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有缘结识时令养生文化,后来报名参加了学习班。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了《黄帝内
經
》上讲的养生三原则: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受益匪浅,身心康健,心怀喜悦,写下此文。
三十多年前的经历不堪回首。我从小生长在西北黄土高原,高中上学步行。秋冬季节寒风刺骨,加上自身肝气不足,每到春秋季节,容易左侧偏头痛,疼起来像针扎一样,疼痛难忍,全身出冷汗、抽筋,需要热敷才能缓解。这种症状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辗转了多家医院,中西药吃了无数,各种方法用尽,没有根本性的改善。
2008年,我有幸走进时令养生,学习《中国龙文化养生之道》,跟咨询师详细讲述了我的情况。咨询师建议我首先做茶灸,每日寅时起床,用有机绿茶茶灸,先把身体淤堵的通道打开,身体内部密布一条条大大小小的管道。只有管道通畅,身体才会平衡健康,平衡才能百病自愈,百病不生心神自然安宁。
经过一个月的茶洗百脉,头疼头胀的症状均有所缓解。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困扰多年的顽疾难道有了解决办法?说心里话,一开始做茶灸,内心还不是很坚定:小小几片有机绿茶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吗?但是身体的确发生了很大改变。我赶紧把这个情况反馈给咨询师。咨询师给我讲了「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故事,并讲了茶灸的道理。茶灸以牙为针,三十多颗「针」同时「灸头」,力牵全身,清气通过经络、穴位,激发人免疫机制,令身心平衡。茶灸是不用针,不用药,以平凡而不平庸的饮茶方法,实现「灸」之目的,促进人身心平衡。
从此以后,我坚定地跟随时令养生调养身心,茶洗百脉。脑中的淤堵之物逐渐得到清理和洗涤,脑清目明,神清气爽。再配合少量食材调阴阳平衡,困扰我多年的顽疾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踪影,欢喜自在。感恩之心油然而生。禅茶美味,持之以恒,安享晚年!
大处着眼,细致入微
大小多少皆是相。透过现象看本质,则无大无小,无多无少。
《黄帝内
經
·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本文作者常年头痛,根在显微镜下的红细胞。红细胞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在血管中循环流动,实现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保障机体各组织的氧气供应和代谢产物的排泄,具有携氧、营养输送,修复脏腑、脑髓、以及其他组织的功能。
本文作者先天肝气不足,肝失疏泄,加之自小生长在西北黄土高原,秋冬季节常在寒风凛冽中步行上学。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血失于温煦而运行不畅,易致血液代谢失常,久而久之,血液不清,影响了身体的免疫力排除故障;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头面、肌表、阳经等),导致了左侧偏头痛。时令养生以《黄帝内经》为基,整体、宏观地分析身体出现的问题,从大处着眼,透过现象看本质,于纷繁复杂中洞悉规律,辨明方向,纲举目张。
茶灸是时令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医药大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讲:「诸药为一病之药,而茶为万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道理在于入血,直指红细胞,可以清除干扰红细胞的一切不利因素。有机茶洁净,去浊第一。茶水入口,入血洗血。血清净了,免疫力恢复了,头痛也就解除了。此法非医,却「医」好了病。是医非医,无足轻重。
《道德
經
》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不像动听的音乐和美味的食物那样诱人,可以使过路的行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道看不到、听不到,用言语表述的「道」平淡无味,但它的作用却没有穷尽、没有限制。本文作者能于平淡处领悟「大处着眼、细致入微」之理,明了大道至简之妙,并落实到日常生活,坚持茶灸、饮食调整身体平衡,解决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头痛问题,身心舒畅。随喜赞叹!
承恩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