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立于1985年,已通过AACSB、EQUIS和AMBA三大国际认证。以“融汇中西管理智慧,培养创业创新精神,践行服务社会责任,作育商界管理精英”为使命。打造中国商界黄埔军校,我们愿与您携手并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物制品圈  ·  AI书籍推荐 | 十本书籍带你探索人工智能 ·  2 天前  
BioArt  ·  Nature | ... ·  2 天前  
生物学霸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  3 天前  
生物学霸  ·  34 年来,亚洲科学家首获这一奖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讲座回顾丨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运周教授主讲我院管理学与经济学系列前沿讲座之四一九讲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 公众号  ·  · 2021-04-23 20:38

正文

2021年4月10日上午,我院管理学与经济学系列前沿讲座之四一九讲“复杂动态视角下的组态理论与QCA方法”在善思堂M201顺利举行。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运周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给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QCA方法论和QCA研究心得的精彩报告,讲座由我院互联网管理创新科研团队的肖静华教授主持。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运周教授分享学术报告

杜运周教授首先介绍了管理学研究面临的新的挑战和危机。 一是在理论研究中,以往的学术研究主要是从要素变量独立的简单视角出发,由于要素变量不可分割,且存在因果复杂性问题,难以清晰刻画现实情境中的要素关系,这会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二是在实践中,从海尔的生态实践出发,提出生态化运营中面临线性管理向非线性管理转变的挑战,亟需从多因素相互依赖的组态视角去关注变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如何整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以及桥接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管理学关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 杜运周教授提出当前社会科学的三种主要研究视角,分别是普适视角、权变视角和组态视角,并进一步剖析组态视角的概念和内涵,分析组态与因果复杂性之间的关系,以深入阐述组态视角在应对当前危机中所发挥的作用。


其次,杜运周教授介绍了QCA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一是介绍QCA方法的奠基者Charles C. Ragin,进而阐述QCA方法的起源与发展;二是指出集合论和QCA的魅力在于QCA方法和集合论关系的表达,第一次使得学术语言与实践话语相接近;三是引入组态思维阐释了QCA的研究模型。在讲述过程中, 杜运周教授通过对自己发表的QCA文章介绍,进一步解释QCA方法中的集合论关系、因果复杂性、数据校准、子集合关系的一致性程度等内容。

讲座现场

最后, 杜运周教授简要介绍了时间问题与组态QCA方法,为在座师生开展复杂动态演化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同时,他也鼓励与会者积极参与QCA研究方法的学习探究,拓展动态QCA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范畴。在问答环节,杜教授就QCA方法的理论视角选择以及QCA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解答。

讲座历时两个小时,杜运周教授精彩而严谨的演讲,不仅拓宽了在座师生的研究视野,开拓了同学们的眼界,还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术热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