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羽财经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电建  ·  【新春走基层】重大项目开春“火力全开” ·  2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江苏一台风机倒塌! ·  2 天前  
987私家车广播  ·  老挝出手:限电! ·  3 天前  
987私家车广播  ·  老挝出手:限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羽财经

鸿蒙来了,华为「软」了

凤羽财经  · 公众号  ·  · 2021-06-03 15:54

正文


千呼万唤的鸿蒙,终于来了。


作为一个苹果全家桶用户,在观看鸿蒙发布会直播时,我有一种熟悉而诡异的感觉。不光是图形界面相似,广告片里都有外国人,更重要的是交互逻辑、发展方向高度一致。


鸿蒙主打的是「万物互联」「极致的全场景交互体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超级终端」概念,把两个智能设备组合成一个新的设备,这个虚拟的新设备叫超级终端。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在发布会上解释说:“鸿蒙操作系统有统一控制中心,多设备之间可以组成超级终端,从而选择最适合的设备。比如我们手机上播放音乐,组成超级终端后,可以把音乐用音箱放出来。”


万物互联很梦幻,但是这个例子举的有点尬。用音响放手机音乐,有蓝牙就可以了。


在音频领域,苹果的科技感还是走在前边的。airpods已经实现了不同设备之间的音频自动切换,你戴着耳机,打开手机就是手机音频,打开mac就是mac音频。


鸿蒙发布会上还演示了用电视放手机视频、用电视打电话等场景,都不够有未来感。我家的小米电视,基本都是拿来用手机投屏看动画片。用电视打视频电话,应该只有很小的需求。鸿蒙展示的其他跨屏互动,也几乎看不到成为主流的机会。


鸿蒙触及到了智能家居领域的核心痛点——未来想象空间无限广阔,但实际应用场景十分有限。「超级终端」,概念大于产品。


客观来说,这不能怪华为搞噱头。自从被美国切断芯片供给之后,华为断臂求生,整体进行了脱实向虚、从硬变软、从前台到幕后的战略大迂回。


余承东是华为手机崛起的最大功臣。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今年2月份,华为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萎缩至4%,几乎是永久性地告别TOP5。华为甚至连荣耀这个亲儿子都忍痛送人了。


华为出售荣耀之后,余承东的职务发生了多次调整:接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业务单元);担任华为云CEO;不再担任华为云CEO一职,新增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的职位……每次调整都引发外界各种解读。


发力公有云、智能汽车,华为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搞钱。只有堵上因美国制裁损失惨重的现金流,华为这艘巨船才能继续航行下去。


2021年1月22日,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刊出任正非2020年6月份发表的一篇讲话,标题是《星光不问赶路人》。任正非在讲话中说:


我们是一个科技集团,更是一个商业集团,成功的标志还是在盈利的能力,没有粮食,心会发慌。


失去高端零部件之后,华为在消费市场上再也拿不出能打的产品,只能把进攻方向转向软件、服务、体验这些自己之前并不擅长的领域。


余承东接手华为云之后,曾透露华为想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


6月2日的鸿蒙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


过去十年是转型的十年,华为引领了手机的摄影和摄像,解决了安卓手机卡顿、超长续航能力,最近两年引领了折叠机这种新的形态。未来十年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战略是全场景1+8+N智慧生活解决方案,重点围绕智能家居、智慧办公、智慧出行、运动健康、影音娱乐5大生活场景来构筑体验。


华为以前造手机,硬件是核心竞争力,软件一开始拖后腿,后来才慢慢赶上。现在从硬变软,把生活场景、解决方案、体验这些配菜当成主食,颇有一些悲壮与心酸。


华为加速推出鸿蒙,可谓死马当活马医。华为的阳谋是用存量市场撬动增量市场。


要培育生态谈何容易,财大气粗如微软,都没能把手机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做起来。


鸿蒙最大的王牌是庞大的华为存量手机。一名手机App开发者说,「数亿的用户量不可能不重视」。但是这个存量市场是不断萎缩的。谁也不知道华为手里还剩多少芯片,但卖一片少一片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