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毕业开始攒钱,那么你要多久才能攒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元?
以小A为例,他18岁读大学,22岁开始工作,每年攒5万元,20年后,即他在42岁时可以攒到100万元。
若他把每年攒的5万元用于理财,年收益率为10%,那
他可在33岁时攒到约102万元
。
一个大学毕业生,只有一份收入,如果理财得当,
他在11年后便能成为百万富翁
。
如果本金或收益率能提高,一个人成为百万富翁的时间就会缩短。
若小A每年攒8万元用于理财,年收益率同为10%,那么
他在30岁时就能攒到100万元
;
若小A每年攒5万元,但年收益率提高到15%,那么
他在32岁时就能攒到约117万元
。
如果是一个小家庭,两个人一起攒,每人分别攒4万元,
那么只需要8年,家庭资产就可达到百万元
。
如果想在30岁前攒到100万元,这里有
两个前提
:
第一个是,从22岁开始,每年攒8万元用于理财;
第二个是,每年理财的年化收益率为10%。
第一个前提和自身的收入有关,因此我们要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并做到开源节流。
第二个前提如何实现呢?我们先来听听
定投基金
的故事。
媒体报道过中国台湾“基民”张梦翔坚持11年定投日股基金,年化收益率高达19%。中间发生了什么,让我们来大致还原一下。
故事开始的时间是1996年,张梦翔当时评估日股会反弹, 于是定投了一只日股基金(QDII,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没想到,他定投的第一个月,日股大跌8%,此后依然“跌跌不休”,最惨时,日股基金竟跌了40%。
但张梦翔想,
定投最重要的精神是“越跌越买”
,如此才能摊低成本,待行情反弹时,才可能成倍地获利。于是,他选择继续定投下去。
在经历了漫长的38个月后,日股终于逐渐攀升,在指数涨超18 000点后,他定投的基金获利90%。
虽然此时指数的点位比他第一次定投时的点位要低,但因为他坚持定投,使得成本足够低,所以不用回到原来的点位也能获利。
算下来,
他定投38个月的年化收益率超14%,
这让他笑逐颜开地卖出,获利离场。
在资金落袋为安之后,他没有停止定投,依旧按原计划每月扣款。
尽管日股基金又连跌3年,但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无论日股跌成什么样,他只做一个动作,那就是
每月坚持定投
。
终于在2005年8月,日股指数再次上扬到13000点,虽然该点位比他上一次获利离场时还低了5000点,但他定投的基金收益率已超100%,达到了他止盈的目标。
和上次一样,他获利离场后继续坚持定投。到2007年,他账面上的日股基金收益率约为20%。
这一路走来,日本股市从1989年的40000点高位跌下来后,走过了18年的熊市。
然而,在这个大家都以为没有机会的市场,张梦翔却靠着坚定的信念,定期定额地投资了11年。截至2007年,
他赚到了每年19%的平均回报率
。
张梦翔的定投基金之路告诉我们,
只要确认基金为优质基金,就可以“无脑“定投(普通定投),越跌越买
。
回看投资大陆股票的基金,也适用上面的策略吗?再说说我朋友的故事。
2018年,中国股市经历了漫漫“熊途”,而我朋友恰巧是从2018年初开始定投沪深300ETF(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申购或赎回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
上证指数从2018年1月的最高点3 587.03点,一路下行到2019年1月的2440.91点,跌幅快要超过32%,而我朋友采取的策略则是无脑定投,跌幅也超过20%。
他一直没放弃,继续坚持每周定投,到2020年1月,他坚持定投90周了,收益率为22.83%。
如此算来,
他每年的收益率超过10%
。这就是定投的魅力,
只要坚信股市总有向好的一天, 你的亏损总会赚回来
。
今天是每斤20元,明天是每斤80元,那这两天的均价为每斤50元,所用成本就降下来了。
但若海鲜今天是每斤20元,明天是每斤22元,这两天的均价是每斤21元,成本没什么变化。
这就很好理解了,
只有选择波动性大的基金进行定投才能摊低成本
,而定投对波动性小的基金起不了什么作用。
它被动地跟踪宽基指数, 比如上证50指数基金、沪深300指数基金和中证500指数基金里面对应的50家、300家、500家上市公司。
主动型基金则完全靠基金经理的选股水平——选得好,收益高,反之则收益低。当我们无法预料人为因素时,选择宽基指数基金进行定投会更好。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定投,我们可以参考一个指标——
市盈率百分位
。
市盈率是每股股价除以每股收益,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
市盈率百分位则代表当前滚动市盈率在选定历史区间所处的水平。
如果某股票的市盈率百分位为10%, 这就表示其当前估值比历史上90%的时间要低。
参考市盈率百分位的原则是:低于30%为低估值,30%~70%为正常估值,高于70%为高估值。
一般来讲,处于低估值和正常估值的指数基金都可以定投,若它处于高估值,则是卖出的信号。
同理,上证50指数基金的当前估值比历史 ±46.08%的时间要低;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当前估值比历史上 35.53%的时间要低。
这3个指数对应的基金产品有很多,我们可用支付宝或天 天基金网进行搜索,比如搜索“沪深300”就能出现相应的基金。
场内基金
指的是必须在股票交易市场内交易的基金,必须有证券账户才能买卖。
场外基金
指的是在股票交易市场以外的市场交易的基金,比如银行、基金公司或金融中介,这些地方都能进行场外基金的交易。
场内基金的好处是基金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交易时间即时买卖,而且手续费很低。
场外基金的好处是可以设定自动定投, 这样就不会忘记,也能避免因为行情下跌而不敢定投的情况了。
对于小白来讲,
买指数基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无脑定投
。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脑定投的收益率会比智能定投的低些。
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有句经典名言:“我们要用 0.4元买价值1元的东西。”
运用到定投指数基金中就是,若指数基金跌幅大了,代表东西便宜了,那就加大定投额,比如本来每周定投2 000元,那就增至2 500元;若指数基金涨了,代表东西贵了,那就减少定投额,比如减至1 500元。这样摊低成本的效应会更明显。
现在有不少平台推出了智能定投,选择智能定投时一般会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一个是均线策略,另一个是估值策略。
均线策略
,就是围绕相关均线的走势定期不定额地买入, 在低位多买,在高位少买。
相关均线往往会有几个参考指数, 选择参考沪深300指数、500日均线的话,是指在定投日的前一天,若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收盘价高于500日均线,系统会认为基金估值偏高,定投的金额就会减少;反之,若沪深300指 数基金的收盘价低于500日均线,系统则会认为基金估值偏低, 将增加定投金额。
估值策略
则是按我们之前提到的市盈率百分位来进行选择的。
有些平台的估值策略是:指数基金处于低估值区间时才会定投,指数基金处于正常估值区间和高估值区间时都不定投。
当你看到定投一直没有扣款的时候,就说明你选的是估值策略, 且指数基金正处于正常估值区间或高估值区间。
如果你选择的是手动定投,那么我的建议是,
指数基金处于正常估值区间时也可定投
。
另外,在你选择估值策略时,定投的金额宜大些,因为选择估值策略一般要定投3年以上才会显示出其微弱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