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苏州市近期蚊媒情况,包括蚊虫密度变化、常见蚊虫种类、容易吸引蚊子的人群特征,以及被蚊子叮咬后的处理方法和防蚊灭蚊的方法。苏州疾控提醒,预计九月份蚊密度还将有一个小高峰。不同蚊种有不同生活习性,防控蚊子需了解这些习性。被叮咬后不要乱挠,出现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苏州近期蚊媒情况
苏州常见蚊虫种类包括白纹伊蚊、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等。目前虽然立秋已过,但由于温湿度、降雨量等外部因素,外部环境仍适宜蚊虫生存。
关键观点2: 蚊虫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蚊虫的密度变化受温湿度、降雨量影响较大。现在外部环境适宜蚊虫生存,苏州疾控预计九月份蚊密度还将有一个小高峰。
关键观点3: 容易吸引蚊子的人群特征
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运动后或较胖的人群、皮肤表面菌群二氧化碳浓度高、饮酒、孕妇以及喜欢穿深色衣服的人更容易吸引蚊子。
关键观点4: 被蚊子叮咬后的处理方法和防蚊灭蚊的方法
被蚊子叮咬后不要乱挠,如出现持续高烧、关节和肌肉酸痛、白血球等指标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防蚊灭蚊可以通过治理环境、物理方法如安装纱门纱窗、化学方法如使用电蚊香液和菊酯类药物等进行。
正文
蚊虫的密度变化受温湿度、降雨量的影响较大,温度20℃~30℃,湿度60%~70%最适宜蚊虫发育。虽然现在已经是立秋后20多天了,但根据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天气预报判断,外部环境会更适宜蚊虫生存。
苏州疾控预计,今年九月份蚊密度还将有一个小高峰。另外以成蚊越冬的蚊虫如淡色库蚊等,会在秋天(深秋)多吸血,为越冬及来年繁殖提供能量。
白纹伊
蚊
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等
都属于苏州市常见蚊种
白纹伊蚊即我们常说的“花蚊子”,是半家栖的蚊种,幼虫常孳生在小型容器积水中,如缸、罐、轮胎、盆景等,尤其是雨后积水更易孳生蚊子。成蚊一天中有2个吸血活动高峰,日出前1~2小时有一个高峰,在日落前2~3小时又有一高峰。白蚊伊纹通过吸血叮咬可以传播登革热等病毒。
淡色库蚊幼虫常孳生于污水中,如下水道、污水坑等,成蚊多在晚间活动吸血,其可通过吸血叮咬传播丝虫病等。
三带喙库蚊幼虫常孳生于水质较清的水中,如水沟、稻田等,该蚊虫除吸人血外,还可以吸猪血等,养猪的地方该蚊虫较多,成蚊在黄昏后和黎明前吸血,其可通过吸血叮咬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
蚊虫增多的日子
我们身边似乎总有那么一两个朋友
更受蚊子青睐
事实上,确实有一部分人
对蚊子来说尤其“美味”
符合以下任意一种情况
就说明你很容易被蚊子“盯上”
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较高
专家介绍,
蚊子只能看到眼前10米左右的距离,
它头顶上的两个化学感受器,能帮蚊子感受周边二氧化碳的浓度,
蚊子更喜欢二氧化碳浓度高的地方。
有一部分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会比较容易招蚊子。
运动后或较胖人群
运动后,新陈代谢快
或较胖的人群,皮肤汗液中乳酸、尿酸浓度大,同时,氨的排放量增加,此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会升高,更受蚊子“青睐”。
皮肤表面菌群二氧化碳浓度高
有些人皮肤表面
有着纤毛菌、放线菌或葡萄球菌,这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吸引蚊子。
饮酒
夏日炎炎,
不少人喜欢喝点啤酒或白酒,皮肤会因此分泌更多的二氧化碳,容易招蚊子。
孕妇
孕妇的新陈代谢比正常人多21%,
体温也会高0.5~0.7℃,更容易招蚊子。
喜欢穿深色衣服
蚊子喜欢深色,
身着红色、黑色等颜色较深的衣服时,容易吸引蚊子。
遗传
“招蚊体质”也有遗传因素。
爱招蚊子的朋友可以观察一下家人,是否有相同的烦恼。
被蚊子叮咬后,千万别乱挠
如果皮下组织和筋膜
由于感染而造成坏死性病变
可能导致坏死性筋膜炎
被蚊虫叮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