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茉莉走了” ·  2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平凡人的诗意你能看懂吗?昨晚的这场浪漫诗会居然让网友不淡定了…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8-18 16:37

正文

昨天七夕,是我国传统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寄托着人们对于圆满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昨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推出特别节目《七夕诗会》,广播直播和网络视频直播同步呈现,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播音员、主持人以及社会各领域的爱情典范联袂吟诵经典诗篇,文化学者与节目主持人以“沙龙夜话”的形式解读节日内涵、弘扬传统文化。


两个小时的直播,让有关爱情的诗歌和故事,不仅在电波中流淌,也在网络里呈现。


《七夕诗会》节目策划魏漫伦说,这次诗会,不但是媒体融合的一次尝试,更是广播和电视深度融合的一场试验:

魏漫伦:我们总台合并之后一直说“让广播可看、电视可听”,我们今天做的就是这个尝试——三台更深一些的融合。比如说这次我们电视台的两位主持人不但来读诗,还参与了我们前期的采访。


央视主持人杨茗茗就是参与前期采访的人员之一。前不久,她前往天津师范大学,与那里的外国留学生们一起诵读我国传统与现代的、有关爱情的经典诗作。

杨茗茗:他们真的是挺感兴趣的,每一个人都特别仔细地去查每一个字的读音,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我问他们,我说你们最喜欢哪句诗?很多人选的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诗歌无国界的一个体现。


让广播可看,让电视可听。这是参与诗歌朗诵的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张意昨晚最深的感触。

张意特别是像现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播出的这个节目,可能很多人都在忙碌着开车收听,一些人还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端(收看),可以听诗,可以看,同时还可以感受,我觉得这种体验是很重要的。


对一档直播节目来说,形式和手段的变革很重要,但内容创新才是根本性的力量。《七夕诗会》节目策划魏漫伦说,昨晚的直播里,在传统的诗朗诵环节当中,穿插着四对普通夫妻的爱情故事。


有常年难得共同生活的铁路夫妻。

孙超、吴彩云夫妻


有在青藏高原上为老百姓送去精神食粮的电影放映员。

许国强、马玉梅夫妻


有《平如美棠》一书的作者饶平如老两口平淡动人生活。

饶平如老先生


也有焊接工程专家潘际銮与夫人的纯真爱情。

潘际銮与夫人


节目嘉宾、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副教授陈果说,正是这种文艺与时事的结合,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诗歌来源于生活。

陈果:我觉得这个节目比较特别的地方就在于这种诗并不是来自于书卷,这种诗就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看似平凡的那些人,和那些看似平凡的故事。所以用诗来阐释他们的生活,用他们的生活来解释诗歌,这种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我觉得很恰当。


这样融媒体、多平台的直播活动,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面镜头时,广播主持人需要主动拥抱新变化、适应新要求。

《七夕诗会》主持人雨亭:以往的广播直播中可能你因为没有人可以看到你,但是到今天融媒体的、网络时代的直播的话就不一样了,它要求的不仅仅是准确度,还有你的恰切度,这个恰切度包含对稿件的理解,对整个节目的驾驭,还有对于这个视频元素当中你的每一个肢体语言可能会对受众带来的影响,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工作的经历。


《七夕诗会》播出之后,反响热烈,网友们纷纷留言。

@不考进学年前200誓不改名: 在听收音机的直播!グッ!(๑•̀ㅂ•́)و✧支持!


@一切都是缘来你在这里: 年年七夕念情深


@辽宁老关: 不错哦,挺有新意的,感谢中国之声把这么浪漫宝贵的时光捧献给了听众、观众和网友。诗情画意,爱情不朽。


@A-likey: 愿天下有情人都终成眷属!


@悬浮的种子2012: 今天终于见到王娴姐姐和玉蕾姐姐的真容了!好靓啊!


声音的魅力与画面交融

文艺中不失温情

《七夕诗会》

“看见”不一样的广播



来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央广记者:肖源

实习编辑:高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