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渡
药渡以自有药物大数据为依托,对上市及临床在研药物、药物研究进展和重要药物市场商业动态作出信息整合分析,传递最新最快最具价值的药物创新一手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药渡

​新型类风湿关节炎药物JAK激酶抑制剂托法替布在华上市

药渡  · 公众号  · 药品  · 2017-08-14 17: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7年8月13日 辉瑞公司的首个新型类风湿关节炎口服靶向药物JAK激酶抑制剂——托法替布(尚杰®)新品上市会在北京举行, 全国多位风湿疾病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出席活动。


托法替布(尚杰®)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JAK激酶抑制剂, 能够阻止细胞内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


“作为首个口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JAK激酶抑制剂,尚杰®的诞生建立在辉瑞以患者为中心的使命之上。尚杰®在中国的上市为医生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辉瑞将继续探索炎症和免疫学领域的创新治疗方法,积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帮助改善中国患者和公众一生的健康。”辉瑞大中华区总裁吴晓滨博士说道。


治疗不规范

五成患者2年内出现骨侵蚀

类风湿关节炎也被称作“不死的癌症”,它可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关节部位的疼痛和肿胀,  其中手、足和膝盖为易发部位。  该疾病的发病原因目前未知,但医学界普遍认定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正常的组织当作威胁并对其进行攻击,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炎症反应。据统计,全球约有2370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我国有逾400万类风湿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在病变的早期没有及时、合理地进行治疗,最终会侵犯全身各部关节,造成肌肉萎缩,关节变形。此时患者的日常生活都需人协助,关节受累较多的患者更是终日不离床褥、不能动弹,无法工作学习,生活极度痛苦。这个疾病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患者个人价值的实现都是很大的阻碍。”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说。


“比疾病自身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状况。”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田新平教授说到。根据调查显示:由于经济因素、计划妊娠或手术,以及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部分患者体内产生抗药物抗体导致生物制剂疗效逐渐丧失,以及生物制剂贮藏使用不便且有注射和输液反应的风险,以上诸多原因导致生物制剂停药率高达57%。  “治疗不规范、延误治疗、随意停减药在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非常普遍。中国地区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至少要经历2.5年才能最终被确诊,60%的患者以为不痛就是治愈,80%的患者并没有意识到类风湿关节炎所带来的关节破坏是不可修复的。”田新平教授补充道。


早诊断早治疗

达标治疗是关键

达标治疗就是以病情缓解(包括临床缓解和影像学缓解)作为治疗目标,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治疗,在一定时间内将炎症或病情活动度降至较低水平或达到临床缓解。


有研究证实,在早期RA患者中,达标治疗可以比常规治疗更好地、更早地控制疾病,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有助于患者尽早回归工作和各类社会活动,总体提升生活质量。“此外,在实施达标治疗的情况下,患者第1年额外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最终可使此后的就诊次数减少;对于获得持续缓解的患者,还可逐渐减停药物,长期下来可降低和节省更多费用。”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李梦涛教授补充道。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漫长过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疾病的快速缓解和达标有密切关系,而给药途径也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资料显示39%的患者对注射治疗依从性差,79%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更愿意选择口服治疗。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JAK激酶抑制剂)、生物制剂、非甾体抗炎药及植物药等。曾小峰还补充到“传统DMARDs作用机制复杂、不清晰,无靶向性而且起效慢。生物制剂为大分子靶向药物,疗效不错但价格较高,一年的治疗费用约5到10万元,出于经济因素考虑,不少患者在病情稍有好转后就会停药。”


2017年3月8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托法替布(尚杰®)在中国上市。 尚杰®是唯一一个被纳入《美国风湿病学会2015年类风湿病关节炎治疗指南》的JAK激酶抑制剂。目前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获批上市,每年有超过19400患者使用尚杰®治疗疾病。


来源:辉瑞制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