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夏能源网
碳中和第一财经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海报|亚冬会上的“山西能量包”,Buff叠满! ·  昨天  
林小奇笔记  ·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先信了 ·  2 天前  
HQ老乡俱乐部  ·  人均花费1118.54元!春节期间山西各地文 ... ·  2 天前  
HQ老乡俱乐部  ·  人均花费1118.54元!春节期间山西各地文 ... ·  2 天前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海报|2024年山西经济“成绩单”公布 ·  2 天前  
Hi 山西  ·  降雪!降温!山西连发两条预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夏能源网

光伏寒冬向行业深度延伸,胶膜之王也“瑟瑟发抖”了

华夏能源网  · 公众号  ·  · 2024-12-30 19:18

正文

作者 | 韩成功

编辑 | 杨亦
没有一家光伏企业能置身寒冬之外。一向被认为受冲击较小、“日子相对好过”的光伏胶膜龙头,也渐感压力。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获悉,福斯特日前公告,拟将“越南年产2.5亿平米高效电池封装胶膜项目”建设期延长至2025年12月。

这不是福斯特第一次将项目投产延期了。今年上半年,福斯特在4月发布的公告中称,计划调整杭州基地募投项目“年产2.5亿平方米高效电池封装胶膜项目”的投产节奏,将剩余的产能延期至2025年底投产。

胶膜大规模应用在光伏组件的封装环节,属光伏辅产业链,企业生存状况直接与行业景气度绑定。在行业上行期,受益于组件企业的旺盛需求,胶膜企业大量扩产。但今年以来, 随着光伏行业步入低谷期,光伏组件开工率走低、需求减弱,光伏胶膜也受到冲击。

作为光伏胶膜的“绝对”龙头,福斯特的日子一直过得较好( 在我们此前文章 《3年股价下跌90%!光伏辅材二线企业“夹缝”中求生》 中有翔实数据印证 )。即使其他胶膜企业陷入亏损,福斯特仍持续盈利,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超过了12亿元。

但不可否认,行业寒冬迟迟不结束,这个“胶膜之王”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寒冬中“一枝独秀”

福斯特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光伏胶膜、光伏背板、电子材料等。其中,光伏胶膜占其主营业务的比重高达91.78%。2008年时,福斯特就已跻身世界EVA胶膜供应商前三强。

2014年,福斯特胶膜产品全球占比超过50%,开始成为行业“霸主”。也是在这一年,福斯特在上交所上市。

此后,福斯特一直稳坐行业龙头地位。即使遭遇从2023年开始的这场行业寒冬,福斯特依然交出了亮眼的业绩。

2024年的前三季度,光伏行业可谓“哀鸿遍野”,产业链各环节都处在亏损之中。亏损排名第一的隆基绿能(SH:601012),狠狠亏了65.05亿元。亏损排名第二的TCL中环(SZ:00219),亏损60.61亿元。

光伏胶膜企业,营收和利润规模无法与光伏龙头们相较,但也普遍处于亏损之中。

行业排名第二的海优新材(SH:688680)亏损最为严重,前三季度亏损了2.49亿元,同比下降230.07%。此外,明冠新材(SH:688560)亏损0.14亿元,赛伍技术(SH:603212)亏损0.96亿元,天洋新材(SH:603330)亏损0.29亿元。

胶膜头部企业中,只有鹿山新材(SH:603051)和江苏斯威克实现了盈利。鹿山新材实现净利润0.31亿元。斯威克净利润达到了4亿元。

在同行“衬托”下,福斯特是名副其实的辅材行业“优等生”。

福斯特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1.7亿元,归母净利润12.6亿元。虽然同比都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已属不错。营收同比下降8.9%,净利润同比下降12.1%。

福斯特能在行业下行期撑得住,主要 缘于其规模优势和较高的产能利用率。

福斯特的市占率长期保持在50%,堪称行业绝对霸主。其2024半年报披露,光伏组件出货前十的企业均为其客户。东吴证券此前预计,2024年福斯特的光伏胶膜出货将达到26亿平方米至2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0%至30%。

较高的市占率令其在业内有较强的话语权,与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更足。

此外, 福斯特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产能利用率。 接近胶膜企业的人士预计,今年12月,福斯特开工率大概80%—85%,而其他家胶膜企业开工率在50%左右。

压力来自三方面

实际上,胶膜企业向来就是在上游原材料厂和下游组件厂之间的“夹缝”中生存。

胶膜产线初始投资成本低,资金和技术的进入壁垒都不高。无论是面对上游原材料厂商,还是面对下游组件厂商,胶膜企业都缺乏议价能力。

而现在,叠加行业的产能过剩、激烈的价格战,即使如福斯特这样的“优等生”也感觉到了组件环节传导而来的压力。

首先是回款账期风险在增长。 福斯特的回款周期正在变长,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今年一直在约80天左右,而去年底这一数字为68.45天。2022年底时,福斯特的应收账款为37亿元。2023年底,应收账款增长至48亿元。今年三季度显示,福斯特应收账款规模仍处于高位,为41亿元。

福斯特的利润空间也已经受到挤压。 虽然胶膜行业的毛利率不算高,但此前福斯特的毛利率一直能保持在20%以上,2020年达到了28.36%,但近几年却降到了15%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2022年开始,光伏胶膜的主要原材料EVA粒子的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带动光伏胶膜的成本和售价都在下降。但去年至今,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越来越严重,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导致胶膜价格下降幅度大于成本下降幅度,毛利率因此下跌。

另外,福斯特一度被指“通过主动降价来维持市占率”,然后再通过规模效应保证自己的盈利。这种竞争策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行业还未到见底时刻,这样的低价策略还能持续多久?

福斯特的高开工率策略也面临压力。

今年4月,福斯特拟将杭州项目延期时,就在公告中写明“保障各个基地合理的产能利用率水平,避免造成新增产能闲置”。

而越南项目原计划本月投产,到了拟投产之时才宣布延期,或也是为保障产能利用率而采取的无奈之举。

实际上,胶膜行业的产能集中度很高,并且过剩问题严重。华夏光伏曾粗略测算过,2025年全球光伏胶膜需求量大概只有60亿平方米左右,而福斯特、海优新材、斯威克三家头部企业年底的产能预计已经有48亿平方米。

近期产线停产、在建项目延期的胶膜企业也不只有福斯特。

11月,胶膜厂商福莱蒽特(SH:605566)宣布拟对控股孙公司杭州福莱蒽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实行停产歇业。12月24日,鹿山新材公告称,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扩产项目”延期至2026年完成。

只不过,作为胶膜“一哥”,福斯特的处境变化有着更多象征意义。

出海即出路

为度过行业周期,胶膜环节企业都在试图寻找新的“出路”。

从本次拟延期的越南项目中可见一斑。这一项目最初源自2022年的募资。当时,福斯特发行可转债募集到30.3亿元,计划投建8个项目,其中并无海外产能。但进入2023年,光伏行业形势出现变化,福斯特经过两次调整, 将原计划在广东江门投建的部分胶膜项目,调整到越南和泰国。

关于调整原因,福斯特称,主要系国内组件产能扩产放缓,而海外光伏组件产能扩张加速,导致公司海外胶膜产能出现明显缺口。

对于胶膜企业来说,国内市场格局已定,海外势必成下一步竞争重点。福斯特是光伏胶膜行业内率先在海外布局产能的企业,早在2018年,其泰国工厂就已投入使用,而今又有越南项目和泰国二期项目,其在东南亚产能规模上已具优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