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点付大头和何一在三点钟群里关于上币的对话被疯转。
大致意思就是点付大头最近在二级市场买了一些虚拟货币,但是在OK,火币,币安买不到想要的虚拟货币。反而看到一些空气分叉币却上了平台。平台如何选择合理上币成为大家的愿景。
火币
的投票规则:
火币上前三名的让我们来看一下:
投票上币需要消耗交易所代币,并且代币不予退还,以火币为例,用户投1票需要消耗
0.1
个
HT
,假设投票总计
1000
万,交易所就赚了
100
万
HT
,
HT
现价约
13.8
元,也就是
1380
万元。
举个第一名的例子,EGCC。普通用户不会去投票因为投票需要消耗
HT
,并且没有任何利益挂钩。但项目方为了上币有直接利益关系,投票、拉票有足够的动力。
第一名收获了
319.51548
万
HT
,也就是
44093136.2
元(四千四百多万),第二名就是
40837622.4
元,第三名
40160254.9
元,前三名加起来就可以了破
1.3
亿元。
个人上限为10万
HT
也就是
138
万元,从这点来看币安上币每人仅有一票从直观我们能看到的数据上来讲着实要良心很多。
火币这一次的行为让人有点看不懂,有点像“百度广告的竞价排名”,上币权交给用户依旧不能筛选出优质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看似平台从之前的收取“上币费”上币到投票上币,收费只是换了一种形
式,其本质上并没有什么改变。
火币没有把投票的地址公开,也不像币安一人仅限一票,更加没有作弊举报通道。地址不公开、算法不公开,参与方有认为其篡改数据的可能吧。
乍一看这手段很不高明,还不如直接暗箱操作收上币费,但其实不是这样的,火币正是用这种手段拉高自己平台币的价格,一箭双雕的操作可以说是玩的非常6。火币这次共收回
HT3800
万,赚取
5.7
亿。难怪能在海南买楼,在美国买楼都是分分钟。
从不同角度分析投票上币
从交易所的角度考虑用项目自己竞争手段达到利润最大化,火币这次的行为很成功。交易所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赶上对手,自己平台的流通性只会低不会高。火币正是用这种手段拉高自己平台币的价格,一箭双雕。
从项目方的角度考虑,为了让项目的代币有更多的流通性,一定会选择交易量高的交易所。项目方花费几千万上交易所,类比想要上市的公司也要花费几千万上市为了更大的利润。一个项目在什么都没有情况下花几千万上交易所,资金的泡沫如此巨大。
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自己投资的资产上大交易所。能提高流通性,能拉升,当然,能有人接盘。但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不会真的去拉盘,已经参与了爱惜欧,还要花钱去拉票,我感觉这不太合理。
付点大头、胡震生与何一的互怼,撕开了数字交易平台的一些内幕。交易所一直是最大的赢家和真正的韭菜收割机。他收割的不仅是普通散户,很多项目方也成了他们收割的对象。有的项目,在除去高昂的上币费和各方面成本后,融到的钱根本不够项目的继续开发和发展,想不成为空气币都不行。
火币修改了上币规则
虽然有所修改但变动不大
一、
限制单用户投票数量,并进行真实性抽查防止刷单。
二、
交易平台每天盈利都是非常多了,每天光收交易手续费都够用了。可以不需要把
HT
用来投票,
HT
定位应该是用来抵手续费,平台分红,回收销毁,这样照样可以让
HT
升值。
三、
项目上平台引入估值机构和评级机构,对项目进行真实性和可行性审查,这样可以杜绝空气项目。
四、
要有警示和下架机制,对项目上平台后就不干活的那些要有监督退出机制,对代码长期不更新,进度严重跟不上白皮书规划,要有公告警示及下架处理机制。
五、
对项目在上平台后买卖过程中要有规范,要对项目方故意操纵币价做庄行为要有惩处机制。
第四点和第五点是上平台后的制约,这个可以在上币前就签好协议,这两点也可以与其他专业机构合作,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来监督。
投票币到底值不值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