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思客WeThinker
微思客被永久封禁,这是新号: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求是网  ·  习近平会见萨摩亚总理菲娅梅 ·  3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说说我们是如何建立信任链条的 ·  4 天前  
CHINADAILY  ·  Black Myth: Wukong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思客WeThinker

《等待复活》:基督徒如何向死而生?| 微思客

微思客WeThinker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4-23 08:38

正文

宗城丨微思客编辑


通往基督教文化的钥匙

图为圣卡里斯托墓窖,图片来源:https://es.pinterest.com/pin/460211655656821509/


我们都听过:“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人的毁灭以死亡做宣告,死亡被人思考、回避又必须触摸。你害怕死亡吗?作为一个常人迟早要到来的终点,你怎么看待它?会不会在某个梦醒时分,想起死亡?在今天,如何对待死者是理解死亡和生命的钥匙,可是,这把钥匙却很少得到我们的重视。

 

《等待复活》是一本直面死亡的书,它处理的对象是基督教文化中的“死亡”,而钥匙是深受基督教文化感染的一些早期欧洲墓葬。书中重点提及的“圣卡里斯托墓窖”和“圣司提反堂的圣徒墓”,都与基督教文化紧密相关。

 

这本书并非大部头,语言流畅有闲趣,虽然处理的题材在国内较生僻,但尝试回应的问题其实与常人息息相关。跨过文化的藩篱,以什么方式死去?人世是否有复活?从来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等待复活》的作者吴功青与徐诗凌,他们都曾在意大利生活,也皆为历史学博士。机缘巧合,我曾阅读过两位作者的作品,第一次知道吴功青是他对电影《狗镇》的评价,而《帝国、教会与上帝》一文于我心有戚戚。这些年,他继续把精心放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纪哲学(以教父哲学为主)、文艺复兴哲学(但丁、皮科和马基雅维利)、近代政治哲学和宗教哲学的研究上,《等待复活》涉及的部分恰好就是他的拿手领域。而徐诗凌则是国内基督教文化研究的开拓者,她善于比较基督教文化与其它文化的异同,《中国式自杀:悖谬与出路——读《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一文中,她说:

 

“在基督教的理解中,人与所有人的关系都被切断,人首先与最高者存在根本的关联,进而才与其他造物发生关系。基于这种理解,才有了赤裸裸的“自然状态”。中国文化则保留了每个人生而既有的家庭关系,并以之为人的根本生活处境。每个人都在与全家人过日子的过程中,展开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重大生命事件,并遭遇其间的幸与不幸。”

 

《中国式自杀》与《等待复活》面对的是不同的话题,但作者的思考基础其实都含有基督教文化的影子。

 

那么,谈死亡的书并不少,我们为什么要读《等待复活》?

 

首先,此书的出现弥补了中国在西方墓葬研究的空缺。中国拥有研究西方文化传统尤其是基督教文化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往往从宏观角度入手,以一些大词或典型事件作为分析西方文化传统的切入点。和这些前人著作相比,《等待复活》的切入点虽然冷门却十分巧妙。恰如本书宣传语所说:

 

“早期欧洲人的墓葬是把握西方墓葬传统和文化传统的重要入手点。一方面,早期欧洲墓葬既脱胎于罗马人的墓葬习俗,又与后者的观念有根本不同,如何理解二者的关联在理解西方文化中有特殊的意义;另一方面,早期欧洲人的墓葬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灵魂、身体以及复活等根本问题的理解,是我们进入早期西方文化传统的一把钥匙。”

 

所以,《等待复活》谈的是墓葬,能够给予读者启发的却不只是墓葬,他对我们,特别是对西方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提供重要启发。


谁在等待复活?从圣卡里斯托墓窖说起

图为圣卡里斯托墓窖,图片来源:http://sucimg.itc.cn/sblog/obd79d344746d18f3a0eba83bf7631ec4


“必死的身体安静地埋葬这里,直到主让它复活。藉着他的圣灵,主取走了赛维拉无比纯洁和神圣的灵魂,又将身体归还它,赐予它灵性的闪耀。”

 

这是赛维洛执事的铭文,文中的赛维拉正是他的女儿。墓窖中的铭文是供人理解早期基督教的信仰的关键元素,其中,肉身复活是基督教的重要教义。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吴功青分开三章展开议论,介绍了圣卡里斯托墓窖的历史、构造和相关习俗。他对铭文很感兴趣,并在书中引用了不少与“拯救”主题相关的铭文。在墓窖中,在土地里,等待复活的是沉睡的基督徒。他们生活在对复活和永生的盼望中,他们相信末日审判前,耶稣会让他们“死者苏生”。吴功青从这一点告诉读者基督徒墓葬“强调土葬”的原因——为了肉身的复活,需要保存身体。

 

吴功青尝试将圣卡里斯托墓窖放在整个罗马史的视域中进行考察,他“一方面关注罗马律法与罗马文化对基督教墓葬的影响(第一章),另一方面侧重分析基督教教义在墓葬习俗上的体现(第二章)”。在观察基督徒的墓葬习俗时,“罗马人”墓葬是它的重要对比对象,吴功青意在解释前者区别于后者的思想特征。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罗马人”指的是不包括基督徒在内的罗马人,也即异教徒。

图为圣卡里斯托墓窖内壁画,图片来源:http://vr.theatre.ntu.edu.tw


如果说前两章以介绍和解释为主,那么第一部分的第三章:墓窖与早期基督徒的生死观,则更多体现了吴功青的个人看法,对早期基督徒的精神世界有更深的探讨。

 

“记忆”与“睡眠”是理解早期基督徒的生死观的关键词,“罗马人”再次作为比对对象。与早期基督徒的共同点是:罗马人同样注重死亡与墓葬,但罗马人对死亡的理解与基督徒区别很大。第三章提到:

 

“罗马人所追求的死后世界,就是如何用现实的成功让更多的人更久地记住。荣耀,而非虚无,才是罗马人最根本的价值抉择,但是,在基督徒眼里,罗马人对死亡的这种理解让人难以接受。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记忆”,并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虚无,这实在太过残忍。”

 

吴功青认为:早期基督徒的这种信念根源于基督教自身的革命性,而他们与罗马人对死亡的观念,是有根本性的分歧的。“基督徒的“睡眠”,不是短暂的休息,而是通往永生的一个阶段。”这种观念的不同,也会作用于二者对现世生活的态度,并在墓葬形式中表现出来。

 

梳理完这层后,第三章开始探讨基督徒墓群体现的“合一”观念以及早期基督徒对“无形教会”的渴望。这种渴望的内在动机也与“期待永生”的观念密不可分,并归结于早期基督徒对未知世界的信仰(为此他们需要通过种种方式寻找一种确定性)。

 

吴功青对“合一”的理解并没有陷入一种笼统的视角中,“众人”的“合一”与“殉道者”的“合一”在目的上不尽相同,他要做出区分。而本章中,他也花费了不少笔墨探讨早期基督徒的殉道激情。

 

第三章的最终落脚点是早期基督徒的信仰与世俗生活的关系。这一章有几个重要论点:

 

1.基督徒愿意放弃世俗生活,愿意为世俗而死,根本上是因为:和永生的彼岸世界相比,现实世界不过是短暂的存在;


2.但这不代表基督徒眼中的世俗世界是坏东西,基督徒无意否定世俗世界;


3.基督徒的信仰非但不否定世俗世界,反而是世俗世界的保障和延伸。

 

这三个论点层层递进,令读者对基督徒信仰与世俗生活的关系有更深的把握,也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基督教信仰诞生的内在原因,以及基督徒对信仰的那种坚固的秉持的深层向往——不仅仅是一个是世界,他们真正期许的,是永恒的世俗生活。


由死而生、虽死犹生——圣司提反堂的圣徒墓

图为阿尔弗雷德·丢勒作品《万名基督徒的殉教》


本书的第二大部分从公元303年的一起事件说开去——303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马克西米安、伽列里乌斯和君士坦提乌斯一世颁布一系列法令,废除基督教的合法权益并要求他们遵守传统的古罗马宗教习俗。史称戴克里先迫害。

 

但不过八年,彻底清洗基督教的意图就宣告失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熬过劫难的基督教开始在罗马帝国境内迅速传播,城镇是这轮传播的主要地带,一批批教堂在城墙内拔地而起,而原本沉睡于郊外的基督徒墓窖,也逐渐向城内转移。

 

该部分对史实有更多的勾连,涉及《伽莱里乌斯宽容敕令》、《米兰敕令》、《贴撒罗尼迦敕令》等条文,简明交待了圣司提反堂教堂与圣徒墓建立的背景。

 

在上一部分中,吴功青对早期基督徒的“殉道”已经略有谈论,而进入到第二部分,徐诗凌会对“殉道”有更全面的解释。从关于殉道的公案,到过往神学家、哲学家对殉道行为与耶稣基督的关联的看法,再到人们对殉道本质和圣徒角色的理解,于千百年的流变中,殉道不再指向一个单一的含义,它的动机也在丰富延伸。

 

耶稣的话可以让我们窥见最初殉道者义无反顾的原因: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图为曼泰尼亚作品《受难地》


简单来说,殉道是追随基督的重要形式,是血的洗礼,是有罪之人通往新生命的“洗涤方式”。一如徐诗凌所言:

 

“喝下拯救之杯的殉道者也不仅由死亡为自己赢得永生,还给其他人带去了清白生命的福泽。”

 

尽管看上去是两个不同的主体,但第一部分和第二本文的文字在很多地方都能形成巧妙的互文。就像说“殉道”这种行为,双方的文字就能够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圣经》中,耶稣教导信徒懂得忍受(“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忍受”是对基督的模仿,也是对苦难的应对,吴、徐二人解释“殉道”时,有一点是达成一致的——懂得“忍受”是敢于“殉道”的精神支持,“殉道”是“忍受”的极致形式,它可以证明基督的谦卑和宽容。但是,作者同时也请我们注意:

 

“基督徒愿意“忍受”,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认为灾难是对的,也不是他们愿意忍受灾难,而从根本上来自于耶稣对他们的要求。”

 

《等待复活——早期欧洲墓葬概观》是由两部学术小品组成的小书,但这两部小品并不互相割裂、随意拼凑,它们本质在谈论同一件事情——试图揭示出基督教精神在墓葬中的根本体现,并对早期基督徒的信仰与世俗生活的联系展开思考。这本书配有不少有趣的插图,行文简练干净,从一个新奇的角度反映出基督徒从古代晚期到近代的生活处境与思想观念变迁,对此感兴趣的读者,读罢想必会有启发。



作者: 吴功青 / 徐诗凌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早期欧洲墓葬概观



编辑:一心、xrj

[email protected]

微思客重视版权保护,本文首发于微思客,如需转载,请联系微思客团队。

微思客致力于推广公共阅读。如有出版社希望寻求合作,刊发书摘、导读等,欢迎与微思客团队联络。微思客传媒同样欢迎读者投稿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