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载驰》的创作背景及主旨
公元前669年,卫惠公去世,其子公子赤继位,是为卫懿公。
卫懿公荒淫无道,他有个特别爱好:喜欢养鹤。他按品质、体姿将鹤封为不同官阶,享受相应俸禄。卫懿公出游,这些鹤也分班侍从,号曰“鹤将军”,各依品第,乘载于大夫才能乘坐的华丽轩车中,国人对此怨声载道。
公元前660年,赤狄虎视眈眈,挥兵南下,进攻邢国。邢国不敌,齐桓公率领曹宋联军,救邢。狄人见齐桓公领兵打来,这年十二月,狄人转头又进攻卫国。
将士禀报狄人打来了,卫懿公命令去街头招兵,结果人们全部四散而逃,躲到了林野之中,于是只抓了100号人,问他们原因。
众人:君用一物,可以御敌,安用我等?
懿公:何物?
众人:鹤!
懿公:鹤怎么能打仗呢?
众人:既然鹤不能打仗,是无用之物,君王为什么要养它?人民有用,你不管不顾,如今还想让我们替你御敌?
懿公:寡人知错,愿散鹤以从民,可乎?
旁边的大臣:君王你现在才悔悟,怕是已经晚了。
旁边的大臣去街上散布懿公悔过的消息,百姓才稍稍有所聚集。为了能使百姓齐心协力御敌,卫懿公亲自驾上战车与狄人交战。
但国家已经腐败太久了,根本不是狄人的对手,卫懿公在战争中惨死,被狄人挖去了内脏。
卫懿公死后,卫人向来憎恨公子朔(卫惠公)一族,将其后人斩尽杀绝。他们立太子伋的三弟卫昭伯之子——公子申为君,即卫戴公。
卫戴公领着卫国遗民700多人,又带着附庸国共国、藤国的人民约5000人,逃到了漕邑,在此搭建草庐,暂时居住。
可惜的是,卫戴公早已身患重病,加之逃难、操劳、忧心,继位才一个月,就病逝了。
宋国、许国这两个联姻国,也接到了卫侯去世的消息,纷纷派大臣前来吊唁。
许穆夫人听闻宗国遭狄人攻灭,哥哥卫戴公病逝于漕的消息,请求许穆公发兵救援。奈何许国国小力微,许穆公怕引火烧身,不敢出兵。
许穆夫人不甘袖手旁观,经过反复考虑,她决定亲自赶赴漕邑吊唁,并设法救援。
先王有制:
父母在时,女子可以归宁;父母去世,女子想要回娘家探望,只能派大夫代办,而不能亲自前往,即便是吊唁也不行。
此时许穆夫人的父母皆已亡故,按制不能回国,但心之所向,终究是拦不住的。许穆夫人驾着马车,一路飞奔卫国,许国大夫的吊唁队伍,也驾着马车,在后面紧追而来。
她不顾礼法一心要回卫国亲自救援,这种行为势必遭到许国大夫的阻拦。许穆夫人赋诗《载驰》,以明心志。
《毛诗序》:《载驰》,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国人分散,露于漕邑,许穆夫人闵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赋是诗也。
以上,便是《载驰》发生的背景。
二、《载驰》的详细解读
鄘风·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穉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
载:动词前缀,表示动作的交替或同时进行。
驰、驱:走马谓之驰,策马谓之驱。
许穆夫人赶着马车一路奔驰,回到卫国去吊唁卫侯(懿公、戴公)。
驱马悠悠,言至于漕。
悠悠:形容道路悠远。
漕:卫国邑名。
赶着马车,跑了很久,终于到达了漕邑。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跋涉:登山涉水,这里指许国大夫相追。
许国大夫在后面追赶,试图阻拦我的行程,令我忧心不已。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旋反:回归。反,同“返”。
视:表示比较。
臧:好,善。
远:迂远,不切近事情。
即便你们不赞成我来,我也不能返回。看你们也没什么好办法,我忧国的心情更加迫切。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济:渡水。
閟(bì):同“闭”,停止。
即便你们不赞成我来,我也不能渡河返回。看你们也没什么好办法,我忧国的心情不能停止。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
阿丘:一边偏高的山丘。
蝱(méng):贝母草。采蝱治病,喻设法救国。
登上那高高的山冈,采摘贝母治疗我的忧郁。
实际是说,许穆夫人独自思考、在忧思中寻求突破,寻找救国的方法。
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行:指道理、准则。
女子虽然多愁善感,容易情绪化,但是我的想法,每个都有它的道理。
许人尤之,众穉且狂。
尤:责怪。
众:通“终”,既的意思。
穉(zhì):同“稚”,训为“骄”。
许国的大夫责怪我,他们实在是自大又幼稚。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
芃(péng):草茂盛貌。
控:往告,赴告。
因:亲也,依靠。
极:至,指来援者的到达。
我坐着马车,奔行在田陇之上,两旁的麦子非常茂盛。奔赴齐国陈诉艰难,哪些国家是可以依靠的?哪些国家是会派人到卫国帮我们的?
此处茂盛的麦子,象征诗人内心的愁绪。恰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样,是无尽的。
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许国的大夫们呀,你们不要责怪我。你们就算有一百种办法,也不如我亲自回来这一趟。
此时他的哥哥卫文公,也从齐国回到了卫国。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队伍,也已到达。
三、许穆夫人的智慧与坚毅
许穆夫人,因为嫁给了许国的许穆公,所以称为许穆夫人,
是公子顽和宣姜的小女儿。
当年,许国和齐国慕名向她求婚时,她是想嫁给齐国的,因为齐国强大且离卫国近,有事情可以及时赶回来。
《列女传·仁智篇》: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惟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
但是卫懿公不听,还是把她嫁到了许国。卫懿公和公子顽(卫昭伯)属于卫国不同的政治势力,这是卫懿公没把许穆夫人嫁到齐国大国的根本原因。
十余年后,卫国被赤狄所灭,在奔赴卫国的途中,她考虑地非常清楚:只有求助于齐国,由齐国带领,其他诸侯国才愿意施以援手(控于大邦,谁因谁极?)。没有齐国发话,其他诸侯只会观望,包括本就联姻的许国、宋国也不敢擅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