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爸妈们玩起了微信
小北就经常被爸妈的这种“问候”刷屏
中 枪 的 举 手!
“表情包”被称为用途广泛的“第五大发明”
不过
即使是叱诧表情江湖的大神
遇到爸妈
也是“棋逢对手”了吧
这可能是最经典的一种表情包代沟了——对微信自带表情“笑哭”的理解偏差。
虽然常常哭笑不得
但大家在分享这些趣事的过程中还是觉得挺温暖吧!
下面给大家盘点几种常见的
“用微信表情包与父母聊天后……”的回复类型
“没看懂,要求孩子解释”型
纠结天线宝宝在看什么的妈妈。
要让爸妈理解这条令人费解的线也是太为难他们了。
该怎么解释这只是“晚安”的意思…
“误解表情,询问或批评子女”型
熟悉的场景啊!
“妈妈别担心,我不害怕”。
“‘中老年表情包’ 的铁杆粉丝”型
爸妈辈的表情包,因为画风颇具复古气息,有时被晚辈亲切地调侃为“中老年表情包”。这些表情不管什么时候看都有种自带的幽默感啊,感恩它们为生活带来的欢乐!
有这么多表情的妈妈能省不少打字时间呢!
妈妈都拍手鼓掌了,生活费又要到了哇!
还有这种,爸爸妈妈热衷用表情说“早安”。
“模仿晚辈使用爆款新潮表情包”型
最后盘点的这种类型,可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新新爸妈”,他们用的表情包可都是跟孩子的画风保持一致的!当然,如果爸妈是突然来了个风格大逆转,那还真是一下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真是一段温情的表情包模仿之路。但是,当爸妈画风突变时,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亲爹妈啊!
表情包的使用与我们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程度息息相关,这些因素塑造出年轻一辈与父母辈很不一样的话语体系。父母有些时候不理解年轻一代的表情包,就像他们的“中老年表情包”也时常被作为调侃的对象。
但是,不论是认真地要求孩子解释表情包、曲解子女的本意、回复大量“中老年表情包”或者是模仿儿女的表情,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关切的心情。
很多父母对子女世界的不够了解但又特别想要了解,因此才会想要在无法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也多与子女有线上的交流。
微博上有评论写到:“其实网络聊天对于很多父母来说还是新事物,但他们依旧克服不熟悉来和我们沟通,这都是因为满满的爱啊!”
最后,分享一点小建议给北粉们,好好对待与爸妈的网上聊天:
适当向爸妈普及新兴的网络社交文化,帮助他们在与晚辈的对话中增强融入感多陪他们聊天。
不止于发表情,要更主动地分享自己的生活,也多关心他们。
孝顺,不介意微小,只要一直在行动。
你家的两位老小孩,年轻时有没有一张让你觉得美腻的合影,我们可以帮你再造光景。
(图片来源:腾讯新闻)
你想不想把跟爸妈的岁月留影,变成这段日子里,最赏心悦目的作品。
(图片来源:19楼)
或者,你想帮爸妈通过造型的重塑,体会不一样的人生,重点还是,美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