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公告称,公司将以自有资金9亿元增资全资子公司荆门格林美,进一步拓展其现有业务。财务数据显示,荆门格林美2016和2017年1-3月分别实现营收50.26亿元、13.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1.34亿元。
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格林美再下一城。
格林美
8月2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将以自有资金9亿元对全资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荆门格林美”)增资,进一步拓展其现有业务。
据了解,荆门格林美主营业务以动力电池回收与原料循环再造为主。财务数据显示,荆门格林美2016和2017年1-3月分别实现营收50.26亿元、13.3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1.34亿元。
格林美表示,本次对荆门格林美增资,有利于满足荆门格林美发展所需要的流动资金需求,提升公司在循环经济及新能源材料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盈利能力。
在第十届高工锂电产业高峰论坛上,
格林美副总经理张宇平博士
表示,作为新能源的动力,未来钴金属的增长需求主要来源于新能源汽车。预计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能将达200万辆,新增钴需求将达2万吨。
在张宇平博士看来,随着未来三元动力电池的扩产,钴金属的来源将主要来自回收领域。这也是格林美未来的机遇与前景所在。
凭借着对动力电池回收的市场研判,今年1月,格林美拟募资29.51亿元,加码动力电池的绿色拆解及循环再造项目,项目由荆门格林美实施完成。
其中,绿色拆解循环再造车用动力电池包项目总投资4.98亿元,项目建设期3年,将在荆门建设年产50000组车用和50000组梯次利用动力电池PACK生产线。
循环再造动力三元材料用前驱体原料项目总投资16.16亿元,项目建设期3年,将建设动力电池用NCM和NCA前驱体材料基地,建成年循环再造60000吨动力三元材料用前驱体原料(50000吨NCM和10000吨NCA)生产线。
循环再造动力电池用三元材料项目总投资6.18亿元,项目建设期3年,将建设年生产2万吨车用镍钴锰酸锂和1万吨镍钴铝酸锂三元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线,建成三元动力电池材料生产体系。
对于未来的战略布局,张宇平博士向高工锂电表示,公司将在原有的电池回收体系基础上,重点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通过自建渠道、与电池生产商合作和汽车制造商合作等方式,探讨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联动的新型的动力电池回收商业模式。
近年来,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问鼎全球,而3—5年之后将面临严峻的现实——大量动力锂电池的退役。
因此来自业内的分析认为,从废旧动力锂电池中回收钴、镍、锰、锂、铁和铝等金属所创造的回收市场规模在2018年将超过53亿元,2020年将超过100亿元。
与此同时,国标委相继公布了《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和《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等四项新国标。这意味着将进一步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的规范发展。
↙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