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发布图书馆信息,提供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13岁小姑娘差点转走父母59万,竟是因为…… ... ·  6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刚刚,利好传来!事关AI→ ·  昨天  
巴比特资讯  ·  第一批DeepSeek开发者,已经开始逃离了 ·  2 天前  
新疆生态环境  ·  关于调整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的公告 ·  3 天前  
新疆生态环境  ·  关于调整区域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的公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京师珍藏 | 北师大图书馆近年采进清末中小学美术教育读物十三种叙录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 公众号  ·  · 2024-10-18 10:25

正文








北师大图书馆近年采进清末中小学美术教育读物

十三种叙录


京师珍藏 · 第36期





基础教育教材为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最为重要的特色收藏,上世纪30年代,图书馆即确定“对三十年来所出之各种教科书为整个之采访” (何日章《北平师范大学圕工作报告及近四年的统计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6年第12卷第3期) 。近年来,图书馆又通过各种渠道对此部分馆藏进行补充,所获甚夥。其中美术教材占比尤重,且多为《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总目》未著录之稀见品种。兹选取南洋官书局、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昌明公司等机构出版之清末美术教材共计十三种,予以介绍。






1

初等小学图画教授书


(清)学部编译图书局编纂,清宣统三年(1911)两江南洋官书局石印本。线装3册。有图。外封面题“初等小学堂图画教科书”,扉页题“学部编纂初等小学图画教科书”。版权页贴有 “学部图书局允许印行”的红色印花票,并钤“南洋官书局发行”环形章。

按:此为《初等小学图画教科书》(《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总目》著录上海辞书出版社藏1-3册)之配套教师教授用书,全3册。据书前《凡例》称:“《奏改小学章程》‘图画’属‘随意科’,于第二年酌量加入,故本书按三年程度分为三册,每一册四十课,每一星期教授一课,可供初等小学三学年之用。”此书初版为清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学部编译图书局印行,初版本今未见。本馆购藏为两江南洋官书局重印发行本。

书分文字和图画两部分,文字部分即《凡例》,介绍图画科之宗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图画部分使用方法,继而介绍教授方法和绘画的基本知识,最后介绍了授课步骤和授课过程中注意事项。图画部分皆《初等小学图画教科书》之图画,惟画旁有标记:“本书图旁一二三四等字,教授时令学生依次下笔,第三册稍复,惟各部之次序,以一二三四等字记之,而笔画之位置从略以免杂乱。”

据清末《学部官报》1908年第69期《编译书目表六》载录,《初等小学图画教科书》《初等小学图画教授书》编绘者均为刘用烺。刘用烺(1865—1924),字炳堂。顺天永清(今河北永清)人。清末画家,绘画“意境超脱,写实生动,颇具西方油画的神韵”。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设学部图书编译局,严修为学部侍郎,聘请刘用烺任教科书插画。






2

初等小学堂 四年

简易科图画教科书


(清)学部编译图书局编纂,清宣统元年(1909)学部编译图书局石印本。线装4册。有图。外封面题“初等小学堂四年简易科图画教科书”,扉页题“学部第一次编纂初等小学图画教科书”。

按:初等小学堂简易科设于宣统元年,学部根据当时江苏教育总会等方面意见,为加快教育普及,颁布《变通初等小学章程》,分初等小学为三种:五年完全科,四年简易科和三年简易科。初等小学堂四年简易科教材即在此背景下编纂印行。每册40幅图。《简易科图画教科书》内容与同为学部编译图书局编纂的《初等小学图画教科书》多雷同之处,如其第四册图画中,即完全囊括了后者第三册的全部图画内容,且画面画风亦同,疑其编绘者亦为刘用烺。

此书毎册末页均印有《学部允准翻印初等小学教科书教授书章程》,鼓励官书局及各书坊在遵守学部所定章程条件下翻印此书,“凡翻印此项书籍者,于书末一页必须注明学部图书局编纂及翻印处、发行处之名称、地址及翻印之年月、各册之价值。”






3

初等毛笔习画帖


(日本)川端玉章原绘,朱菱溪、胡颐昌译补,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南洋官书局石印本。平装5册。有图。彩色封面。

按:川端玉章(1842-1913),本名泷之助,字子文,晚年号璋翁,日本著名画家,东京美术学校教授。川端玉章编绘过的教科书有《帝国毛笔新画帖》《新撰日本画帖》《习画百题》等。

此画帖“专供小学校生徒之临本”,旨在“期儿童心理之发达。酌量程度、配定秩序、使笔势图形材料等,一适于胜生徒之学习,兼注意保全修身、历史、地理诸学科与图画科之联络,使得诸科相助之益,于陶镕德性之点亦无毫末遗憾。”在内容编排上,“自最要之直线曲线始,然练习过久生徒容有缺乏兴味之虞,故略示规模之后即插入动植物及人物之稍复杂者。其绘料用淡墨,又加入彩色少许。”画帖凡图六十幅,毎册十二幅。第一册画横线、直线、斜线、架、圈线、书籍、茗椀、衣笥、梨子、柚子、梨子与西瓜。第二册画慈姑、萤笼与团扇、竹与月、月与水、松与松球、兔、稻穗与草虫、富士山景、花钗与葫芦、斧与枫、萝卜与茄子、草中促织。第三册画睡猫、猪、柳桥、橘与篮、丝瓜、鱼游于藻、茗壶与茗椀、镜台、书具、墨水瓶与钢笔、鱼、萝卜。第四册画枇杷、榴、葫芦、茄、桃、松与蝉、水车、蚕食桑叶、藕百合、石榴、凤尾蕉、水亭。第五册画芦渚渔舟、莲之叶与实、草虾、木筏、金鱼与石、春田插秧景、百合花、蛤、江天远帆、鱼、月琴与一弦琴、岁蘭与南天竹。






4

高等小学铅笔习画贴


(日本)广田藤治著,丁宝书编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文明书局石印。平装3册。有图。彩色封面。封面题“高等小学堂学生用铅笔习画帖”。

我馆采进第1册。册内有图二十,为花叶、牵牛花、枫叶、杯、扁箱、葉、秋葵、桃子、犬、猪、王瓜及茄子、藕、蛙、石榴、蝴蝶、蟹、芍药、菊、提囊、虞美人。图画页左白边有“乙编一”字样。前有“画帖约恉”和目次表。“约旨”介绍此书续接初等铅笔习画帖,“结构渐形繁复”“编次之恉由易及难”,又云“临本中之图画务选择平易习见之物以为写生之导引,或有杂入东邦品物,……吾国既无其物,于写生上无所取裁,不特徒费临摹,晷刻且失教育之主义,是编一例从删。”

按:此册无版权页,未见著者及出版时间等信息。清末顾燮光的《译书经眼录》卷六著录有“《铅笔习画帖》三册文明书局洋装本。日本广田藤治著,丁宝书编译。”提要云“本书为高等小学之用。故结构渐形繁密,惟所选择者皆平易习见之物以为写生之导,原本杂入东邦品物为吾华所无,且不切实用,故特删之。”据此可判断馆藏本即《译书经眼录卷》著录之本。又据《教科书之发刊概况(1868-1918),文明书局出版《高小铅笔习画帖》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






5

蒙学毛笔习画帖


丁宝书编绘,文明书局石印本。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初版,三十四(1908))年七月十五版。平装改线装3册。有图。彩色封面。封面题“学部审定毛笔习画帖”,第三册末版权页题“蒙学毛笔习画帖”。

按:丁宝书(1866—1936),字云轩。江苏无锡人。光绪十九年(1893)恩科副贡。善画。其花鸟画作,色彩明艳雅逸,神态鲜活生动,笔意凝练,别具一格,有著作《云轩画萃》《题画诗集》等。光绪三十四年(1902),丁宝书和同乡俞复、廉泉等合资创办文明书局,初名“文明编译印书局”,书局创立之初即以《蒙学读本全书》在教科书市场大获成功,后又出版《高等小学教科书》系列、《蒙学科学全书》系列等。

该画帖共三编,每编有图24幅,内容编排由浅至深,先由简单的线条、图形等寥寥几笔开始,逐步进于细节繁富的植物、动物和人物的临摹。作者推崇自然率真之笔,其编首有《毛笔画约指》,云“草虫花鸟,儿童俱有感情,触物涂抹,必准其位置形式反损活泼之天趣。”“裸体之人、两足之牛马、青红杂沓之草木动物,凡不规则之画,最为儿童所深喜。是书默揣幼年志趣,故不列几何画,恐妨其脑力之发达也。”

此毛笔习画帖与作者编绘的铅笔画帖配套,分别为甲乙编,均为清学部审定暂用教科书。学部评价该套画帖:“二书笔势流畅,布局明晰,使初等学生临摹尚无流弊。”

此书版权页载该套画帖另有教员用帖1册,未见。






6

蒙学毛笔新习画帖


丁宝书编绘,文明书局石印本。清光绪三十年(1904)九月初版,三十四年(1908)三月七版。平装改线装5册。有图。彩色封面。封面题“学部审定初等小学堂学生用书 毛笔新习画帖”,第五册末版权页题“蒙学毛笔新习画帖”。

按:画帖含学生用书4册,教员用书1册。学生用书毎册一编,每编二十画。教员用书之图画与学生用书同,但为教授便利,每张图画上对落笔次序进行标记。

此书亦列为清学部审定初等小学暂用书目,学部评此书:“是书与毛笔习画贴同为无锡丁宝书著,笔意相同。惟此书多教员用贴一册,较之毛笔习画贴于教授尤适用也。






7

画学教授规则


丁宝书编绘,文明书局石印本。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初版,三十四年(1908)四月三版。平装改线装1册。有图。封面题:“学部审定画学教授规则”。

按:此书为毛笔画法规则,为初等小学教师用书。全书五章,第一章造画之要素,讲述画之点、线和浓淡之意义;第二章画诀,讲述描画之位置、大小、配合,形状及构造等五方面注意事项;第三章习画法,重点讲述如何练习临画之精密目测,包括如何测㝎大小、广狭、长短、角度、弧线之形状运行、临本与画面之比例、部分相互之关系等;第四章远近法,重点讲述平行透视画法;第五章物体描写上之注意。五章之后附图八十六幅,为之前讲述之指示图。

此书列清学部审定初等小学暂用书目,学部评此书:“通论画法数十条,极为精严,画笔古雅,尤近日画学不可多得之书”。






8

初等小学毛笔画帖


丁宝书编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文明书局石印本。平装改线装4册。有图。封面题:“初等小学毛笔画帖”。彩色封面。

按:第一册为习画入门,画二十二幅,“为第一学年随意画之程序”。第二册到第四册分为一二三编,是课程正式内容,供学生在第二、三、四学年使用,每册画十八幅,又附画二十二幅,备学生练习。图画形象简到繁,由平面到立体,循序渐进。第二至四编前有“凡例”“教授上之注意”“目次”“编中之注意”。“凡例”介绍适用学年、课时安排、内容安排意图等,“教授上之注意”中作者认为习画所当注意者第一位置第二形体第三运笔,并细致叮咛作画通常之顺序。“编中之注意”部分,作者就该编某些特别需要注意之图画给出授课指示。第四编末为官府告示,时任苏松太兵备道袁树勋于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初七日颁示保护文明书局编译各种书籍之版权,禁止改换名目翻印以渔利等。






9

初等小学毛笔画

授法及教案


丁宝书编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文明书局铅字排印本。精装1册。有图。

按:本书供初等小学第二至第四学年毛笔画教授之用,每一学年均包括教授法和教案两部分。此书为作者参考东西洋诸著作编写而成,“其中之学说,半衷诸日本名家,半取诸西洋,间有不易明了之处,辄辅以己意”。教授法部分,每学年的目次大体相同,一般都包括教授之要旨、图画之形式、教授方法、儿童之用具、教室之设备并教授用具、教授上之注意和管理及训练上之注意等几个方面,其具体授课内容及要求依学年而渐有不同。教案部分为教授法之配合,每学年教案十八篇,以线条、各种图形、生活器具、花鸟鱼虫、树木水果等为主题。每篇教案包括教材、准备、注意、应用和实习五项。课程难度逐级深入。

书末为清光绪二十八北洋通商事务直隶总督袁世凯颁布的告示,晓谕相关各方豁免文明书局由沪运京各书的水脚,并请各省保护版权。






10

高等小学铅笔习画帖


(日本)尾竹竹坡,徐永清编,商务印书馆石印本。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二十日初版,三十四年(1908)五月十五日六版。平装8册。有图。彩色封面。封面题:“学部审定高等小学堂用铅笔习画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