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零帕汽车
不一定有意义,但一定有异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广角  ·  台媒:汪小菲和Mandy已回到北京,孩子目前 ... ·  13 小时前  
中国中医  ·  甘肃:向中医药强省加速迈进 ·  昨天  
新闻广角  ·  缅甸捣毁多个电诈窝点,抓捕百余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零帕汽车

汽车智驾 2.0 时代来临,端到端变革引发激战,车企生死角逐,谁能最终突围?你不想知道吗?

零帕汽车  · 公众号  ·  · 2025-01-22 07:00

正文

聚焦汽车周边 探索无限可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在汽车行业的角斗场中,智能驾驶已然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战场,从 1.0 迈向 2.0 的征程更是充满了硝烟与变数,今天咱们就来深挖一下这背后的激烈角逐与潜在危机。
端到端智驾模型的出现,无疑是这场变革的重磅炸弹。 特斯拉 2023 年末的 FSD V12 打响了第一枪,瞬间引发了车企的连锁反应,各大厂商都像被点燃的火箭一样迅速跟进。这端到端方案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盒子,里面的各种模式 —— 感知层、决策规划层、模块化、One Model 生成式一体化等,都在诱惑着车企去探索。国内车企大多一头扎进了感知层与决策规划层结合的怀抱,以为找到了通往成功的圣杯。但别被它的表象迷惑,初期它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性能下限飘忽不定,时不时给你来点小麻烦。不过,它的潜力就像一座沉睡的火山,一旦爆发,凭借海量数据的喂养和快速迭代的能力,说不定真能颠覆整个驾驶世界,让人类驾驶成为历史的尘埃。
再看看 智驾路线的两大阵营,纯视觉和激光雷达,那简直是水火不容。 纯视觉派的特斯拉和小鹏,就像是科技武林中的绝世高手,凭借着快速迭代的独门秘籍和成本控制的高超技艺,在市场上横冲直撞,杀得对手措手不及。小鹏 P7+ 更是一出道就惊艳全场,上市首月就展现出多项令人咋舌的功能,让竞争对手们只能望其项背。而且,小鹏在成本控制上更是下了狠手,2H24E 智驾成本预计大幅削减 50%,P7+ 以亲民的价格和出色的性能,在中低端市场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成为了其他车企的眼中钉、肉中刺。反观激光雷达阵营,虽说有华为、蔚来等大牌撑腰,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多数车型就像缺了几颗牙齿的老虎,激光雷达数量严重不足,导致智驾盲区频现,硬件和算法也像是还没打磨好的兵器,漏洞百出,急需一场脱胎换骨的升级改造,否则只能在这场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 人形机器人领域 ,会发现 纯视觉 + 端到端方案正像一股暗流在悄然涌动。 人形机器人在复杂的环境感知和路径规划任务中苦苦挣扎,而纯视觉方案恰好在此处找到了用武之地。它在近距离识别精度上的优势,以及对传感器空间的良好适配性,使其宛如一把万能钥匙,有可能打开人机协同驾驶与服务的新世界大门。想象一下,未来的机器人能像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样在街道上穿梭自如,是不是既让人兴奋又有点小恐惧呢?
回顾往昔,苹果 iPhone4 和特斯拉国产 Model 3/Y 无疑是改变行业格局的两颗璀璨明星。 苹果凭借多点触控、App Store 等革命性创新,毫不留情地将传统手机厂商踩在脚下,重塑了整个手机市场的生态;特斯拉则在汽车设计、电池技术、智驾算法等多个关键领域发起冲锋,引发了汽车电动化的惊涛骇浪。如今,汽车智驾要实现真正的突破,功能体验和成本性价比就成了悬在车企头上的两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5E - 2026E 被视为智驾的关键转折点 ,特斯拉 FSD 入华以及本土低成本方案的落地,都像是即将引爆的火药桶,将加速这场变革的进程。 预计在 2027E - 2028E,L2+ 城市无图智驾会像病毒一样迅速普及,L3 级自动驾驶也将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那时我们的出行方式或许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驾驶习惯将被彻底颠覆。
在车企智驾梯队的残酷竞争中,局势愈发紧张。 小鹏和华为占据着第一梯队的高地 ,小鹏的算法迭代速度快得如同闪电,不断推出新功能,让用户应接不暇;华为则凭借强大的宣传营销能力,将自己的智驾技术包装得天花乱坠,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目光。 理想和蔚来在 1.5 - 2 梯队中稳扎稳打 ,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试图突破瓶颈; 而小米、吉利、比亚迪在第三梯队中虽然暂时落后,但也在拼命追赶 ,试图在这场科技盛宴中分得一杯羹。要知道,决定车企智驾实力的因素就像一条紧密相连的铁链,团队架构、执行力、技术路线、算力数据和资金产业链整合能力,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却异常残酷的综合实力马拉松。
小鹏以降本和平价智驾为突破口,Mona M03、P7+ 的成功让它在下沉市场看到了曙光,未来有望成为中低端市场的霸主;华为虽然在硬件方面实力雄厚,但如果不能及时转变智驾技术路径,拥抱纯视觉 + 端到端方案,其现有的优势很可能会像泡沫一样迅速消散;理想在自研道路上一路狂奔,推进效率极高,正逐渐从后起之秀成长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小米凭借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对标行业前沿,就像一颗隐藏在暗处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惊人的能量;吉利的多方案整合之路则充满了荆棘,如何协调各方资源,实现技术的有效融合,是它亟待解决的难题。
汽车智驾 2.0 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这场科技狂欢背后隐藏着无数的陷阱与机遇。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究竟谁能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赢家?让我们拭目以待,同时也别忘了,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时刻警惕潜在的风险,因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推荐阅读

激光雷达还有几成胜算?

电动汽车在低温下究竟会损失多少续航里程?

特斯拉还能 “嚣张” 多久?

端到端智驾全栈自研:车企破局的关键战场

英伟达:自动驾驶赛道上的强劲黑马,能否弯道超车特斯拉?


亦朵科技 官网

扫码访问

亦朵智库 官网

扫码访问

亦朵汽车 官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