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和大家聊了聊行业口径怎么定义。和几位朋友互动了一下,看来大家对于指标定义还是有很有感触。在这借用和这篇文章来聊聊我对数据指标定义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个公司数据指标体系好坏,直接决定数据应用的好坏!”
先请各位看官一起思考下面这些问题:
-
什么是数据指标?
-
数据指标价值是什么?
-
数据指标谁来运营?
-
谁在用数据指标?
-
好数据指标的特征有哪些?
先思考这几个叫问题呗。
数据指标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对已记录历史信息进行处理,转化成为数字。根据特定商业目的:对相关数字按一定的业务逻辑,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后,成为描述、衡量、分析、预测业务结果的工具。
这个定义是我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总结。
1、数据指标核心是服务商业的。
例如:让你很清楚公司的经营状况。通过本月累计销额指标你可以知道你的业务进度是否达到目标;通过销售额占比数据指标的分析你可以很清楚知道与同行比你处于什么水平。
2、数据指标的统计是有逻辑的。
你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指标,用来衡量什么,通过这个指标的变化你可以反映出业务背后有什么变化。例如:客单价,衡量的是用户购买情况;客单价变化可以反映用户在你这购买意愿的变化。
3、数据指标需要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
其实整个数据指标是作为大数据平台处理数据的指导。我们说ETL的开发,数据计算能力、存储的要求,就是围绕指标与对指标拆分、关联的维度来决策的。
数据指标的价值,核心一点是:数据指标是服务商业的。通过使用数据指标,对数据进行分析,更清楚了解自己企业经营状况,可以更快,更好的做出各种决策,从而让企业的决策风险降低,更容易把握市场机会,提升商业目标,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工具”。
既然是工具,就没有好坏,就看你能不能用好,适合不适合你用。
一般来说,数据指标是由业务团队来定义,然后技术团队/数据团队负责实现。业务看的数据指标一般是以报表,仪表盘,图表等为载体。
为什么数据指标是需要运营呢?运营就意味着数据指标的定义不是一直不变的,因为是服务商业的,商业一定是不断变化中的。大公司都会有数据指标生命周期管理的机制,也就是会有一套元数据管理工具。但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有一份excel能清晰记录最好的数据指标大家随时可以查就不错了。
数据指标的用户应该是公司的各个角色。不同角色关注的指标内容不一样。
如果从我们数据应用角度来看,数据指标是后续数据报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用到最基础的原材料,如果原材料不好,后面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不管用多么先进的方法都是白搭。
“如果连数据指标都统计不对,后面都是在做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