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徐文兵
宣传中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偶俚张家港  ·  阳性!一家6口5人感染!紧急提醒 ·  昨天  
偶俚张家港  ·  阳性!一家6口5人感染!紧急提醒 ·  昨天  
转化医学网  ·  促进肿瘤进展!山大齐鲁: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  3 天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探索|左房室耦合指数在心力衰竭中的预后价值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徐文兵

左青龍右白虎【麻杏石甘湯】丨OTC108將

徐文兵  · 公众号  · 医学  · 2019-05-25 14:00

正文



上次說到日本漢方時曾提到,日本的中藥方劑名都是中醫經典裡的方名,如小青龍湯,葛根湯。國內市場的中成藥則給自己起出了各種“高大上的名字”,比如今天介紹的麻杏石甘湯。


麻杏石甘湯出自《傷寒雜病論》,是治療內熱外寒咳嗽的經典方劑,後世廣為沿用。原方記載是: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 黃     杏 仁     石 膏    甘 草


上方其實就是把麻黃湯中的桂枝換成了石膏,这一換就有了青龍和白虎湯的意思。


麻杏石甘湯為基礎的中成藥很多,但基本不用原名,比如有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小儿咳喘灵颗粒、麻杏止咳片、止嗽定喘丸、克咳膠囊、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等等,大家選用是只要看到成分里有上面四味藥,就知道基礎方何在了,其餘加的藥多數是為了促進療效,或者單純是為了創新。




麻杏石甘湯原來是治療感冒發汗未愈的方子,後世用來主治肺有熱邪,外感風寒型的咳嗽。 我們現在仍然常聽到“內熱外寒”,或者“寒包火”,意思是我們的體表被寒邪侵襲,但是內部又因為情緒飲食或者用藥不當導致局部能量壅滯,有火邪。


單用清熱或者去寒的藥都會導致另一方滋長,所以醫家有時會將寒熱藥一起用,麻杏石甘湯就是個例子,麻黃去除皮膚肌肉間的寒邪,石膏清肺熱,一清內熱一散外寒,杏仁反佐麻黃固護肺氣,甘草保護胃氣。





許多初接觸中醫的人經常有這樣的困惑:

看書時感覺症狀和診斷治療方法寫的清清楚楚,但真到使用時就模糊了,因為沒有人按書上去得病,真正的患者往往陰陽虛實寒熱症并見,一時間感覺自己學過的藥好像都合適又都不合適,如同令狐沖在華山石壁上看了各種招式到頭來還是打不過田伯光一樣。


靈活多變,對症下藥是職業醫師的事情,作為使用固定套路的中成藥而言,關鍵在於抓核心主治, 麻杏石甘湯的核心是肺中熱盛,其次夾雜外感。 核心功能抓住后,肺熱外寒既可以表現為咳嗽,也可能表現為煩渴、甚至麻疹,實際運用中變化很多。對應現代人生活中常見的情況有:

①原本有食積化熱,同時外感風寒。

②生氣惱怒導致內熱,外加著涼。

③桑拿泡澡艾灸不當,同時著涼外感。

④平素肺火熾盛,常見出氣熱,鼻中帶血,兼有外感風寒。



診斷用藥方面的關鍵詞是肺熱、胸腔熱、呼吸熱、咳嗽、舌尖紅、外感表證。麻杏石甘湯是治療咳喘的常用藥,但必須是內熱型的咳喘,簡單判斷依據大致有:

①舌尖紅,并伴有芒刺,這是上焦有熱的常見體征,舌苔或黃或白。

②胸腔熱,至少不涼。

③咳嗽、出氣熱,鼻息重。

④伴有外感症狀如發熱惡寒,或者是發汗后開始咳嗽。



禁忌方面,《傷寒論》中的方子力道大都迅猛,尤其麻黃類的藥物更要慎用,雖然OTC已經在劑量上較原方大大減弱了,但是在使用上一定要注意對證。


如果患者咳嗽但是胸腹冰涼、舌色淡白無血色,甚至自覺骨子里腔子里是涼的,那麼就不適合使用。另外麻杏石甘湯單純去寒熱邪氣,不注重化痰化濕,如果是咳嗽痰多,肢體沉重的人還應該配合上化痰的藥物。




作者:星辰

金牛座理工男,厚朴三期畢業生。現任健康營講師。長期開設專欄『OTC108將』,『藥食同源』 。



/往期 · OTC108將/


痰濕剋星【平胃散】

補氣妙藥【六君子丸】

疏肝常備【逍遙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