指明了传统文化的道路。


又一次感觉文字的力量,是在革命烈士纪念公园。那不过十余厘米的木牌,那不超过五行的文字,是如何用最平淡的语气传达出最揪人心弦的故事?“奋勇战斗十几小时后以身殉国”“弹尽粮绝”“誓死不屈”……短短几个字,却将那一幕幕场景在眼前如电影放过,鲜活而生动。该如何形容那时的冲击?眼眶湿润了,睫毛颤抖了,仍然想要接着读下去,读吧,阅读在这一刻是最合适的;读啊,读的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事业,读出的却是上千年炎黄子孙的民族精神。走出烈士纪念馆的那一刻,阳光投射的树影,孩子追逐的声音,脚下这片土地还在呼吸,这一切都足够美好。

傅乐韵

与湖南大学的交流无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挂靠岳麓书院的优势得天独厚,置身这座知名的书院,人们天然会生发出对文化的敬重。哲学学习很大程度需要热爱与信念的支撑——从功利角度来说,学习哲学往往与“发财”“升官”这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离得较远。而湖南大学延续岳麓书院的“文脉”,强调“三礼三祭祀”的形式,营造出好学勤学的育人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哲学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拥有更纯粹的治学态度。这种方式启发我们从厚重的历史中汲取精华,并将其转化为对于人类命运和社会演变的哲学思考。


当然,如若仅仅咀嚼过去留下的东西,而不去创造新事物,哲学的发展也堪忧。因此,在与湖南大学这所注重延续传统文化的学府交流时,关于“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文化,以使哲学更好走向世界”的问题的讨论让我感到大受启发。在以后的哲学学习里,我们或许更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不必囿于传统的文史哲观念。当今时代,市场对中华文化的创意类需求大大增加,将哲学知识应用至文化宣传等热点,不仅讲好了传统的故事,更推动哲学面向大众。


而与中南大学的交流,则让我反思,我们到底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还是价值的世界中?我们不懈追求平等、自由等精神,说明我们对社会有价值层面的向往。而一个有价值追求的社会,必定有好的人文社科。每个哲学人都应当建立起对哲学学科的认同感,为建设好基础学科做出努力。

李念

我们的第一站是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有着千年的悠久历史,浸润在先贤营造的浓厚知识氛围之中。此外,毛主席在岳麓书院的经历更为书院添上了丰富的内涵。书院里刻着“实事求是”四个字的牌匾,反映着先贤的智慧和毛主席的思想精华。实事求是的精神古今传承,在每个时代都发挥着其重要作用:在古代,治学求真需要人们实事求是;在近现代,抵御外来侵略,建立新中国少不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当代,我们奋进于新时代更不能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岳麓书院的游览结束后,我们与湖南大学的师生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我得知岳麓书院采取书院制,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联系。在关于哲学学科建设的讨论中,我们互相汲取经验,获益良多。我们大一的新生向湖大的学长学姐们请教了关于哲学学习的问题,在交流、互相提问中收获不少哲学专业学习的方法。


湖南省博物馆内容丰富,展览的设计极为巧妙。博物馆的展览中极具代表性的是马王堆汉墓陈列展览,大量精美的出土文物反映了汉代人们的生活风貌。著名的肉身不朽的辛追夫人也静置于此,从随葬的大量衣物、精美器皿中,我们可以猜测辛追夫人是一位极富生活意趣的女性。在我们仍沉浸在历史的厚重感中之时,我们迈进了烈士公园。烈士塔内的气氛是庄重严肃的,人们读完一个烈士的英勇事迹后,总是会轻轻地叹息一声,这叹息声中既是惋惜,也表达着人们对烈士们的崇敬。塔外绿草如茵,处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或许眼前的这一幕便是烈士们奋斗一生所追求的意义。

田嘉欣

从广州到长沙,穿越六百多公里的距离,动车窗外的风景仿佛也越过了一个四季。从绿意葱葱的小山丘到红黄相间的杨树林,从错落有致的平顶房到五颜六色的斜屋顶,我闭上眼睛,聆听着列车刮过空气发出的呼哧呼哧声。我深刻地明白了,原来人真的只有走出来,才能感受到书上的知识是那么地生动,那么地鲜活。“读外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我欺。


风亭水榭,飞檐青瓦,踏进岳麓书院的大门,甚至连瓦上的青苔都让我感觉充满着一股人文气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千百年前,“朱张会讲”开创了不同学派在岳麓书院的自由讲学之风,趟过历史的长河,这种实事求是,畅抒己见的治学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很荣幸能够得到这一次研学机会。在交流会上,我了解到了关于哲学系(珠海)的更多信息,比如办学定位,育人方式等等,也有幸能听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老师对于哲学办学的高见,“我们是要鼓励学生,告诉学生要将自己的使命和国家的使命结合起来的”“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岗位是需要人文学科去支撑的”“大学生应该转变自己以往的记笔记式的学习方式,大学生是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研究,解决它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书院办学的精神也千载弦歌不辍。


长沙是一个火热的城市。每一道被红辣椒青辣椒点缀过的菜,每一群在毛主席雕像下“打卡”的游客,每一声带着湖南口音的亲切招待,每一口吃进嘴里热辣辣的美食,都让我感受到独属于这座城市的热情。我喜欢湖南,喜欢湘江水泛起的圈圈波纹,喜欢城市中心区的灯火通明,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藏在每一个寻常巷陌里的烟火气。来日方长,湖南,我们有缘,再聚。


走出去吧,人总是要走出去才能体会到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差距与关联,从而更加清醒地去学习,去探索,去进步。也希望高校交流学习的这种研学方式能够在全国各地恢复起来。最后,感谢哲学系(珠海)给了我们这次机会,也十分感恩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的辛苦带队,让我们收获到了很多,不胜感激!

吴亚纯

湖南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他是我在地图上模糊不清是东南还是西南的一块,是金庸书中曾提过的屈子之文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在此前的人生中,我从未游览过这片大地,直至站在岳麓书院满目金黄的院子里,屋檐下灯笼轻晃,我忽而意识到:潇湘,我站在这里。


是“君去潇湘我向秦”,是“为谁流下潇湘去”,是周杰伦歌曲《红颜如霜》中的“何故远走潇湘,你却语多委婉”。在古言中,潇湘一直是一种美的代称。此次的湖南游学活动更是让我对潇湘大地的认识更深一层。


岳麓书院,迄今为止已有千年历史。湖南大学便以岳麓山为根,以岳麓精神为魂。来到岳麓书院,只觉一砖一瓦、一花一叶都充盈着灵气,空气中却是厚重。有人解释道,他吸进去的是文化,吐出来的却是底蕴。余秋雨在《千年庭院》中说道:“一千多年来,岳麓书院集中了海内外最高水平的教育家,其中有世界一流的文化哲学大师朱熹、张栻、王阳明,而他培养出的学生更可列出一份让人叹为观止的名单。”


历史固然是一方面,未来更须我们加以关注。在和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师生的交流中,我汲取到了未来学习和学生活动开展的宝贵经验,了解到了哲学人独特有趣的思维,逐渐在心中描绘未来的图景;在游览湖南省博物馆的过程中,隔着玻璃,我感受到了来自千年之前的声音和情感,引起深深的共鸣;在缓步烈士公园时,我惊讶地发现如此多的革命先烈竟原来是湖南人:刘畴西、蔡锷、寻淮洲……当那些曾经在书页上看到的名字随着一张张坚毅的面孔出现在眼前,再没有一种更能澎湃的情感集中在内心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突然想起习总书记的这句话。我们的湖南之行,又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秋风起时轻轻荡开水波的红叶,为了天青色里的萧萧木叶下;为了在广袤深沉的祖国大地上一点点拼凑出真理和知识,为了深深记住那些不可以被忘记的往事。


这个秋天,因此而与往不同。




年末总结小绿书 | 请回答2023📣🧣🧤

国际政治→医院管理,跨保换道,践行热爱!

---中大学工---
资料来源: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
转载编辑:邱晓楠
初审:郑梦婕
审核:曲翔、黄涵梓
审核发布:靳祥鹏

欢迎投稿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