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中国饮用水的“祖师爷”——怡宝,正冲刺港股IPO。
招股书显示,2023年,怡宝售出超过146亿瓶纯净水。按零售额计算,是中国饮用纯净水的龙头公司,市场份额达到32.7%。
怡宝也是唯一没被农夫山泉打败的纯净水品牌。
中国饮用水激战三十余年,钟睒睒先后发起三轮进攻,不仅击溃了乐百氏、娃哈哈等纯净水品牌,还将康师傅等矿泉水品牌“斩于马下”。
怡宝背靠国资,却愈战愈勇,其市占率逐步攀升,甚至一度成为“行业一哥”。如今在包装饮用水赛道,怡宝市占率达到18.4%,位居第二,仅次于农夫山泉(23.6%)。
而同时期,景田仅占据6.1%的市场份额,娃哈哈、康师傅的市占率仅分别为5.6%、4.9%,已经很难对头部公司构成威胁。
同样是卖水,但资本市场只给了怡宝传统公司的估值。根据今年2月,怡宝第二大股东麒麟控股的交易信息,怡宝估值约为22.75亿美元,约合178亿港元。
与之相比,农夫山泉被誉为“液体印钞机”,最新市值5358.94亿港元。
估值相差超过30倍,为什么行业老大和行业老二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01|掉队与逆袭
原因是,怡宝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
1990年,中国龙环饮料(蛇口)公司生产出第一瓶怡宝纯净水的时候,宗庆后还在卖儿童口服液,钟睒睒刚刚成为娃哈哈在海南、广西两地的总代理,都还没发现瓶装水蕴藏的巨大商机。
搞房地产的王石倒是先发现了。次年,万科收购了龙环饮料51%的股份,把怡宝揽入麾下。但到1999年,王石大刀阔斧地剥离非核心业务,怡宝又被出售给了华润。
彼时,华润的重心都放在啤酒业务上,加上怡宝多元化战略受挫,华润一度想用它来置换达能在武汉、唐山的两家啤酒厂,最终未能成交。
而由于多次易主,怡宝失去了先发优势,与同业的差距越拉越大。
娃哈哈、康师傅、农夫山泉等早已向全国扩张。其中,娃哈哈已稳居行业第一。农夫山泉本名不见经传,但钟睒睒在2000年掀起了纯净水和天然水的“水质大论战”,其凭借矿泉水跻身行业前列。
时任怡宝总经理的刘洪基决定奋起直追,2004年在厦门召开务虚会,提出要按照“小市场、大占有”的营销战略,先做“广东王”,深耕华南市场。
这场会议被内部称为怡宝的“遵义会议”,命运的转折由此开启。
会议后,怡宝打起了轰轰烈烈的“全民巷战”,销售人员在大街小巷进行“扫街式”推销,品牌海报也从街头贴到巷尾。到2007年,怡宝在广东地区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50%,直到如今,其市占率仍位居首位。
但在全国市场,怡宝还是排不上号。当时,康师傅凭借1块钱的矿物质水攻城略地,将娃哈哈拉下了行业一哥的宝座,农夫山泉仍位居行业第三。
怡宝雄心勃勃,并不满足于做“广东王”。其找来咨询公司麦肯锡,制定了“西进、东扩、北伐”的发展战略,开始向全国进军。
在战术上,怡宝借鉴了雪花啤酒的成功经验,制定“蘑菇战术”,就是在不同区域自建工厂+寻找当地代工厂代工,再利用“全民巷战”的打法迅速占领当地市场,实现区域突破,最终再将独立的区域连结成片。
战术迅速奏效,怡宝踏上了逆袭之路。2008年被纳入华润一级利润中心,2010年全国市占率达到6.7%,2013年市占率超过可口可乐的冰露,直追农夫山泉。
刚成为行业老大的钟睒睒坐不住了,再一次打起“水仗”。
农夫山泉掏出了PH试纸,向怡宝的大本营广州发起进攻。2013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农夫山泉在广州搞起了促销活动。凡购买农夫山泉产品满15元,即赠送礼包一份。
礼包包含:一瓶怡宝纯净水、一本名为《水与健康》的书、两片pH值试纸,以及一张写有“您喝的水健康吗”等内容的宣传单页。
部分农夫山泉促销员更是在家乐福门口现场试验,向消费者科普怡宝的水是弱酸性,农夫山泉的水是弱碱性,更加健康。
怡宝已经见识过两次类似的手段,直接向广州工商局投诉。农夫山泉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被罚了10万块,但并不甘心,又向广州法院提起了上诉。
有意思的是,恰好这时,包括人民日报旗下的《京华时报》在内的多家媒体开始讨伐农夫山泉。《京华时报》甚至持续28天以连续67个版面、76篇报道,称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
农夫山泉怒斥,“是怡宝在背后搞鬼”,京华时报实行舆论暴力。几方争执不下,各执一词。
最终,农夫山泉落了下风,桶装水被北京质监局勒令停产,在广州的官司也被判决败诉。
怡宝继续高歌猛进,2015年的市场份额扩大到20.4%,超越农夫山泉,登顶行业。但次年,农夫山泉迅速发起反击,夺回了王座,怡宝退居第二,两家公司合计市占率超过40%,市场格局延续至今。
02|卖水的差距
老品牌的涅槃重生、逆袭上位,确实令人心潮澎湃。但从财务数据来看,怡宝此前的扩张战略也悄然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