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新网刚刚出了关于最近比特币上涨和分叉的分析文章,谈到了本轮上涨原因,比特币黄金和分叉红利,下面是币总为大家带来的重要节选。
币圈资深投资人士黄亮新对财新记者表示,此轮上涨的原因主要是
分叉红利
——包括即将在10月25日根据比特币同比发放的Bitcoin Gold(BTG),以及11月19日可能由于硬分叉出现的新的比特币。“上次分叉就有红利。现在大家看得比较明白了,分叉不仅不会影响,还会有竞争币派发。”
BTG也译为比特币黄金,由挖矿硬件生产商闪电智能(LightningASIC)的CEO 廖翔主导,于今年 7 月底正式公布。其目标在于通过改变工作量证明算法,使挖矿回归 CPU 和 GPU,从而解决日益突出的比特币挖矿“中心化”的问题。
目前,日本已有七家交易所宣布了对BTG的应对策略,其中包括日本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Bitflyer在内的四家交易所宣布会给客户发放BTG,另外三家则表示没有相关挂牌计划。
另外,由于比特币的核心开发者团队和部分用户并不认同segwit2x的硬分叉方案,也就是说,这可能会导致11月19日分叉并出两种比特币,即区块大小为1M的比特币原链(BT1)、和遵循Segwit2x协议的区块大小为2M的比特币新链(BT2)。
需要注意的是,与前述BTG和比特币现金(BCC)能与BTC共存的模式不同, BT1和BT2之间产生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11月的这次分叉没有双向重放保护。这就意味着,分出来的BT1和BT2,最后只会剩一个。除非未来有一方选择妥协。”一位区块链技术人士向财新记者分析,目前BT1/BT2的价格大概在8.5:1.5,也就意味着市场信心暂时是放在了1M区块大小的BT1上。若分叉后价格比仍然维持在相近水平,则会导致矿工将算力逐渐集中在价格更高的原链BT1上。换言之,缺乏矿工算力支持的BT2 可能会因无人问津而自然萎缩、死亡。
不过,无论比特币扩容、分叉有多热闹, 目前这一轮上涨行情与中国的比特币交易已无多少关系了。根据Coinhills网站统计的24小时内各国交易量数据,目前中国的比特币交易量在全球已退至第六,占比不到1%。而日本、美国两国的交易占比超过80%,前者占比61%,后者占比20%。随后则是韩国8%,欧洲4%和澳大利亚2%。
今年9月,监管当局决定关闭中国境内虚拟货币的交易所。目前,大部分的交易所已停止了交易服务。而火币网、OKCoin的交易量也已大幅下降,预计在10月31日停止全部交易。在2013年,中国的比特币交易量曾占全球的90%,到2017年冰封政策出台前,这一数据已经缩减到30%以内。
对于未来将如何发展,多数比特币交易所人士均保持了低调,选择避而不谈。但据财新记者了解,“出海”已成为一部分国内交易所既定的发展战略。一位国内交易所负责人非常自信的对财新记者指出,中国的交易所在世界范围“算得上顶尖”,体现在此前大型交易所拥有百万级以上的注册人数、数十万的月活用户、以及在网络安全方面未曾出现过重大盗窃事故等等。
但具体将如何拓展海外市场,对于国内的交易所来说依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正如他所说:“这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本文源自财新会员文章,仅用作内部分享学习,不能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