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新财富杂志官方微博 @新财富杂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揭幕者  ·  抗住了!大调仓! ·  15 小时前  
打工君投资随笔  ·  今天其实是按照基本面交易的 ·  16 小时前  
打工君投资随笔  ·  债券下跌的根本原因在资金而非风险偏好 ·  昨天  
打工君投资随笔  ·  债券下跌的根本原因在资金而非风险偏好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懒在山城的猫 ... ·  2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这家风电企业改回原名!刚被判赔超2957万元! ·  3 天前  
龙船风电网  ·  这家风电企业改回原名!刚被判赔超2957万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

澳大利亚最黑暗一页:政府抢走10万土著儿童,进行人种改造实验

新财富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26 22:14

正文



作者:木青

来源:世界华人周刊(ID:wcweekly)


5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一个节日:国家道歉日。


这个节日背后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从1910年代起,澳大利亚政府秘密执行了一项人种实验:改造土著儿童。


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距离以种族政策而臭名昭著的纳粹政权倒台已有近30年。


期间约10万土著儿童及家庭遭受生离死别的痛苦。


直到2008年,澳大利亚才正式向受害者道歉。


回顾这段历史,发现: 人类文明史上的丑恶,离我们今天竟然如此之近。


国家道歉日(来源:loreto.org.au)


历史总是胜利者书写的。


西方人美其名曰“发现新大陆”,但实际情况更准确地说是,入侵新大陆。 对拉美、北美,或者澳大利亚等任何一块新大陆上的土著来说,被西方的“发现史”都是一部血泪史


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发现了澳大利亚的东海岸,宣布这片土地属于英帝国。


1788年1月26日,英国海军人员带着家属,还有780名囚犯正式在澳大利亚定居。1月26日,后来被定澳大利亚国庆日(Australia Day)。


随即,英国人全然不顾澳大利亚土著已经在这片土地生活了4万多年的事实,宣布土著非法占有王室土地,凭借着枪炮将土著驱赶到内陆荒凉地区。


澳大利亚土著(来源:oxfam.org.au)


随着西方国家征服了全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广泛兴起一股鼓吹白种人高贵的“白人至上主义”。 比如,美国大肆推行“排华法案”。


这其实是种族主义思潮,甚至可以说是纳粹的先锋。


白人主导的澳大利亚政府也不例外,在1901年开始实施“白澳政策”,企图建设只有白人的、“纯洁”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政府开始驱赶中国人、美拉尼西亚人及其他太平洋群岛族裔。


对国内的土著,澳大利亚政府认为,他们“低贱无知”,就应该消失。


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土著儿童(来源:ozoutback.com.au)


于是,大肆推行同化政策,希望加速土著种族灭亡。


同化成年土著人,显然难度更大。所以,澳大利亚政府瞄准了——儿童。


从20世纪初起,相继出台一系列法案规定,政府认为必要就可以剥夺土著父母的抚养权,将土著儿童带离其父母。具体方法包括欺骗,比如,说带儿童去接种疫苗,结果就一去不复返,还有强行带走,特别是对新生儿,在母亲生下孩子后,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就被带走。


这些土著儿童,被送到白人家庭或者机构寄养,改造。


强行带走土著儿童的情景(来源:Pinterest)


《时代》周刊曾报道过一个故事:


现年已经62岁的Archie Roach每当回忆3岁的那一天,仍然觉得是个“噩梦”。当天,突然来了几名政府官员告诉母亲,要带Roach去野餐。他的姑姑知道,这些人的把戏,拿起了猎枪,但却没有子弹,最终Roach被带走,送到墨尔本一家孤儿院。几天后,孤儿院的看护告诉Roach,他的父母在一场火灾中烧死了。他们试图把Roach的卷发梳直,就像白人一样。


从那天之后,Roach再也没见过他的父母,已经有59年了。


澳大利亚土著儿童(来源:phoenixaustralia.org)


在“白人至上”主义思潮下,寄养家庭、收养机构经常虐待土著儿童,甚至有些修女因为对土著儿童太好,而被撤换。


在很多官方报道中,这些土著男孩被称为“囚犯”,头发被剃光,身上的财物被没收,还像囚犯一样被编上数字,晚饭后就被锁在宿舍里,如果逃跑还会单独关禁闭。


他们不允许说土著语言。


约有1/10的女孩遭受过性虐待。


大部分儿童等到14岁,就被送去从事体力劳动。


为了防止寻亲,政府还专门销毁儿童及其土著父母的信息。澳大利亚政府希望从根子上彻底隔断他们与生俱生来的土著文化传承。


1934年一份报纸上为土著儿童寻找寄养家庭的广告(来源:theguardian.com)


这些儿童后来被叫做“ 被盗的一代”(Stolen Generations)。


在白人政府疯狂政策的背后,“被盗的一代”及他们的父母遭受着巨大的磨难。


我们每个人拿到一个带数字的睡衣,是负责人Borland先生先前印在口袋上的,还有衬衫、短裤也一样。我是33号,不是比尔,也不是西蒙,只是33号。

——比尔·西蒙,10岁时被带走


夜晚我们经常被饿哭,不得不去镇上的垃圾堆里找食物,吃陈面包,把罐子砸碎舔里面剩的番茄酱。

——Bringing Them Home访谈记录


很多男孩被告知,他们的爸爸或者妈妈(经常是双方都)死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多男孩患上了抑郁症,有些还想着自寻短见,但现实中他们的父母还活着。

——Bill Simon


我们从来没听过“我爱你”这句话,所以,我们从来也没尝试过对家人说这句话,或者有这种感觉。

——Bringing Them Home访谈记录


他们说这是为了我自己好,我自己的好就是留在我妈妈身边。

—— Ruth,4岁被带走


你们要抢走我的孩子,就先来和我们战斗。

——土著歌谣


1946年澳大利亚北领地的土著儿童(来源:theaustralian.com.au)


这些被带走的儿童,犯罪的概率是普通儿童的3倍。


他们不能很好融入白人社会,对土著文化又很淡漠,完全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直到197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才取消了“白澳政策”,同化土著儿童的做法也被停止。


据统计,从1910年代到1970年代,约有10万土著儿童被强制带走,送到白人家庭寄养或者收养机构。


这些土著儿童,大部分在5岁以下,几乎相当于当时所有土著儿童的1/3—1/10。


土著儿童之家(来源:buzzfeed.com)


骨肉分离,给土著家庭带来了刻骨之痛,对儿童也带了无法弥合的痛苦。


正义还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到来。


1980年,一家名为 Link-Up 的机构在新南威尔士州成立,专门为土著寻亲服务。


1994年,600多名土著儿童后代,在达尔文召开“回家会议”,讨论寻求补偿问题。


1997年,在工作停止20多年后,澳大利亚人权与机会平等委员会,发布名为《带他们回家》( Bringing them home )的报告,这个土著儿童改造计划才彻底曝光,为世人所知。同时,报告建议政府,正式道歉并赔偿。


澳大利亚人权与机会平等委员会《带他们回家》报告才让世人广泛知道“被盗的一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