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期前最后一天的一场小学生运动会刷屏了很多家长的朋友圈,这场四年举行一次的运动会,场地在鸟巢对面的奥体中心,奥委会副主席宣布开幕,十多位奥运冠军到场,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宋世雄从加拿大赶回来现场解说,参与人数超过万人,这样的阵仗只是8所小学的运动会。具体学校名字就不提了,当我们在讨论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的时候,殊不知很多孩子跟你家孩子都不是在一个赛场。那么抛开这些无法改变的现实之外,作为孩子的家长还能做些什么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家长一遇到孩子问题就不能停下来,习惯性的为孩子准备和安排好一切,在自己能力最大范围内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一切便利,尝试一切机会,不让自己内心后悔。但现在也有专家提醒家长对于孩子不是管的不够,而是管的太多,发展孩子的自我驱动力对他们的未来人生更重要,而这需要从童年时期就开始培养,如果过分保护往往可能产生焦虑问题,缺乏社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本由知名神经心理学家和商人联手合作的新书The Self-Driven Child: The Science and Sense of Giving Your Kids More Control Over Their Lives建议家长们不妨从小事做起,一点点学会放权给孩子,避免大包大揽,孩子必须对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掌控感,并对自己选择的方向感到兴奋和有活力。“放开手”对许多焦虑的家长来说非常困难,他们焦虑孩子的成绩、能否上精英大学、找到好工作等等。他们误解获得成功的途径太狭窄,好像孩子稍有偏离就全军覆没了,其实非然。作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研究发现学校成绩与日后成功几乎没有关联,相反如果孩子投入到其喜爱的事物中去,就会开发其脑力,提升专注力、活力、动力而且没有压力。所以,给予孩子自主性,让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专业和努力学习的方向,给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就可教养出一个快乐的孩子。
这个理论听上去简单,其实很难,别说是对孩子放手,很多人对自己下属都无法放手,无法放权,而背后的心态其实是一样的,所以教育孩子归根结底还是教育自己。各位家长,我们一起努力吧。
希望这本书对你的育儿之路有帮助。
Let's rekindle,重🔥阅读 。
The Self-Driven Child
ower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