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杯香浓的咖啡可以让你瞬间清醒。对很多人来说,咖啡已经成为每天必不可少的饮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喝咖啡是否健康也经常被人们讨论。如果长期喝咖啡,这种兴奋会不会引发或者加重心血管疾病呢?喝咖啡对健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咖啡为咖啡豆的提取物,其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多酚类化合物(如绿原酸、奎宁酸等)、生物碱类化合物(如咖啡因、可可碱)、脂肪类物质(咖啡醇、咖啡豆醇等)。其中,咖啡醇为咖啡香味的主要来源,多酚和生物碱均为良好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尤其是经过烘炒的咖啡豆,抗氧化剂的含量会增加,有助于人体心血管健康。
但是咖啡中同样含有双萜烯类化合物,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这类物质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被咖啡纸过滤掉,所以大家喝咖啡时应该过滤后再喝。
咖啡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如咖啡因、绿原酸、咖啡醇和卡维醇等,适量饮用可以提神醒脑、增强代谢、抗疲劳、抗衰老,进而减少患一些疾病的风险。
如果从来没有喝过咖啡类饮品的人摄入了咖啡因,他的肾上腺素就会迅速飙升,导致血压小幅度地升高。不过,这种血压升高只是暂时性的,一般来说,如果连续喝一周的咖啡,这种升高血压的作用就会减弱(身体耐受)。而且研究发现,饮用含有咖啡因的咖啡,对血压没有明显影响,即便在高血压患者身上也是如此。
咖啡中,也有升高胆固醇作用的成分——咖啡醇,这种成分的浓度与咖啡过滤程度相关。研究发现,大量饮用未经过滤的咖啡(平均每日6杯)会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增加17.8mg/dL,预计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11%,不过,饮用过滤咖啡则不升高胆固醇水平。因此,减少饮用过滤程度较低的咖啡,适量喝过滤咖啡,可能有助于控制血清胆固醇水平。
可能由于咖啡因对胰岛素的不良影响,短期大量饮用咖啡可能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血糖升高。但是,研究也发现,长期饮用咖啡不仅不影响胰岛素抵抗,还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因此,规律、适量饮用咖啡,对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有益。
综上所述,长期适量饮用咖啡不但不会引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还可以通过改善血压、血脂和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研究表明,每天饮用3~5杯咖啡(每杯150ml),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最低,全因死亡、心血管病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相对风险降低最为明显。
将烘焙好的咖啡豆磨粉,按固定规格装入带有两个“耳朵”的滤袋密封,即为挂耳咖啡。因此,挂耳咖啡产品的配料表里,一般都只有“咖啡豆”。冲泡时,只需将滤袋开口撕开,把“耳朵”挂在杯子上,加入85℃~95℃的热水,便可获得一杯黑咖啡。挂耳咖啡充分保存了咖啡豆独有的香味,用手冲方式来萃取咖啡液体,保留了咖啡的大部分酸、香、苦、甘、醇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