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笑傲江湖》中,青城山设有四川青城派,松风观为其总部所在,余沧海是该集团的执行CEO。全书开篇的第一个高潮便由青城派和福威镖局之间的关系开始,只不过在央视版的笑傲江湖中,余掌门率青城派千里奔袭福建,居然一帮子道士穿草裙!道士向来注重仪表清修,再不济,也不能一路靠跳夏威夷草裙赚路费吧?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青城山到底是啥样的。
一、名称由来
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解释:一种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呈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宛如青色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认为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古代神话说“清都、紫薇、天帝所居”,据说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为“清城山”。东汉五斗米教创始人张道陵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璞归真”的教义,与清城山名意思相合。唐初佛教有所发展,清城山发生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儿,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然而诏书将“清城”写成了“青城”,所以改称青城山,此据并非传说,山上至今保留有唐代碑文诏书全文以佐。
二、地理位置
青城山(31°47′N,103°15′E)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都江堰风景区内,距成都68公里、都江堰市区16公里。
三、地形特征
青城山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俯瞰成都平原,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全山有36座山峰,一年四季幽绿翠黛,树木常青,因有“青”山之誉,三十六峰环状排列,峰陡崖峭,状如城郭,故有“城”山之名,所以我们把这座山称为青城山,“青”指颜色,“城”指形态。
四、气候特征
青城山景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山地著名的“华西雨屏带”的中北段,全境周围120公里,保护面积1522平方公里。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型气候,年平均温度15.2℃,最热月极端温度34.2℃,最冷月极端温度-7.1℃;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降水量1225.1mm;无霜期271d。
小知识:“华西雨屏带”为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独特的自然地理区域,其地理位置大致为:北端位于平武县(33°N,104°E),南端位于雷波县(28°30′N,103°40′E),中心部位位于雅安地区(29°30′N,102°30′E),由岷山山脉、邛崃山脉、大相岭至黄茅埂以东的狭长地带构成。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长400~450公里,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是太平洋东南季风和青藏高原西风环流的交汇地带,冬季在西风环流的控制下,天气晴朗、寒冷干燥;夏季受太平洋东南暖湿气流与“盆地效应”而产生的沿盆周山地下沉的冷湿复合气流的影响而形成。该区域是我国年平均降雨量最大,日照时间最短的地区,是分布于我国的比较罕见的气候地理单元,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拥有大量珍稀独特的动植物。
宋白逊在《游青城山》中写到:青城山中云茫茫,龙车问道来轩皇。当封分为王岳长,天地截作神仙乡。青城山几乎天天下雨,而且主要是夜雨。端一杯清茶,两三竹椅,看着水雾慢慢弥漫,远处一个山头不见了,又一个山头不见了,像一幅流动的水墨山水画一般光景,山谷空灵而幽静,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似述说着青城武侠的故事。
思考:四川盆地多夜雨的原因?
夜晚,冷空气沿着山坡滑入盆地底部,盆地暖空气被迫抬升,成云致雨。山顶冷空气下沉,盆地暖空气上升,二都都在运动;前者是根本原因,后者是直接原因,暖空气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里面的水汽就易凝结,成云致雨。
五、地貌土壤
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黄壤,母岩为侏罗纪紫色砂岩、泥岩和砾岩的坡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