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叫梅文俊,目前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聘助理教授。本科就读于北大工学院,获得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师从IEEE
Control Systems Society前主席、IEEE/SIAM/IFAC会士Francesco
Bullo教授。回国入职前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讲师。2022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
我所在的学科领域是系统控制,研究方向聚焦于网络动力学、群体决策与博弈。论文主要发表在IEEE
TAC、Automatica等期刊,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过论文,并得到了Nature官网、Phys.org、中国新闻网、新浪网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我的研究,欢迎去我的个人网站:
www.meiwenjun.site
看一看。我们课题组目前包括博士生4名、本科生3名、交流访问博士生2名,以及访问学者老师1名。大家都真的对学术研究感兴趣,都有对未知的好奇心,很乐于互相讨论、互相学习。课题组的风格是鼓励独立探索、鼓励开脑洞,崇尚原创性、有想象力的点子(当然,为了论文数量有时也会做一些incremental的工作)。以研究有意思、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为导向,而不必拘束于所在的学科或者所受的训练,同时对学术的严谨性也有极高的要求。所以我们也会积极寻求跨学科交叉合作。目前我们课题组和多位来自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者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合作。今年暑假我们组的本科生郭大伟同学受邀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的谢宇老师那里做暑研;博一新生张传哲的本科毕业论文《符号网络上的权力分配博弈》是我和耶鲁大学政治科学系的李彧可博士共同指导的,获得了北大工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奖。
我们对博士后的期待是热爱科研、数学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而又乐于沟通交流,可以为实验室带来新的思想,能够成为和课题组其他成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合作伙伴。我们这次计划招聘的博士后研究方向是网络化控制、无人系统协同与群智涌现。如果您的方向与网络科学、随机优化、数据驱动控制或者博弈有关,也非常欢迎联系我们!
博士后是一个非长期的职位。所以我非常理解,处于当前职业阶段的您一定对自己的学术之路既充满期待,又多少有一些焦虑。我们期待和您一起做出有影响力的、代表性的科研工作,毕竟这才是我们每一位科研工作者职业发展的根基所在。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协助您申请北京大学博雅博后、支持您在博士后期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并推荐优秀的出站者去海外顶尖学术机构继续深造,丰富自己的阅历。我们衷心地希望您在我们课题组的科研经历对您将来的发展能有所助益。关于个人待遇,我们保证向您提供的是非常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不是套话,是真的很有竞争力。比不上瑞士,但是即使换算成当地货币也要高于绝大部分欧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