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Med科技
关注生物、医药前沿研究进展!
51好读  ›  专栏  ›  BioMed科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尤业字团队JACS:铜螯合物靶向磷脂酰丝氨酸抑制PD-L1表达

BioMed科技  · 公众号  ·  · 2025-01-17 15:18

正文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引领了肿瘤免疫治疗的革命,但其临床疗效却受到多种限制。临床结果表明,只有约20%的患者对治疗产生显著反应,整体响应率不理想。其中,癌细胞表面暴露的磷脂酰丝氨酸(PS)是重要的“幕后黑手”。在肿瘤进展与肿瘤治疗过程中,位于肿瘤细胞膜内的PS会逐渐翻转到细胞膜外,外翻的PS不仅充当免疫应答的抑制信号,同时促进肿瘤微环境中PD-L1表达,造成肿瘤免疫逃逸。目前PS靶向抗体在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同时存在可能引发副作用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新策略以克服这些局限。

针对肿瘤细胞外翻磷脂酰丝氨酸介导的免疫抑制及免疫耐受难题, 中国科大 尤业字 研究团队 构建多种金属螯合物筛选出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膜上PS的铜螯合物(CuFA),实现肿瘤靶向,阻断由PS介导的Gas6-TAM免疫抑制信号通路,下调肿瘤微环境中PD-L1的表达,有效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减少肿瘤负担,为治愈后实验小鼠提供长期免疫监测。 相关研究工作于2025年1月11日发表于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图1. CuFA阻断PS调控负反馈机制,逆转免疫抑制微环境示意图

1.新型金属螯合物设计
哺乳动物细胞四种主要的磷脂——磷脂酰胆碱 (PC)、磷脂酰乙醇胺 (PE)、鞘磷脂 (SM) 和 PS——不对称分布在膜的双层小叶上。PC和SM主要位于外层,而PE和PS主要位于细胞膜内叶。然而,在肿瘤发生和治疗过程中,PS逐渐翻转到肿瘤细胞膜的外层,使其成为选择性和强力结合PS的分子的潜在靶标。团队设计了螯合不同金属离子的三联吡啶头部和亲疏水尾部,通过筛选得到的CuFA,能特异性与PS强结合,实现肿瘤靶向并阻断PS与PS结合蛋白相互作用。
图2. CuFA结合PS特异性靶向肿瘤
2.阻断PS-TAM-AKT-PD-L1信号通路
CuFA结合癌细胞表面暴露PS后,阻断了PS与PS受体(TAM—Tyro3、Axl和Mertk酪氨酸激酶家族)相互作用,刺激DC细胞成熟。此外,TAM受体磷酸化受到抑制影响了下游AKT信号通路磷酸化,降低细胞内PD-L1表达。
图3. CuFA阻断PS促进DC成熟,下调PD-L1表达
3.CuFA消除肿瘤
CuFA阻断PS成功上调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免疫活性,更进一步阻断肿瘤微环境中的负反馈机制增强免疫反应。有效消除小鼠CT26、4T1、黑色素瘤。在结直肠癌和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超过70%小鼠实现了肿瘤完全清除,并建立了持久的免疫记忆,有效防止肿瘤复发。
图4. CuFA阻断PS激活长期免疫记忆
图5. CuFA阻断PS抑制转移性肿瘤
图6. CuFA联合ICB抗体治疗消除高侵袭性黑色素瘤
通讯作者
尤业字 教授
课题组主页: http://www.labyzyou.com/fr
尹大龙 主任医师
洪春雁 教授
王龙海 教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