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时报
报道多元世界 解读复杂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夜读|学会这三件事,人生更明朗 ·  4 天前  
新华社  ·  “泼天的富贵”,这群人偏不让你拿 ·  5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今晚,讲三个“容”字 ·  5 天前  
央视新闻  ·  这场只有新娘的婚礼,全网祝福! ·  6 天前  
新华社  ·  这就是漳州!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时报

【补壹刀】如果说大和民族有良心的话,那大概是他们

环球时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30 22:58

正文

刀哥曾发过一篇文章,题目为“大和民族仍然是谜一样的存在”。文章中写道:个体而言力量弱小且小心翼翼行事,一旦形成集团便力量强大甚至胆大妄为;在国内生活中彬彬有礼,在曾经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中却极其野蛮。大和民族就是谜一样的存在。


文章把大和民族作为一个整体,试图描述它的民族共性。不得不说,这总是不够准确的。大和民族有1亿多人,不会千人一面。他们中有右翼,也有左翼;有无良者,也不乏有良知者。


今天刀哥就介绍几位大和民族的良心。


日本社会的脊梁


受安倍政权的庇护和鼓舞,日本右翼从潜伏期进入了一个活跃期,APA酒店、森友幼儿园等事件接二连三地暴露出来。村上春树这个时候出版新著《骑士团长杀人事件》,书中正视南京大屠杀,提到日军屠杀了40万中国人,他遭到右翼的口诛笔伐是可想而知的。


为村上的良知和勇气点赞的时候,刀哥脑海里还想起下面这副画面:



这是2015年5月3日日本宪法纪念日当天的横滨,天气已经有点热了。横滨西区临港公园里正在举行规模盛大的守宪集会。在现场3万人的热烈掌声中,这位个头不高、戴着黑边圆框眼镜的瘦削老人激昂陈词,怒斥安倍当年4月在美国国会演讲时拒绝承认日本二战侵略历史,说那是“太过露骨的谎言”。


这位老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虽已80岁高龄,仍然战斗在抗议安倍推动新安保法的第一线。因为愤怒,大江在当天演讲中7次直呼安倍其名,没加日语敬语后缀“SAN”或职务“首相”。


生于1935年的大江被誉为“日本社会的脊梁”。 他10岁时,日本战败投降。美军对日军事占领、日本新宪法实施和民主思想教育等,对大江日后反对侵略战争、关注社会问题及人类命运的思想产生极大影响。1994年获诺奖后,大江拒绝接受日本天皇本人授予的文化勋章,敦促日本勇敢承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罪过。


说到大江的“左”,很多人又会想起曾与他齐名日本战后文坛,但在政治立场上极右的三岛由纪夫。大江与三岛之争,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日本文化界有良知者与右翼斗争的缩影。



三岛由纪夫生于1925年,1944年高中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获得天皇亲手奖赏的一块银表。1946年进入文坛,他在随后二三十年的余生中,“就像精神病一样宣传效忠天皇”,始终保持战争狂热。


大江健三郎曾表示,三岛恨他。在他的小说《十七岁》1961年发表时,三岛曾写信说很喜欢。因为那个故事想象一位右翼学生的生活,三岛大概觉得大江会被国家主义和天皇崇拜拉过去。但事实是,大江一如既往反对右翼和天皇制度。于是失望的三岛寄来另一封信,辱骂大江“丑陋得让他吃惊”。


1970年11月25日,经过周密准备的三岛由纪夫率领另外三人,进入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总监部,将总监绑为人质。三岛在总监部阳台发表演讲,希望自卫队士兵随他政变,推翻否定日本拥有军队的宪法,恢复天皇统治,但未得到响应。随后,三岛退回室内,高喊“天皇万岁”剖腹自杀。


三岛对于右翼和军国主义思想的沉迷,证明学识和文学造诣并不总是与良知和道德成正比。三岛死了,但大江健三郎并未就此摆脱日本右翼的纠缠。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国内掀起新一轮所谓国家主义运动,极右分子企图修改历史教科书,抹除20世纪早期日本在亚洲犯下的暴行,诸如南京大屠杀和冲绳自杀等事件。



用大江自己的话说,右翼势力需要靶子,而他就成了那个靶子。虽然描述二战中冲绳自杀事件的《冲绳札记》数十年前就已出版,但右翼势力还是将它翻出来,以记载不实为由对大江提起控诉。只是右翼分子的企图没能得逞,大阪地方法院2008年3月驳回原告控告,大江胜诉。


在政治立场这件事上,时间无法成为解药。虽然政变失败,三岛却从日本右翼狂热分子的偶像变成神像。每逢三岛剖腹那天,总有右翼分子集会,借机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而大江健三郎,至今还在与那些否认日本军国主义暴行,尤其是南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的极端势力斗争,虽老弥坚。


有良知者不孤单


该让大江欣慰的是,有良知者并不孤单。就在2015年抗议安倍政府推动新安保法过程中,宫崎骏、村上春树等更多理性的日本人都与他战斗在同一个战壕里。


村上春树多次接受媒体采访呼吁取消这部“战争法”,强调日本政府就历史问题道歉。坚持“用动画拷问良知”的宫崎骏,对日本冲绳民众反对美军基地的诉求表示支持,号召民众捐款,在美国刊登反美军基地广告。



1941年出生的宫崎骏在日本战败阴影中长大,他对国家的认知在此背景下形成。“如果早出生一点,也许我也会成为军国少年,”宫崎骏不无庆幸地说。他强调日本应就慰安妇问题向中韩谢罪,反对安倍政府修宪,还曾敦促日本首相安倍在战后70周年谈话中,承认并反省日本曾对中国的侵略。


如同大江和村上春树一样,宫崎骏也因此频频被卷入政治漩涡,遭到日本右翼猛烈攻击。极端分子骂他是“反日本的卖国贼”,甚至高喊“将宫崎骏逐出日本”。


日本杂志《周刊文春》前两年曾推出一份对华友好人士名单,并给这个群体取名叫“媚中派”。这个名单涵盖了日本政、经、娱乐、文化各界人士。



前副首相冈田克也,就被列为政界头号媚中派。文章称冈田克也在2005年就批评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是美化侵略历史、轻视日中关系,说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好像是中国的说辞。


经济界的日本首富优衣库行政总裁柳井正,软银总裁孙正义人等在一些大是大非上守住了底线。


中国媒体前两年还曾报道过一位90多岁的前“神风队员”仍为反战奔波的故事。


下面这位老人叫尾形宪,出生于1923年。从日本陆军航空士官学校毕业后,他被派赴战场,驾起“神风”自杀飞机准备向美军战舰扑去。就在关键档口,尾形的飞机出现故障,不能推杆向下俯冲,最后落在一座荒岛,鬼使神差般拣回一条命。



当年亲身参与残酷战争的经历,使尾形对和平有着无比坚定的信仰。战后,他一直坚持从事和平活动。即便已经要靠助步车缓缓行走,要靠助听器听别人演讲,他也不愿放弃,“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反对战争努力”。


理性声音在式微


这样的人在日本社会一直存在,但他们现在正遭遇比以往更猛烈的围攻。右翼的势力在变强,也更嚣张。


1994年羽田孜内阁时期,日本法务相永野茂门称“南京大屠杀为捏造”,结果上任11天后就被迫辞职。但2016年8月,日本防卫相稻田朋美被问及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时,竟称“不认为有‘百人斩’”,结果她却安然无事。


境遇迥异,其实是社会舆论氛围出现了问题。永野茂门之时,“否认”本身就是违反政治正确,政府难以庇护。可现在,社会右转加之安倍政府庇护,稻田的说法虽然受到一些媒体抨击,但仍安然无恙。



偏左的《朝日新闻》2014年遭到猛烈打压,被认为是安倍时代日本舆论右转的标志性事件。这家报纸1983年开始报道国家强征慰安妇行为,在安倍上台前,双方就已有了心结。


1991年至1992年间,《朝日新闻》多次采访原日军军人吉田清治,描述日军曾在韩国济州岛强征慰安妇。后经调查,“吉田证言”存在虚构成分。安倍政府立即抓住这个小辫子,对与其作对多年的《朝日新闻》穷追猛打,顺便震慑了《每日新闻》等其他较进步的报刊,《产经新闻》等右翼媒体甚嚣尘上。


安倍政府并对右翼加以庇护,使日本国内理性的声音变得式微。日本人“群体一致”的文化心理,使很多人即便对历史有正确认知,也难以畅快说出真实想法。当说实话会受到骚扰和打击,当下的日本政府又不认同这种“实话”时,沉默成了“理性”选择。


不过,良知或许也只是暂时被压抑住了。虽然遭到右翼疯狂攻击和抵制,村上新著《杀死骑士团长》的销量不降反升,不但位列日本综合销售排行榜前列,还在首批发售后进行了加印。不知是书太好了,还是沉默的人们在以这种方式表达态度。日本社会被压抑的良知,可能变成了一种蓄势的潜流。



“只有正视历史,走和平道路,才是对日本真正的好”。饱受右翼攻击的日本作家本多胜一诚恳地说。虽在政治和舆论右倾的大背景下备感压抑,但日本社会的理性和“良心”从未缺失,否则就不会有大江健三郎、宫崎骏以及村上春树们数十年来的坚持,也不会有近年来反对修宪等抗议运动。在中日关系处在低谷的时候,他们的努力更值得尊敬。






微信号:HQSBWX  

您若认同本文观点,就请赏个“点赞”吧!(点文章最下面的“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