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谷雨计划-腾讯新闻
支持非虚构作品创作与传播,致力于耕耘中国故事,分享对现实的理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谷雨计划-腾讯新闻

幸运的姥姥之不幸人生丨谷雨故事

谷雨计划-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03 1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与 姥姥早年间合影。


“她幼年丧母,四五岁便离家给地主养鸡放牛……”本文讲述的是作者姥姥一生:从小离开父母,靠打零工养活自己。解放后跟随爱人来到湖北黄土陵上一个偏僻的村庄。经历丈夫离世,带孩子改嫁,总算过上了安稳的日子。然而到了晚年,生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如意,但是姥姥却凭着坚强的意志,度过了最后的人生。


幸运的姥姥之不幸人生




五年前的一天,表弟打来电话说,姥姥在上午十点左右“终于”平静地走了。当时,姥姥已昏迷好几天,吃不下东西。


从姨妈那如泣如诉的哭声中,我知道她哭的不仅是自己永远地失去了母亲,更是替姥姥哭诉她一生所受的苦和难,以求苍天大地能好好接纳姥姥那受尽磨难的躯体和灵魂。


少年求生苦度日


姥姥姓冼,名少群,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生于广东省德庆县一个叫红树岭的地方。据姥姥讲,她幼年丧母,四五岁便离家给地主养鸡放牛。那时小也不怎么懂事,老往家里跑,每次跑回去却要挨爹和哥哥打,因为家里没钱没地没饭吃。家里人怕她老往回跑,会在夜里把她送到更远的地主家做工。好让她记不清楚回家的路,也好有碗饭吃。


在她八九岁时,有次因为嘴馋,偷拿了地主家几个零钱买油条,被地主发现后,揍了一顿赶出来了。她凭着极浅的记忆,迷迷糊糊地一路打听回到家,却只见嫂子一人在家。嫂子见她又跑了回来,面无表情地说:“你爹去年不在了,你哥在外面做工,我们也养活不了你,你吃点饭明天一早就走吧,去城里找你哥,让他给你在城里找个事做。”


快到县城时,姥姥在一家小店问路,店主见她那么小又是一个人,于是给她介绍了个人,让他帮找去城里人家做事。


那人很快帮姥姥找了一个小工厂主家,给他家看护孩子。虽说管吃管住,但工钱少得可怜,大部分钱让那个介绍人拿走了。


一个十岁不懂事的黄毛丫头,日夜照顾一个半岁的婴儿,其中的苦累可想而知。咬着牙在那干了不到一年,姥姥实在受不了主人家的打骂,就在一个深夜偷偷从城东跑到了城西,找了一户人家帮厨。 然而小县城也就巴掌大的地方,没过几天,小工厂主竟很快找到新主人家,当着众人面把姥姥打骂羞辱了一番。


后来,姥姥为了能找到哥哥,又换了几户人家,却都没有打听到一点消息。她因此近十年没回家,一直在县城漂泊打零工。

▲作者姥姥。当时在病痛之中,脸上几乎没有一丝笑容。


它乡生活半世纪


几年后,广东解放了。


姥姥从资本家的工厂里获得了解放,在县城成了一名正式的食品厂工人。后来,又经组织介绍认识了被国民党军队拉壮丁,后随起义投诚加入解放军南下的姥爷。两人不久便成婚,过了两年平静安定的日子,生下姨妈和我妈妈。


期间,姥姥回了一趟她老家的村庄。新社会里,她见哥哥嫂嫂也都还过得去,就放心了。


转眼到了五十年代中期,姥爷因为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姥姥就跟着姥爷放弃了城里不错的工作,一起回到了鄂西北黄土陵上一个偏僻的村庄。这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从此姥姥再没回过家乡。


在我们几个外孙十来岁时,姥姥常跟我们念叨:“要是能再回广东一趟,看他们一眼该多好啊,也让他们放心我现在还是好好的。” 这也是我们晚辈心中一个永远的痛——自从自己离家在外谋生后,才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做故土难离。

姥姥来到湖北后,一直跟着姥爷在家务农。


广东和湖北的庄稼活有很大不同,姥姥原本也没干过什么农活,一切都得从头来。她个头小,很多重活干不了。别人一天能干完,她就分两天干。但她从不埋怨,勤劳顽强地适应着异乡的生活。


谁知天意弄人,没过几年姥爷竟染病而去,扔下一个身在异乡的妻子和两个不过十岁的女儿。虽说有婆家人的帮衬,但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还是生活的极其艰难。


几年后,姥姥在婆家人的撮合下,跟一个从河南来湖北谋生的单身手艺人组成了新家庭。因为都是苦命人,姥姥和新的丈夫也算是是同病相怜,两个人风风雨雨几十年,相濡以沫,最终相伴白头到老。

▲作者和弟弟与姥姥姥爷唯一的合影。


晚年幸有骨肉亲


然而,当姥姥姥爷两个人好不容易将两个女儿养大成人,操持着她们结了婚成了家,该享享清福的时候,他们的小女儿——我的妈妈却因产后抑郁和家庭纠纷一时想不开,先他们而去。


我的姨妈是个极淳孝的人,就把他们老两口接到了身边一起生活。那时,姥姥和姥爷身体还很硬朗,她们一个主内,把姨妈家里操持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一个主外,把所有田地侍候的整整齐齐妥妥当当。


其实,自打我懂事起,一直觉得姥姥姥爷在农村老人中算是挺有福气的一对。虽说那时已只有姨妈一个女儿,但比起儿女成行子孙满堂,却又老无所依的老人来说,一点也不差。


俗话说养儿防老,这在农村更是至理。然目之所及又有几个农村老人能老有所养安享晚年?且不说被儿女像皮球一样推来挡去,连个安定住所都没;就是那些有退休金的老人,不也时常曝出因独居人死几天才被发现?就算有颗孝心想给老人养老尽孝,但又有几个儿媳能跟公婆合得来?到最后,还不是老人自己另起炉灶打发残生?


每每想到这,我都禁不住为姥姥感到庆幸。虽说老人没有儿子,可到底还算是有个可靠的依靠。


可好光景没几年,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我的姨父——一个小农经济的翘楚,却因不懂市场竞争以致投资不慎,外债高筑。 那时,姥姥正在病痛和窘迫的处境中,连买止痛药的几块钱也拿不出。为了给本来就雪上加霜的姨妈减少负 担,姥姥竟偷喝大半瓶农药,想一了百了。 幸亏姨妈发现的早,要不然——后果真不敢想象! 为了减少痛苦,姥姥听了同村 邻居传的福音信起了基督。从此,天天坚持早起跪拜祷告。那时姨妈家拿不出几块钱来给姥姥买一本《圣经》,就只能让表弟表妹给她用笔抄下来,再教她一字一句地去读和背。


▲姨夫和姨妈。当年投资失败亏空极大,最后还是给了姥姥姥爷一个安稳的晚年。


慢慢地,我和表弟表妹几个长大成人,姨妈家的境况也渐渐好转起来。但这时,姥爷却又突然撒手而去。此时的姥姥,身体也是每况愈下。


这是我的姥姥,一个远离故土、幼年丧母、中年丧夫、老年丧女的中国女人的一生。姥姥“终于”走完了她那平凡而又坎坷的一生。此后,再听不到她南腔北调似的唠叨,见不到她颤微微弱小而坚韧的身影。


投稿 给“谷雨故事”, 请发送文章至 [email protected]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往期内容:

仿真枪 | 分享会 | 和唱 | 米兰往事 | 罗布泊

遗物 | 对看 | 陆元敏 | 远征军 | 小卖店 | 南瓜花

九国监狱 | 红卫兵 | 关军 | 冲天 | 老北京 | 矿工

挖冬笋 | 海上火焰 | 赵涵漠 | 空巢老人 | 赶海人

父母爱情 | 野味 | 同母亲志 | 工人大学 | 祭祖 | 剪辑

潘庄 | 换肝 | 跨性别者 | 江阴弃女 | 太平洋大劫杀

工人大学 | 细菌战 | 王久良 | 南香红 | 韩磊 | 莫毅

同志 | 泰国妻子 | 越南新娘 | 人民广场 | 草根网红

高三 | 冷血 | 抑郁症 | 古村 | 厂区生活 | 后海八爷

三峡 | 缅甸 | 白银 | 丰都 | 唐山 | 汶川 | 黄土高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