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世界有点乱,你的手机也许正在被这些事情刷屏——
在纷纷扰扰的各类冲突中,一条有关“合作”的新闻显得颇为“低调”,然而,它却直接关系到未来数十年间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4月10日,在缅甸西海岸的马德岛港,耸立港口的两条巨大卸油臂分别降下,与运载14万吨原油的“苏伊士”型油轮的输油管口对接,油轮运载的原油开始向港口卸载,中缅原油管道工程宣告正式投入运行。
▲4月10日,在缅甸马德岛港,工作人员帮助卸油臂与油轮原油管口对接。(新华社)
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是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一部分,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缅实施的先导项目。
尽管此前被搁置了两年,但所谓“好事多磨”,新的输油管道提供了除马六甲海峡之外的、另一条从中东向中国输送石油的管线。
▲中缅石油管道路线图(大公网)
“新加坡香(想)菇(哭)。”在脸书上,一位网友这样写道。
外界注意到,此次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就在缅甸总统吴廷觉访问北京之际。
上周末,中美元首“庄园会晤”世界瞩目,而就在中国领导人的专机抵达美国的同一天(4月6日),缅甸总统吴廷觉也乘专机抵达成都,开始了对中国的国事访问。
▲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缅甸总统吴廷觉举行会谈。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吴廷觉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
这是吴廷觉去年3月就职以来的首次中国之行。他此次的访问历时6天,从4月6日至11日。
来自新华社的报道,似乎已为这位缅甸总统的主要访华成果埋下了伏笔。据报道,吴廷觉率领的访华代表团有30多人,其中包括缅甸商务部长、建设部长和皎漂经济特区管委会主席。
这一阵容不一般,皎漂湾畔的马德岛,正是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而皎漂港本身,则是2013年10月建成投产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的起点(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共同组成中缅油气管道项目)。
▲资料图片:2013年6月3日,缅甸若开邦皎漂的天然气管道工程现场。(新华社)
访问四川后,缅甸总统一行7日还访问了陕西,此间吴廷觉的谈话也很有深意。他在会见陕西省省长时表示,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缅甸也在研究如何加入。
三天后,就缅甸如何加入“一带一路”建设,答案终于来了。4月10日,在中缅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协议》在北京正式签署。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当天告诉媒体,中方已经在昆明附近建好炼油厂,准备开始加工中缅原油管道输送的原油。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至此,早已建成两年多的中缅原油管道项目,“开工运行”终于尘埃落定。
资料显示,中缅原油管道从马德岛开始、经云南省瑞丽进入中国境内。其缅甸段全长771公里,设置站场5座,设计年输量达2200万吨。这一新的输油管道,对中国来说是条捷径。相比通过马六甲海峡的石油运输线路,新管道大约缩短了1200公里的路程。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此管道将为中国进口原油开辟一条新通道,中东部分原油将无需经过马六甲海峡直接到达中国,有助分散中国的能源风险。”新加坡《联合早报》12日上午在其官微中写道。
一直以来,任何有关中国“避开”马六甲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外媒的广泛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4月10日即撰文称,“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中国实施‘两个海洋’战略的关键。它可以在马六甲海峡以及‘脆弱的’南海航线之外,使中国的能源供给多元化。”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北京一直担心中国的能源进口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峡。除了当地猖獗的海盗行动之外,一旦中美关系紧张,美国海军可以轻而易举地掐断中国的能源供应。”英国广播公司网站4月11日报道称。
保证能源安全对中国而言日益重要,美国彭博社在报道中表示,中国去年的原油进口量上涨了14%,是2010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并且在去年12月,中国一天就需要进口“创纪录的”860万桶石油。
▲据报道,中国去年的原油进口量上涨了14%。
最早提出修建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构想的学者李晨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缅油气管道有完善中国能源运输版图的重大意义。管道建成后,不仅可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还将推动西南地区与大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合作。
当时他进一步说道:“依托中缅油气管道,将来逐渐修建通往印度洋的立体交通网络,主要是昆明通往皎漂的大运量的电气化复线铁路、高速公路,打造通往印度洋的立体通道,使中国大西南的进出口物资不再绕道我国东部沿海和马六甲海峡,这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微博上,已经有不少中国网友在热烈讨论中缅原油管道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多年磨一剑”,在新华社前驻仰光分社记者张云飞眼中,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曾是缅甸军政府时期敲定的最大外国投资项目之一。该项目自2009年10月在马德岛举行开工典礼以来,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通过事实证明了该项目的互利多赢。
张云飞向参考消息网-锐参考介绍说,仅据中石油2013年向缅甸媒体提供的资料,中缅油气管道项目通过中石油以及东南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和东南亚原油管道有限公司这两个平台,已经向缅甸累计投入了约2000万美元的巨额资金,专门用于改善管道沿线地区教育、医疗、电力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如今在马德岛上,“当初没有公路、没有淡水、物资匮乏的小岛,现在几乎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来水、家家享受24小时供电。”新华社仰光分社记者庄北宁告诉参考消息网-锐参考。
▲资料图片:中缅管道建设者让缅甸马德岛居民用上自来水。(新华社)
“新的输油管道将把中东的石油输送到中国,使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降低三分之一。输气管道每年可以输送12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中国目前天然气进口量的28%。”早在2013年年初,《金融时报》记者便对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作出了上述评估。
值得玩味的是,提及“马六甲”三个字时,外界也总会相应地想到新加坡。这个马六甲海峡边上的“小红点”,长期借助自身的地缘优势,在中美两个大国间游走。
事实上,近年来新加坡对中国在“马六甲”附近的一举一动,也格外“上心”。
去年10月,马来西亚“皇京港”深水码头举行了奠基仪式。该项目旨在超越新加坡,打造马六甲海峡上最大的港口。当得知“皇京港”项目由中国企业承建时,新加坡媒体便坐不住了。
新加坡《海峡时报》发表了题为《中国在马六甲港口计划战略意图令人怀疑》的文章,并援引一些专家学者的话宣称,马六甲海峡存在战略性因素,通常以经济活动开始,然后海军逐渐参与进来,因此令人怀疑中国此举“是否与军事而不是商业利益有关”。
▲“皇京港”项目效果图
显然,如果中国绕过被新加坡视为“战略性存在”的马六甲海峡,另辟蹊径通往印度洋,那么新加坡的心情也可见一斑。
对此,中外网友“所见略同”。无论是在微博还是在推特、脸书,“新加坡地位越来越尴尬”成为网友们的共识。
▲这名外国网友说,中缅原油管道将影响新加坡和全球港口贸易。
“目前,新加坡国内媒体没有对中缅原油管道运行的消息作出什么表态,这说明,心情肯定不好。”一位旅居新加坡多年的华人学者告诉参考消息网-锐参考。(编辑/亚君)
打开参考消息客户端看更多外媒资讯>>
我干我的,你哭你的。欢迎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