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国图艺术中心系列讲座(古琴)之五:琴书遗珍——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稿钞校本的整理与出版—严晓星先生
时间:
2017年7月4日(周二)下午19:30-21:30
地点:
北京国图艺术中心K栋
讲座主题:
琴书遗珍——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稿钞校本的整理与出版
主讲人:
严晓星先生
主办方:
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
协办方 :
北京国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
北京《韵》琴茶舍
【公益讲座
凭票入场】
国图直接领票:
即日起
国图音乐厅售票处
凭身份证领票
(
限量100张,领完即止
。
领票时间上午9:30-下午19:30)
,每人限领2张,咨询电话010-88544777/4778
本讲座为国图艺术中心系列讲座(古琴)之五
讲者简介:
严晓星,现供职于媒体,为副刊编辑。业余从事古琴历史与文献研究。著有《近世古琴逸话》、《梅庵琴人传》、《条畅小集》、《金庸识小录》、《七弦古意:古琴历史与文献丛考》;编有《大家国学·金克木》、《孙子二十讲》、《高罗佩事辑》、《民国古琴随笔集》、《唐诗之美日历2017》(合作);主编《掌故》(中华书局,已出第一、二集,2016、2017),《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稿钞校本》(中华书局,2017,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现代琴学丛刊》(重庆出版社,“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已出六种,其馀多种将陆续推出)。曾在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举办讲座及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讲座内容简介:
上海图书馆是除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外,收藏古琴文献最丰富的公藏单位。而在藏书之中,稿本、钞本、批校本的价值又往往是为重要者。因此,对上海图书馆所藏古琴文献之稿钞校本进行整理、出版,使之为琴界所知、所用,也应成为有志于琴学者的努力方向。这批书的产生、流传和保存,与近代以来上海在中国琴坛的历史地位的形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可以解释琴坛关注的周梦坡所藏古琴书籍的流转和归属。
在上图所藏的五十五种、五十六部古琴文献稿钞校本中,有二十九种、三十部价值尤大。其中绝大部分均未正式出版,有一部分甚至为查阜西先生所未知,还有近期才在积存了数十年的书库中发现,尚未对外公布。细细检点,这些稿钞校本,多未见之书、未见之曲,书、曲多未见之版本,而对已经刊行已久的古琴文献,也不乏可以匡正成说者。相信十卷本《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稿钞校本》(中华书局)面世之后,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补充和改写古琴学术与历史,有益于古琴之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