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读库
法治新媒体阅读管家,传递常识,启迪法治。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每日向用户推送优质法律类文章1至4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武”心向脱薄,“宣”明争先志 ·  16 小时前  
天津高法  ·  津小法有话说 | ... ·  2 天前  
天津高法  ·  津小法有话说 | ... ·  2 天前  
颖悟律评  ·  逐光前行 | 2024年度优秀律师刘芳序感悟 ·  2 天前  
辽宁应急管理  ·  DNA锁定!高空抛物面临刑责 ·  3 天前  
辽宁应急管理  ·  DNA锁定!高空抛物面临刑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读库

万物存在,为了“终结于一张照片”

法律读库  · 公众号  · 法律  · 2016-11-28 00:02

正文

【三石头按:此文是志刚兄为我的新书所作的序,文中所描述 “三石头”是我见过最好的自己 。我一直没有停止脚步,因为我根本停不下来。原文出自于公众号“天涯法律评论”(lawview-skyline)以及“法律读库”(lawreaders)】

比生命的长度更有价值的,是生命的厚度。


三石头是自由的,他受不了别人的约束,但也不会约束别人。
三石头是快乐的,和他在一起永远笑声不断,不会有任何压力。
三石头是直率的,他表达观点从来一针见血,不拐弯抹角。
三石头是真诚的,内心纯净得不染一丝尘埃,是一个本真的存在。

从为他的欧洲摄影集《西行漫记》作序至今过去 8 年了,我对三石头的体悟也更加深刻,但形诸文字来描述他,则又万难。

自然之子。 三石头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能力,他镜头里的自然总是那样的拙朴而神奇,混浊而大气。礼失求诸野。 20 多年来对自然状态的美好记录以及对自然的深入探究,足以让他称得上是 自然之子

鹤。 我多次告诉朋友们,三石头是像鹤一样的人, 缓缓踏着白云升高 / 他的飞翔让世界陷入安静 ,他孤高不羁,在人群中一眼望过去就与众不同。这样的特质,决定着太安稳、太平凡的生活绝对不是他的追求。摄影圈里一个美女,有次甚至盛赞他是 一个童话般的人 ,让人能找到自己丢失已久的东西。

肝胆。 我十几次去福建莆田,日常听得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 肝胆 ,语义中不但有相处真诚,更有勇于担当。文天祥《与陈察院文龙书》: 所恃知己,肝胆相照,临书不惮倾倒。 三石头很肝胆,我从与他相识相知,最终成生死之交,体会颇深。对于朋友的事,他确能做到倾其所有,毫无保留。极致之时,乃至罔顾个人安危。

修行。 不太熟悉三石头的人,常常觉得他是懒散的。是的,不管在国内的高原湖泊,还是欧洲的旅途,气定神闲的他在每个清晨,都会 一边品茶,一边等待一个陌生城市的醒来 ,但这是他回味和思考的时间。大多数时候,他怀着向生活取经的虔诚,带着对造化的敬畏,肩背摄影包穿梭,大脑、双眼以及精神时刻保持高度警觉,且需要足够的体力。同时,作为一个拍摄者和表达者,他在摄影中不可避免地要对所见到的人和景物进行评价,这是一种巨大的责任。这一切的一切,当然是一种修行,如果没有修行的精神,三石头就不可能达今日之境界。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几句,大致可概括之: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刹那与永恒。 佛说刹那即是永恒,是说离一切分别妄想,于一切相中,当下即见不生不灭性。作为摄影家,三石头总和一些不断消逝着的景物打交道。在拍摄中,哪怕再微小的东西也能成为伟大的主题。瞬间的美丽,可遇而不可求,给人留下的即或是一闪而过永不再现,但在人心中的痕迹却永难磨灭。三石头的禅心就是在这样的体验之中渐悟而来。《传习录》中记载: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答: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清澈与神秘。 今天的我在万丈红尘中翻滚,身不由己,常生烦恼,由此对三石头的行为艺术更加羡慕。而在他身上,更值得我崇敬的是历尽沧桑后的清澈、神秘。 就在某一天 你忽然出现 你清澈又神秘 在贝加尔湖畔 。(李健《贝加尔湖畔》)三石头讲过一个故事,他在斯里兰卡的朋友佩文原本是台湾人,祖籍福建泉州, 20 岁时在故乡邂逅前来台湾旅游的斯里兰卡人 Ali ,两人一见钟情,佩文毅然放弃台湾优越的条件,前往斯里兰卡。现在两人育有一男一女,都已成年,家庭幸福美满。佩文微笑着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