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思行研
真相就像诗词,可绝大多数人都讨厌诗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态梦网  ·  正在公示!滨海新区拟规划这些道路... ·  11 小时前  
手游那点事  ·  2025春节档最大赢家:超8000万日活之后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思行研

花旗-60%关税潜在影响及中国政策的应对

三思行研  · 公众号  ·  · 2024-11-07 14:14

正文



关于可能征收60%关税的影响?
一个可能的60%的关税从理论上可能会使中国商品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根据线性假设,经济增长可能会受到-2.4个百分点的冲击。问题是,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主导地位,谁能填补中国留下的空白?在短期内,供给侧的调整可能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在我们看来,提出60%的普遍关税更像是一种谈判筹码,而不是真正的风险。我们认为,一个更现实的假设是,各行业实际关税将比2018-20年贸易争端中的15.5%的净增幅再增加15%。相应地,无论是否存在贸易转移,GDP的影响可能会减轻到-0.5个百分点或-1.5个百分点。
中国对潜在60%关税的可能反应?
我们认为,在中国政策制定者实际实施关税之前,他们不会对大选前候选人的泛泛而谈做出反应。在潜在的60%关税下,如果人民币汇率遵循上一轮的路径,可能会升至7.7~8.0。中国人民银行(PBoC)最终可能会允许人民币汇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调整,但仍会管理时机和步伐。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人民银行会在初期捍卫货币,以锚定市场预期,并展示北京管理双边贸易不平衡的姿态。同时,我们认为中国会加倍推动科技发展,但我们不认为反周期措施会让位于产业政策。
正在进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否会受大选影响?
我们认为不会。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旨在确定主要为2024年提供的财政支持以及风险解决方案,财政部已在早期简报中进行了预览。在我们看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批准的方案主要是基于国内考虑而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面临风险、持续的房地产低迷、通货紧缩以及消费疲软都可能成为此次政策转向的驱动力。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可能为更多国内支持提供依据。然而,我们认为政策制定者不太可能在美国大选后立即做出反应。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是一个更好的评估美国大选影响的场合,我们的专家也在中国会议上强调了这一点。
对中国刺激措施的期待?
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似乎更注重风险化解,而非需求提振。会议第一天就讨论了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进行新一轮债务置换的提案,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细节。财政部已经回收了4000亿元人民币未使用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因此可能会有额外的支持。但我们不认为会直接修订3%的GDP名义赤字目标。
现在就排除2025年的大规模刺激措施还为时过早,而且我们认为2025年才是真正的重点。我们对2025年财政赤字的基准预测是约占GDP的3.8%,无论关税假设如何。如果60%的关税成为现实,我们认为财政刺激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并更多地关注最终需求,如消费和房地产。面对更多的贸易逆风,像刘世锦等顶级政策顾问所倡导的约10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措施将变得更加合理和可能。











END

想要获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