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会发展到今天的局面,得益于省内同行的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让钱江会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得益于国内心血管领域众多专家的鼎力支持,让我们分享了很多有益的方法和经验;同样,也得益于国际心血管团队的积极参与和帮助,为钱江会带来了应有的国际声誉。在历届钱江会的组办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QICC(Quality质量/Innovation创新/Collaboration合作/Cultivation培育)概念,始终是我们坚守的理念和精神,乃至成为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首先,我们通过向东方会、CIT、ESC等一些先进的国内外会议学习,不仅在钱江会的日程设计、流程策划、会务安排、互联网应用以及人员调配等各个方面提升了整体运作质量;而且在充分考量会议话题实用性、针对性的基础上,努力把握专业领域最前沿的技术,提高了会议内涵的质量。
其次,我们针对会议的形式、内涵进行了创新,今年钱江会增设了血管外科论坛、心脏外科论坛、社区全科论坛、SCI论坛、科研精进沙龙等11个新论坛;我认为若没有创新,钱江会就不能称之为学术会议,只能叫培训班。
第三,全面合作问题,主要指的是联动问题;本次钱江会特别注重从省内、国内,一直到国际的联动,比如韩国血管成形术峰会(TCTAP)、香港心脏专科学院(HKCC)、台湾介入性心脏血管医学会(TTT)、日本复杂心血管介入学会(CCT)等传统合作机构,今年与钱江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互动,而且我们还邀请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来交流互动,这是钱江会全球化的充分体现。另外,由于葛均波院士、霍勇教授给予本次钱江会很大支持,某种意义上我们与中华心血管病学会也保持了重要的互动关系。
第四,关于培育新人问题,任何一个好的学会和年会,不仅体现在创新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专科医生队伍,所以我们这次安排了美国团队来做规培访问。此外,我们启用了很多年轻人,通过参与会务服务,让他们受到学术、社会两方面的教益。
钱江会的QICC理念和精神是属于整个浙江心血管领域的,它在科室建设、临床实践、技术创新、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延伸,不仅能扩展浙江同行的国际视野,提高医疗体系的服务效率,更能推动浙江的心血管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