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花》海报
《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转发至朋友圈。原标题:《沙漠之花,“今天是你的幸运日”》
索马里牧羊女华莉丝·迪里四岁被父亲的朋友强奸,五岁被割礼,十二岁穿越沙漠逃婚,十八岁来到陌生的伦敦。幸运的是,她被著名摄影师唐纳森发现,从而成为世界顶级超模。在炙手可热、星途坦荡的时候,她说出的秘密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是沙漠里一朵带血的鲜花,生长在索马里贫瘠的土地上。在这个原始的角落,漫天的黄沙,龟裂的肌肤,干渴的嘴唇,粗暴的欲望,相互交织,相互纠结,围剿着一切生机和茁壮,一切文明和繁华。
《沙漠之花》中
的
华莉丝·迪里
牧羊女华莉丝·迪里就是长在沙漠里的一朵小花。她的故事,洒满了淋漓的鲜血,疼痛得让人颤抖。
这是女导演雪瑞·霍尔曼执导的影片《沙漠之花》
(Desert Flower)
,故事讲述了华莉丝从索马里沙漠中走出到成为世界顶级名模的故事,影片于2009年在英国上映,顿时轰动世界。
1965年,华莉丝·迪里出生在索马里,非洲大陆最东北部的一片沙漠里。她出生的时候,母亲给她取名“华莉丝”。在索马里,每个人的名字都有意义,“华莉丝”的意思就是“沙漠之花”。母亲希望她像沙漠里的花朵一样,美丽,健康,坚强。
然而,母亲的愿望仅仅是愿望。在这里,女人像牲口一样廉价,甚至比牲口更一文不值,她们仅仅是男人性欲的对象,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华莉丝4岁时,她父亲的一个朋友刚好登门拜访,看到华莉丝独自在家,顿时心生歹意,强奸了这个尚在懵懂的女童。悲剧发生后,父亲没有责怪他的朋友,反而将怒火发泄在华莉丝头上。在索马里牧民的信仰里,认为女人两腿之间有肮脏的、使男人堕落的东西,所以必须在孩提时代就要进行割礼,华莉丝没有受过割礼,所以才像妓女一样诱惑了男人,从而给家族带来了灾祸。华莉丝的父亲责怪华莉丝咎由自取。因为曾经被强奸,华莉丝饱受周遭的白眼,人们将她视为淫荡、邪恶的相争。
5岁时,华莉丝在父亲的强迫下,被母亲抱到一片荒野进行了割礼。所谓割礼,就是在没有消毒和麻醉的情况下,硬生生切除包括阴蒂、大阴唇、小阴唇在内的女性外生殖器。当手术完成后,割礼师母亲用刺槐的针状物缝合她的伤口,只留下一个火柴棍大小的小口,用来排泄尿液与经血。这个人工洞口愈小,女孩的价值就愈高。在落后的索马里,对女性实施割礼,目的是为了保住女性所谓的贞洁。在这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女性的性权力只属于男人而不属于自己。新婚之夜,新郎可以通过观察新娘的外阴判断她是否是处女。如果是处女,新郎便用刀割开新娘被缝合的伤口,与之行房,新娘的伤口在性交中被撕裂,之后愈合,之后再度撕裂,再度愈合,女人的生命就是在这样的撕裂和愈合中不断往复。受过割礼的女人,终身成为“无性者”。她们用累累的伤口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证明自己并没有别其他男人玷污过,但是她却永远无法从此获得快感,愉悦只属于男人。
《沙漠之花》中
行割礼的刀具
一位作家曾经对割礼这项野蛮的礼仪进行过痛切的描述:“割礼是由女童的母亲及女性亲戚操刀,而且父亲必须站在门外象征性地守护这项工作的进行。女童坐在一张几乎不曾清洁过的椅子上,有多位妇女按住她。接着一位老妇将她的双腿打开,用针刺将她的生殖器固定住。然后用厨房里的菜刀将女孩的外生殖器全部切掉,期间会有一名妇人不断地擦掉血液,女童的母亲用手指伸进女孩的体内将组织整个挖出来,直到清除血肉见到骨头为止,一点多余的部分都不能留下。此时,残酷的第二重头戏才正式开始。女孩遭此暴力,已经历过多次昏厥,这些妇女便用药粉使其不断恢复知觉。为防止女童因为无法再承受剧痛咬舌自尽,整个割礼过程中,会有一名妇人仔细观察女童的嘴巴,在她伸出的舌头上撒上辣椒,让它立刻缩回嘴里。”
残忍至此,很多女童半路便已死去。华莉丝被施行割礼后,昏迷了两天两夜。两天后的深夜,她从巨大的恐惧中醒过来,对母亲说:“妈妈,我的下面在流血。”而母亲只能说,睡吧,睡吧。年幼的华莉丝试图回到遭受割礼的地点,寻找被割掉的身体,可是,它们早已不知所终。
《沙漠之花》中,12岁的华莉丝被父亲以五头骆驼的代价嫁给60岁的老翁
婚姻和爱情,是女人最美好的憧憬。可是对华莉丝来说,这些更是遥不可及的虚幻之物。12岁时,为了5头骆驼,华莉丝被父亲嫁给60岁的老翁。她不愿意就此度过一生,决定逃跑。赤着脚逃婚的华莉丝准备去找远在这个国家另一端的外婆,当年她的母亲逃婚嫁给了游牧部落,可是,她却还是不能逃脱邪恶的命运。华莉丝穿越了整个沙漠,经历了迷路、干渴,她在阳光的曝晒下跋涉,一次次昏厥,有一次,差点成了狮子口中的食物。
真实的
华莉丝
《沙漠之花》中,华莉丝为逃婚穿越了整个沙漠
18岁的华莉丝,在外婆的安排下跟随出任索马里驻英国大使的姨父一家来到伦敦。她不会说英语,离乡背井,寄人篱下,在姨父姨妈家里做佣人。
《沙漠之花》中,在伦敦做佣人的华莉丝渴望外面的世界
未曾想,索马里发生政变,姨父一家赶回故乡,她不愿再度返回那片令她绝望的土地,只好流落街头。六年的流浪生活之后,她遇到了好心的玛丽莲
(莎莉·霍金斯饰)
,被其收留。
《沙漠之花》中华莉丝在麦当劳做清洁工
玛丽莲又介绍华莉丝去麦当劳餐厅打工。恰是在这里,她遇到改变她命运的英国著名摄影师唐纳森
(蒂莫西·斯波饰)
。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超级名模。华莉丝还出演了007系列电影《黎明杀机》
(The Living Daylights )
,跻身一线明星之列。为了记录她的模特生涯,英国BBC特别为她制作了纪录片《改变命运之日:游牧者在纽约》
(The Day That Changed My Life:A Nomad in New York)
,节目组的摄制人员说:“从沙漠女孩到大都会的超模,你无法想象她的承受力有多强!她在逃婚的时候甚至遇到过狮子,但她就这样走了过来。”不仅凭借独特的美貌,更凭借超凡的毅力,华莉丝很快成为了白人世界里炙手可热的“黑珍珠”。
1987年的007电影《黎明杀机》
难得的是,从苦难中逃离的华莉丝,没有沉醉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刚过而立之年的她坚决地将自己的故事讲出来,期望以自己的经历唤醒更多的世人,以解救那些被欺凌的女童脱离割礼的苦海。此后,她放弃如日方中的事业,全身心投入反割礼运动,成立慈善团体,为同胞筹款建学校建医院。她还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传记《沙漠之花》,讲述割礼给女性带来的身心之痛,唤起世界关注索马里女童的苦难。三十八岁时,华莉丝成为联合国大使,投身世界反割礼运动。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中,华莉丝说:“在我国有句成语:排在最后的跟最前的走得一样快,而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事,却影响了我们所有人。当我还是孩子时,我说,我不想做一个女人,为什么做女人会经受如此的痛苦,会如此伤心,现在,我已长大成人,我很荣幸能成为一个女人,我致力于改变这些对我们的割礼,对一个女人的命运来说非常重要。”
《沙漠之花》中
的华莉丝
《沙漠之花》在全世界发行1100万册。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文明世界的人们知道了在世界上还有一个如此落后、如此闭塞的地方,等待善良的人们的帮助和解救。华莉丝是不幸而又万幸的,她遭遇了割礼却在自己意志的掌控下逃出了魔地,而她的两个姐姐,一个因割礼感染败血症而死,一个因割礼分娩而死。
事实上,华莉丝的遭遇不是只有在索马里才会发生,在世界上四十多个国家这样的仪式时时都在进行,世界上每天仍然有6000名左右女童在遭受残忍的“割礼”,华莉丝·迪里的经历引起了著名电影投资人雪瑞·霍尔曼的关注,她自愿担任导演,将这个夹杂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浮华与古老落后的宗教观念之间的现代童话搬上大银幕。
真实生活中的华莉丝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世界超模莉亚·科贝德出演华莉丝·迪里。作为一名模特,莉亚·科贝德的表演略嫌生硬。在世界电影史上,《沙漠之花》并不是一部出色的电影,但是它的重要性却不容置疑。
《沙漠之花》中的华莉丝
影片中华莉丝双脚的特写镜头令人难忘。正是这双脚,横穿了整个沙漠,它们在被烈日烧灼得如顽石般尖锐的地面奔跑,鲜血淋漓,满是老茧和伤痕。正是这双脚,走出了遍布愚昧和战火的国度。历史上,索马里以盛产香料闻名,由于有着非洲最长的海岸线,曾是各国货轮出入苏伊士运河的必经海路。然而,20世纪以来,索马里开始了连年不断的内战,本就不发达的国家,在战争中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全部崩溃,当地人不得不以海盗为业。华莉丝正是凭借这样一双赤脚,从这样一个国家“走”到了欧洲的心脏——伦敦,从牧羊女成长为世界瞩目的超级模特,从不为人知的世界尽头走到了世界舞台光影琳琅的最中心。
真实生活中的华莉丝成为香奈尔的广告模特
英国诗人查尔斯·金斯莱有一句名言:永远没有什么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这是华莉丝的写照。在姨父姨妈家里做佣人的时候,华莉丝躲在客厅的门下偷听BBC电视的声音,她不会英语,半是猜测半是揣度地学会了一句英文“Today is your lucky day”(今天是你的幸运日),她用这句生硬的英文祝福朋友,祝福自己,纵使卑微如蝼蚁,也不放弃快乐的权力、生存的希望。她在炙手可热、星途坦荡的时候,说出的秘密震惊世界。在这个被道破的秘密里,她放下的是屈辱,拾起的是尊严,抛弃的是愚昧,得到的是慈悲。恰如她的名字一样,她是在沙漠中恣肆盛开的鲜花,璀璨,绚丽,永不低头,永不枯萎。
李舫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高级记者,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博士。
【国家人文历史】系头条号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