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除了山东好当家之外,其余 5 家造假方全部涉及收入作假的问题(当然这本来就是中国、或者说全世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头号重灾区,据我粗略统计,过去三年中证监会处罚了近三十个涉及财务造假的案子,将近 2/3 涉及收入造假,可见我们的上市公司还是很简单明了的,直奔目的而去、毫不矫揉造作):
然而如果是了解这个行业的人,对此大概一点也不会奇怪。农林牧渔因为本身经营方式和资产性质的特点,历来就是财务核算、外部审计的难点领域——正常核算要弄清楚都是困难的事情,遑论刻意做手脚。
说句不好听的,这个行业里被揪出来的造假案例,基本是要么是背,要么是笨。水面以下的冰山有多大恐怕没有人知道。
除了农业板块之外,被报道比较多的财务造假案例还有大智慧和欣泰电气。
大智慧属于翻着花样地假造收入和利润:隐瞒关于退款的合同内容,改变收入确认依据;以非业务资金冒充销售收款;伪造排期表提前确认广告收入;串通客户伪造验收单据提前确认收入;提前合并被收购的子公司利润;少计提奖金等当期费用……可谓利润造假的样板教材。
这样大面积的问题,作为审计师的立信也难逃牵连。
欣泰电气主要是作为造假退市的第一单被载入史册,单纯从造假手段来说,欣泰伪造销售收款、修改应收款账龄、少提坏账准备的做法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创举」。
其他几个处罚案例也简单提一下:
-
亚太实业——房地产销售的确认方式有问题,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不足,下属子公司的质保金计提不足
-
好当家——使用不恰当的方法评估海域资产价值
-
内蒙发展——7.6 亿的承兑汇票未做账务处理和披露
-
舜天船舶——隐瞒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利用关联交易隐瞒成本
-
现代农装——坏账准备、存货减值准备计提不足
香港市场上,联交所今年谴责了 6 家公司,大部分是因为重要事项披露不充分或不及时。疑点比较大的是天利控股(连续三年没有获得审计师的 clear opinion)和铭源医疗(对外支付的大量资金实际用途和去向不明)。
另外今年有 7 家港股公司进入长期停牌,一般如果是由于被监管部门调查、或者未能按规定发布业绩报告的原因而进入长期停牌的,就有很大的财务舞弊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