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孤狼复盘
新生代游资,一只特立独行的狼。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条漫画  ·  能不能放过我们这群笑点低的... ·  2 天前  
鼠绘情报站  ·  海贼王1139话情报分析丨关于贾巴的剧情整理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孤狼复盘

高考,依然是最公平最给人希望的一条路

孤狼复盘  · 公众号  ·  · 2018-06-04 16:12

正文

高考。

1977年。

41 年前的 10 21 号, 广播里传出高考将要全面恢复的消息

这条消息如同春日响雷

炸醒了本被现实束缚的人们

关闭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即将重新打开

高考,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期盼与梦想

而在那一年,是 持续十年之久的浩劫后,人们对于梦想已经无法抑制的渴望

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四面全是黑的,什么都看不见

突然,前方冒出了火光,所有人只想着赶快蹦到那儿去

那年冬天,570万不同身份、年龄悬殊的人们为了改变命运

所做了一场突破自我的斗争

他们想 “鲤鱼跃龙门”、想逃离农场回到城市、想摆脱 沉重的枷锁

更或者,他们只是想用知识改变自己被耽误的人生和命运

27 万名幸运儿 通过了那年的高考,叩开了大学的校门

时代造就了他们,或者说国家选择了他们

后来,他们成为科学家 、教授、商人

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顶梁柱

人生的命运就此改变

1978 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 新华社)

有一部电影, 《高考1977》

以“黑龙江某农场内一群留守了 8 年的知青”为主要叙述对象

孙海英饰演的农场革命委员会主任兼厂长老迟,王学兵饰演的男知青小潘,还有周显欣饰演的女知青陈琼


电影里的孙海英,一开始百般阻挠孩子们去报名

其实他人很善良,只是一时不能接受,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些孩子不再愿意陪着他,他们想去高考,想开启自己崭新的时代,以及中国崭新的时代

但人终究会明白,与其感叹旧事物的消逝,不如笑着迎接新事物美好的到来

所以他会在孩子们赶不上火车的时候,开着拖拉机,送他们去高考

影片将这一群人置于了文革刚结束,邓小平刚出山那个新旧时代的过渡期

以此来展现这个过渡期里一群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憧憬与彷徨


这是一部不分年龄段的片子,适合所有人观看

或多或少你可能会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父辈的影子

又是一年高考季,铺天盖地的高考新闻促使我昨晚突发奇想又看了一遍

我是一个情感很细腻的人,偶尔会突发神经 陷在某种情绪里出不来

所以很怕、但又很喜欢看这种历史题材的电影或书籍

生于90年代的我无法想象在最好的青春里,被剥夺受教育的机会

被剥夺获取信息和独立思考的自由

和现在的我们比起来,一个是想读不能读,一个是能读不想读

现在的大学生是多如牛毛,随便抓一个都是大学生

而以前是好多人里面才出一个大学生

2011年我参加高考,但其实我并不想参加,一度想着逃避

我跟我妈说“我要去西班牙留学”

我妈同意了

我爸在床头坐了一整晚,最终没点头

当时我是不理解的,觉得他们在逼我

我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恩,自以为的很努力

早上6点起床,晚上 2 点睡觉,参考书总是摞满了桌子,请家教补习英语、理综

可是成绩还是达不到心中想要的那个分数

觉得整个世界都在折磨我,抑郁到想去看心理医生

那个时候是真的觉得自己受挫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直到也算顺利的考进大学、一步步做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高考”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到今天,很多人已经开始选择不再参加高考

大学生不再是“读书人”的标签,大学生也不能代表孩子有出息,将来能过上好日子

因为一大把的研究生、博士、海归等着找工作

本科文凭沦落到只是应聘普通岗位的敲门砖而已

4年高成本的读书生涯,可能已经无法改变命运

多如牛毛的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拥挤着

回头开始羡慕那些早早进入生意场的“差生”

虽然我曾经恨过高考,但是我很清楚的知道

如果国家没有高考,我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将不会生活的比现在更好

就像电影里说的,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
我是感谢高考的,或者说我的父亲、我的家庭是感谢高考的

因为高考改变了我父亲的命运,也改变了我家庭的命运

多么庆幸我的父母生于64、 6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