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猪企巨头,在2024年成功“翻身”了。
2025年1月3日,温氏股份披露了2024年全年的业绩预告。预告显示,预计公司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0亿元至9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营收预期超1000亿元,去年同期为899.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温氏股份自成立以来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作为首家披露业绩预告的猪企,毫无疑问,温氏股份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已经算是相当优秀了。
虽然温氏股份的成绩十分靓丽,但财报披露之后,资本市场却是反馈平平。截至当天收盘,温氏股份的股价仅小幅上涨1.56%,股价报收16.31元/股。拉长周期来看,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温氏股份的股价一直“跌跌不休”,从去年10月8日的阶段性高点23.75元/股开始计算,到1月13日收盘,温氏股份的股价已经跌去了近三成,市值更是蒸发近500亿元。
温氏股份业绩的扭亏,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先来拆解一下,温氏股份这超90亿的净利润是怎么来的。
在财报预告中,温氏股份对于净利润预增已经有所说明。温氏股份称,盈利大幅提升,主要因为2024年公司销售肉猪同比增长,毛猪销售均价同比上升,同时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养殖成本同比大幅下降,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上升;此外,公司销售肉鸡同比增长,毛鸡销售均价同比略降。
简单总结一下,温氏股份24年盈利大幅提升的核心原因有两点:
一是饲料价格带来的养殖成本下降;
二是销售价格上升,这主要是生猪销售价格上涨。
从养殖成本来看,据生意社商品分析系统显示,2024年饲料原料因供应宽松,需求疲软,期货拉涨动力不足,行情全面下跌。
其中,主要品种玉米和双粕均大幅下跌,豆粕跌幅最大,超27%,菜籽粕次之,跌幅超23%,玉米最后下跌超18%。自去年12月份以来,陆续有多家饲料企业宣布猪饲料降价50-100元/吨,近期通威、海大、新希望、澳华等多家饲料公司宣布畜禽饲料降价50-100元/吨,尤其是水产饲料最高降价500元/吨。
可以说,2024年饲料价格持续维持在低位,是温氏股份90亿净利润的关键,毕竟生猪和白羽鸡的价格难免出现波动,但只要成本够低还是能盈利的。
再看生猪价格方面,据机构分析,2024年全年生猪出栏均价在16.7元/公斤,同比23年均价15.015元/公斤,猪价上涨近11.23%,可见猪价在2024年确实有明显上升。而根据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温氏股份肉猪类的利润比例为57.66%,肉猪类是温氏股份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猪价上涨确实可以带动利润的大幅提升。
那么,为什么温氏股份的这份财报,得不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呢?
侃见财经认为,“持续性”可能是主要原因。
以养殖成本为例。虽然2024年饲料价格一整年都维持持续维持在低位,但这并不代表2025年饲料价格仍能依旧维持在低位运行。
据媒体报道,2024/25年度全球玉米库存用量比为12年来最低值,美国农业部预测2024/25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为2.9644亿吨,同比减少近2000万吨,乌克兰以及俄罗斯的玉米出口供应收紧,欧洲玉米产量降至过去15年来的次低水平,巴西玉米出口将降至四年新低,这都意味着未来几个月全球玉米供需形势偏紧,这很有可能会推动玉米价格上涨,而玉米又是饲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换而言之,2025年饲料价格很有可能出现反弹。
除了高盈利在2025年可能难以维持之外,温氏股份越来越保守的经营态度,也限制了其股价走高。
拉长周期来看,温氏股份在2021年8月到2022年7月期间,股价曾有过亮眼的表现,从最低的11.59元/股上涨至最高的25.7元/股。
推动其股价上涨的原因,自然有板块的因素。2019年至2021年,整个猪肉板块曾迎来过一轮主升行情,其中表现最好的牧原股份,股价甚至翻了接近10倍。在巅峰期,牧原股份的市值一度超过4500亿,直接进入了A股的前十大市值,而同为行业龙头,温氏股份股价有所表现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