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北京路联合书店一共五层楼。
顶楼有一个活动区域,经常举办各种活动,最频繁的是展览。
去年一次阴差阳错,看了一期,题目叫做《我在羊群后面》。
作者叫 wabaman ,他是一个上班族,也是一个艺术爱好者。
在自我介绍里,他说自己很矛盾。工作不是最爱,但不得不去接受,因为那是生存的本钱;创作是热爱,但却难以提供维持生命的条件。
两者不能结合,但又不能取消任何一方。最后向自己妥协,观察他人的姿态,绘制出这一系列作品。
↑ 《我在羊群后面》
幻想是最简单的行为活动,因为它可以只留下美好的期待,而忽视掉周围的苍蝇和脚下的泥泞。
经常会听到朋友说,现在工作不开心,刚好自己有个一技之长,想要辞职后去做自由职业者。
这也理解。
打开订阅的公众号,一大波的成功人士在分享自己脱离体制后如何展翅飞翔,号召大家遵从内心追逐梦想。这样的词句就跟逃离北上广一样,让人激动,甚至捶胸顿足。
但是,成功人士不会告诉你,他有多少资源,他吃过多少苦,因为这显得不高端,不诱人,吸引不到点击量。
可是,没人会去在意这些,因为大家都愿意去看、去听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确实有朋友这么做了。
做了以后发现,原来成立公司要交那么多税,原来做自由职业者并不等于自由,可能的结果是更不自由——你会被甲方随时传唤,会被拖欠费用,还会随时担心朝不保夕。
曾经以为做产品就好,后来发现还必须自己去做营销、做客服、做跑腿。
这还是好的,更多的情况是,你以为的一技之长,只是外行看的热闹。等到扑进专业人士的海洋,自己只是沧海一粟。人家好几年的学习和练习积累的东西,不是你业余时间捣鼓记下就能超越的。
可是,这些苦很难传递出来。
因为有话语权的,永远是成功人士。而成功人士说出来的苦,看起来都是甜的。
对更多的人来说,像 wabaman 那样活着是更好的选择。就像他在介绍末尾说的:
我不能离开羊群,它们养育着我,是我的素材来源。
↑ 《我在羊群后面》
在看这个展览的时候,我会不自觉代入自己。
从某个角度上看,我跟 wabaman 一样:白天上班,晚上码字。
但也不太一样。
我不讨厌这份工作,它提供了生活的资本,让自己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收获到了职场的成长。
而码字这件事,它是早年的习惯,也是自己对自己的不满足。
自媒体作者的角色,让我接触到一系列身上带光的人。褪下光芒,他们付出的努力常人难以想象。
但也能找到主线:他们爱阅读,常总结,乐于分享,懂得连接,自己给自己挑战,也花足够的精力去完成和完美。
所以,我尝试创造一种可能:工作保证基本面,工作外实现增量,把一天活成两天。
可能少了玩乐,可能少了消遣,但就像罗然说的: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
希望现在的努力给未来的自己多一些筹码。
也希望未来也是一个身上带光的人。
晚安好梦。
我是尾巴
再过几十分钟,就 28 岁了。
祝自己生日快乐。
也谢谢大家又一年的陪伴。
我会一直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