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水木文摘
清华学子创办,新媒体第一文摘,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每日精选好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周国平  ·  我们生活最内在的本质 ·  昨天  
深夜书屋  ·  走进真实的教员,聆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 ·  昨天  
青年文摘  ·  今年的压岁钱,你打算怎么花? ·  4 天前  
深夜书屋  ·  时代终于追上了刘晓庆,她的自传太燃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水木文摘

黄磊女儿再获五个一等奖:不逼孩子“72变”,谁帮他挡“81难”?

水木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07-03 22:30

正文


水木君说:

尊重孩子意见是可以的,但必要的时候还要“推”孩子一把。当然,我们说的逼迫,不是不顾客观事实的一意孤行。而是在孩子想偷懒、想放弃时,适当地推上他一把,让他不要半途而废,陪他度过最艰难期瓶颈期和倦怠期。


文/帮妈主创团

来源/帮妈爱上课(ID:BBMyGod)



前段时间,孙莉在微博晒出一组照片。


透露黄多多和吕思清儿子在2019新加坡国际西洋乐大赛(中国选拔赛)中包揽了钢琴独奏、钢琴四手联弹、小提琴独奏,共5个一等奖。



其实多多不仅仅是在钢琴方面得奖,她在其他方面也是很优秀的。


8岁的时候,黄多多已经翻译3本英文小说。


10岁的时候,黄多多就开始给《小王子》、《圆梦巨人》、《冰川时代2》等英文动画电影配音。


和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同台交流,也是丝毫不露怯。



12岁的时候就自己设计衣服,还用英文全程介绍自己的设计,2017年时在巴黎高定的时装周上走T台秀。


去年还和合作出演了著名话剧导演赖声川的《水中之书》,演技非常自然、成熟,和大人没有两样......


让人不由惊叹,这才是别人家的孩子。




资源和天赋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才是成功的法宝。


可能有很多人会觉得,人家有钱,大把钱培养孩子。


不可否认,有钱人家的孩子确实比一般的孩子接触到的资源更多。


所以,我们也不否认,黄磊的教育方式,是大多数普通家庭难以复制的。


但是,我还是想说,永远不要怀疑“努力”的意义。


努力这件事,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孙莉曾发过一个微博:



虽然现在我们看到这么优秀的多多,但在这背后,多多也和寻常人家的孩子一样。


6岁开始学琴,从开始的兴趣到对日复一日的练琴厌烦。


要解决这个问题,离不开孩子的坚持和父母的陪伴。


正如孙莉在微博中写的“付出总有回报”,多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是孩子自己努力练习的结果。



说真的,明星孩子其实也和普通小孩差不多。


现在这个社会,很多小孩都有学琴、学跳舞、学各种才艺。


除了情绪上经历种种犹豫、焦虑、挣扎和煎熬,还得克服很多现实困难,不容易。


沙溢的儿子安吉也在学钢琴,曾经练琴就练到哭。



所以才说,永远不要怀疑“努力”的意义,尤其是在读书这件事上。




永远不要怀疑“努力”的意义。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叹阶级固化,寒门难出贵子,更有甚者大肆宣扬“读书无用论”。


日本有个10岁男孩,叫中村逞珂,他在某视频平台开了名叫“不去上学并非不幸”的个人频道。


最近他可红了,单单订阅者就接近2.5万人。


在被报纸大肆赞扬为“少年革命家”、视频点击量暴涨后,中村甚至还鼓励小朋友不用去上学。



要知道,中村生活在很幸福的家庭,他并不是没有上学的条件呀。


但是他居然为了“不想写作业”,在三年级的时候就辍学。


一个人连学习的累都不肯受,那他以后是很难咽下生活的苦的。


为什么每个做爸妈的都苦口婆心地劝孩子好好读书?


因为爸妈尝尽了生活的苦,他们不愿看着自己的孩子在最该吃苦的时候偷懒,以后遭遇将来的难;


他们更不希望孩子在面对未来的刁难时,毫无还击之力。


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所以,我说中村的这种行为是非常愚蠢的,同样,他的父母也难逃其咎。



说句实在话,从古至今,社会就一直存在不公平。


但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要更加努力呀!


尤其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我们是没有黄磊的家庭,不能给我们孩子更好更多的资源。


所以读书成为了我们最低成本、最有效的投资,这也是我们孩子唯一的上升通道。




父母的逼迫可能严厉,却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虽然我们说后天的勤奋和努力是成功的法宝。


但很多时候,一个人做某件事得不到回报的时候,会产生厌倦心理,也就是我们说的“倦怠期”,孩子也不例外。


黄磊就吐槽过多多:“在某个阶段多多弹琴的兴致越来越低,不愿接触新知识,只愿意弹出自己的曲子。”


的确,练琴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没几个孩子愿意练琴,多多也是,其他孩子都是。



而多多能顺利度过“倦怠期”,取得今天的成就,这多亏妈妈狠心的督促。


是呀,意志薄弱是当前孩子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把培养孩子学会坚持不懈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在一期《向往的生活》中,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弹了一首《梁祝》。


表演结束后,王迅也试弹了一下,可惜水平却不可描述。


放下琴后,王迅失落地感叹:“特别后悔,当时我要是坚持一下的话......”



事实上,当时在场的人有三个是会拉小提琴的人:吕思清、大华和王迅,他们仨都是从四五岁左右开始练琴的。


但现在看来,当初起点差不多的仨人,吕思清成了世界级的演奏家,大华刚毕业于伯克利音乐学院。


而王迅呢,因为自己的水平有限,他甚至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拉小提琴。


节目中还有一个镜头,是Angelababy和大华的对话。


baby问:“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


华:“对,被逼着。”


baby:“那你小时候愿意吗?”


华:“我不愿意,一直到我十一二岁,就一直不想拉,然后我就参加第一个比赛,然后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喜欢了。”


baby:“那你觉得现在感谢父母吗?”


华:“非常非常感谢。”


最后,Angelababy还说:“是呀,如果他们不逼你,这些东西永远不会长到你身上。我小时候是放养长大的,什么都没学。”


是呀,孩提时代的我们,总是很难先知先觉。


父母的逼迫可能严厉,却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教会孩子学会坚持。


工作后,我经常会听到身边有人感慨:“为什么当初没人逼我?”


如果我妈逼我一下,也许我不会放弃学跳舞;


如果我爸逼我去上大学,我也许不会混到工地来;


如果当初有人逼我坚持学练字,现在我写字也不会这么丑;


如果我坚持把游泳学会,那现在就不用花钱请别人教孩子游泳了……


如果,如果,如果......


可世间哪有这么多如果呀!


正如作家六六所言:“只要道路正确,并坚持不偷懒,我不能保证你过上万人之上的生活,但五千人以上是肯定会的。”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当教会孩子学会坚持、自律。


与孩子一起制订、完成目标。


爸爸妈妈应指导孩子,和孩子制订短期或长远目标,想办法去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学会不轻言放弃,学会坚持忍耐。


当然,父母能做到以身作则就更好了。


比如说你想让孩子爱上阅读,那你就可以在孩子2岁左右,每天晚上陪她一起翻阅一些绘本,从小培养她阅读的习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