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微电影|有愿,不远 ·  15 小时前  
新华网  ·  “发了”!不少大学生晒朋友圈、小红书…… ·  23 小时前  
南方日报  ·  +音 | 怎么过年?这里有一份极简建议 ·  昨天  
南国都市报  ·  海口发布停航预警信息 ·  2 天前  
央视新闻  ·  “今天过不去的,明天都能过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陈海生:打造物理储能的“国际第一”| 天下英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21 11:48

正文


有一种人

他们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他们是文明进步的领跑者,是开拓创新的实践者;

他们以知识的力量承载着国家前行的希望。

他们就是中国知识分子。


“广开进贤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天下英才》,讲述当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与担当。


第十九篇陈海生:打造物理储能的“国际第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入选者陈海生


点击音频  更多精彩



记者:您觉得自己最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


陈海生:目前还真是没有太骄傲的事儿,真的。可能下一件吧,如果下边我能把100兆瓦的新型压缩空气在全球第一个做成,我觉得应该是比较骄傲的。


记者:如果让您给自己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打分,您会打多少分?


陈海生:打80分吧。有很多工作在开展,还有很多在路上。在我们已经做的工作中,基本目标都实现了,但是还有很多需要克服和改进的地方。


记者:对广大中青年科研工作者,您有什么话想说?


陈海生:在一个领域内踏下心来扎实工作,经过一定的积累,终有所成。



十年磨一剑   成就“全球第一”


这段听起来再普通不过的机器轰鸣声,来自于全球首套10兆瓦级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集成实验与示范平台,而它的研制过程恰如其名般漫长,为了它,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入选者陈海生,带领团队奋斗了十多年。



陈海生说:“我们这个团队真是有一些理想、情怀啊在里头,要不然不可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我们真正的想法就是要干点事儿,能够把这件事干成,我们是全球第一个干成的,我们又把它用起来了,确确实实把它转化成生产力、做出贡献,这是我们真正的幸福。”



“开了挂”的人生  专注加勤奋


虽然干出了“全球第一”的事业,但陈海生的脸上依然写满了朴实、谦逊。16岁上大学、25岁博士毕业、32岁当上博导,许多人感叹,陈海生的前半生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而在他看来,除了专注和勤奋,自己并无过人之处。他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你的目标一定要有限,要把有限的精力,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你有限的目标上,才能干好这件事。”



2005年,陈海生被公派去英国利兹大学访学1年。当时,学校给他安排的是一个只有3万英镑的小项目——给一家公司的液氮汽车发动机做热力分析。项目虽小,但陈海生却做得细致、认真,完工验收时,他还提出了独到的建议。“我当时的想法是,做移动式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要是做固定式的,装在地面上,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是有可能的。下一步就做成储能,用电高峰时制造液态空气,用电低谷时液态空气再用来发电。”



由此,“新型液态空气储能系统”的概念在陈海生头脑中逐渐成型,历时4年,原本只有3万英镑的小项目最终被他做成了总投入达600万英镑的兆瓦级示范项目。2009年,陈海生放弃了英国的高薪聘请,回国组建团队,正式开始了与储能研究的不解之缘。



起步艰难  永远在路上


定战略、揽人才、找资源、建平台……回国之后的陈海生不得不从一个纯粹的学术研究者转换为一个能够在学术、管理等各方面翻转腾挪的“多面手”,而他所面对的挑战,不仅是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更多则是来自他人的质疑与不信任。


陈海生回忆说:“当时经费特别困难,没有人信任你。因为我年龄比较小,说得难听一点,一个小孩带着一群小孩,人家凭什么给你投入那么多经费让你来做这个事儿。压力非常大,睡不着觉。每一件事情都想做好。相当于一个台阶,事业在爬坡,压缩空气储能这个事儿也在爬坡。”


陈海生和世界上第一台汽轮机合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陈海生将孟子的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做事不成功,就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重压之下,他迎难而上。如今,原来只有一两个人的团队扩大到90人左右,无论在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的规模上还是在性能指标上,无论在产业化进程还是在专利数量上,陈海生的团队都做到了“国际第一”,但他却并不敢懈怠。“永远在路上,我们可能过去这几年走得快一点,但别人并没有停止。国际上1.5兆瓦我可能比别人早个半年左右的时间,10兆瓦比他早一年、早两年的时间,但是人家也在努力做。你是永远在路上的。”



现在,陈海生已经开始投入到效率更高、规模更大、寿命更长的100兆瓦级系统的设计工作中,计划2020年建成。商用的同时,他希望研究也能真正地惠及万家。首先,它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有助于人们拥有更多蓝天,更少雾霾;其次,它有可能会催生能源行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更多就业、更多产出和国家更强的竞争力。


陈海生在国际能源署储能会议上做报告


为事业舍弃太多   期待收获季节 


回望十多年的储能研究之路,有过失败与困惑,却从未绝望;乐见鲜花与掌声,却不敢停歇。陈海生说,其实最难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不做什么。为了这份钟爱的事业,他放弃了太多。如今,当年那个带着一群小孩拉投资做项目的“大小孩”已经过完40岁生日,本就业余爱好不多的陈海生,连唯一酷爱的篮球都不知有多久没打了。当各种荣誉伴随着成绩纷纷而来,他说得最多的两句话是: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现在,还不到收获的季节。



陈海生认为,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事业结合在一起,是很奢侈的事情。也许再过10年、20年回首过来的时候,指着某一个储能电站就说:“这个储能电站是我的技术,是我们在全世界首先建立起来的,通过它能够多发多少电,通过它能够带来多少效益”,这应该也是一种幸福。




策划编审:高岩、樊新征

央广记者:田园

微信编辑:周文超、王茜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