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报名,想讨论交流的课程直播中见
对于PPT设计师来说,
界面的风格也是关注的一大重点。
还记得当苹果新推出的
macOS Big Sur
系统时,就让人眼前一亮。
苹果这一代的设计风格和前几代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大量的圆角要素,以及最为重要的半透明效果,这就很「iOS」!
同样的,Win11发布时,最吸引我的是11改变的
设计风格
。
大部分的窗口背景不再是纯色的了,而变成了类似低透明度的
毛玻璃
效果
。
「毛玻璃效果」
,它的另一个学名叫Glassmorphism。从学名可以看出是由glass(玻璃)+morphism(形态主义)组成,这种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像玻璃一样有通透性,透过表层看到背景的模糊形态。
你可以在网站上搜Glassmorphism,出来的效果不会让你失望。
对比之前风靡一时的新拟态风格(模仿一个挤压的塑料表面,但看起来仍然像一层),
「毛玻璃效果」
会更加垂直。
鲜明:
使用鲜艳色彩作为强调色并且从半透明层中透出;
所以,运用好
「毛玻璃效果」
,也会给你的作品带来一些高级感。
话不多说,看完接下来的教程,你也能做出具有磨砂质感的毛玻璃效果:
step1:
先插入一张图片,记得要
复制一份备用
。
step2:
右键设置形状格式,在艺术效果中选择
【虚化】
。
做到这里,就已经做出毛玻璃的模糊感了,但想真正达成毛玻璃的效果,还需要多一些质感。
但在PPT上,一次只能实现一个艺术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先
右键复制,然后再粘贴为图片。
step3:
在复制出来的图片中打
开设置形状格式,在艺术效果中选择
【胶片颗粒】。
这样,通过一次「粘贴为图片」的操作,就给最初清晰的图片叠加了两次艺术效果。
数据我设置成了透明度
60%
,粒度大小
40
。
还记得最开始让你复制的另一份原图吗?这时候马上就要派上用场了。
设置背景,可不是简单地把图片放在PPT上就算好了。
step4:
对毛玻璃图片
右键复制
,然后鼠标
点击画布以外
,右键设置
背景格式
,选择
图片填充
,点击
剪贴板
。
这样设置背景的好处在于,之后拖动素材时不会误把背景拖走。
step5:
拿出我们之前备用的清晰图片,覆盖上去,然后再插入一个圆角矩形。
step6:
右键
设置形状格式
,点击
幻灯片背景填充
,毛玻璃效果就做得差不多了。
用
幻灯片背景填充
的好处是,不管你如何拖动这个“毛玻璃”,它都像是真的玻璃一样,时刻映出背景的图案。
所以,我们再为其
添加上蒙版,给毛玻璃增加些亮度。
step7:
选中毛玻璃,然后按住CTRL拖拽,就能直接复制出一个大小一样的圆角矩形。
再为新的圆角矩形填充上白色,透明度调整为
90%。
step8:
调整位置,与之前的毛玻璃进行重合。并将两者组合,毛玻璃效果就做好了。
如果还想为毛玻璃效果,增加一些
"真实"的细节
呢?比如想象一下,下雨天的玻璃窗,因为室内和室外的温差,玻璃上会形成水雾。
结合两者是个什么效果呢,于是我尝试做了一个
水雾毛玻璃
效果的页面
。
所以这样逼真的水雾毛玻璃效果是怎么做的呢?前面的步骤我们结合复习一下。
step1:
同样是从插入一张图片,复制它开始,右键设置形状格式,艺术效果中选择虚化,半径为30。
step2
:
复制它,点击画布,设置背景图片填充-剪贴板,然后插入一个矩形,设置成
幻灯片背景填充
。
step3:
这一步和上一个教程的最后一步有区别,复制这个矩形后,插入水雾图片后点击复制,对新的矩形
设置图片填充-剪贴板
,透明度设置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