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aoyang0625
公众号:产品狗郝阳(ID:pmhaoyang) Wechat:hellohy0625 [email protected] 一个正在实习的产品狗的写东西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余杭发布  ·  每人1000元,余杭这些人可申领! ·  10 小时前  
余杭时报  ·  再攀高峰!余杭,又刷屏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haoyang0625

为什么QQ在全力向TIM导流?

haoyang0625  · 简书  ·  · 2018-01-20 14:21

正文

前段时间,腾讯一直在QQ里强推TIM,意图将用户转移至新的客户端。意图可能在于避免QQ用户进一步流失,并做好用户群细分。


为什么QQ在全力向TIM导流?

一、问题背景

QQ算是PC时代的国民级应用了,在还没有微信的时候,QQ是每个人必备的在线沟通工具。但是随着微信的出现,这一现象逐渐出现了变化。由于微信相对于QQ专精于沟通,UI简洁轻快,更多的人倾向于使用微信进行沟通,QQ就逐渐被冷落了。

目前两款产品的策略已经发生了变化。最开始大家都还在猜测,QQ和微信在腾讯内部会怎么竞争,现在看来,两者是互不干涉的关系。QQ的转型策略也越发明显,微信用户们觉得QQ臃肿,那就继续臃肿下去咯,坚持娱乐化,专攻年轻人市场。从目前来看,这次转型是相当成功的。大部分95后、00后对于QQ的喜爱程度更甚于微信。腾讯公司副总裁在一次采访中也表示,25岁成了微信和QQ用户群体划分的分水岭。

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当QQ在娱乐化越走越深的时候,一面收割了大量年轻用户,另一面也造成其他用户的加速逃离。

在PC上进行沟通时,由于微信Windows/Mac版本功能较为单一,不足以支撑办公沟通需求,很多人还是会在PC上使用QQ,但是他们又嫌弃QQ臃肿,于是,TIM就诞生了。


导流

二、产品诉求

1、避免QQ原有用户流失

使用过TIM的人都知道,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与QQ完全打通。账号体系一致,消息系统也一致。两个客户端,同属一个后端IM系统。所以可以发现,虽然QQ在不遗余力的推广TIM,看似是将用户推开,但实际上,用户还在QQ的大盘子里。你是用QQ还是TIM无所谓,只要别用其他IM就行。

2、做好用户群细分,筛选高价值用户

所以,与其让这波流失用户彻底离开QQ大平台,还不如给他们一个纯净的办公IM,这也就是TIM。虽然短期来看可能会损失了一些QQ的广告收入,但是至少用户留下来了,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原QQ用户向TIM完成分流,那么整个QQ用户群就被分为了两类:年轻学生用户、办公沟通用户。

针对两类不同的用户,腾讯可以在QQ和TIM两个不同的客户端上执行不同的发展策略。我们看到,在QQ上,最近半年的更新重点都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好玩功能上,TIM则专注于办公场景的优化。从未来看,TIM这边,可以针对办公用户做一些注重协同效率的功能,甚至是开展增值服务。把从广告上流失的收入给赚回来。

3、让用户主动使用

办公IM软件,比较出名的诸如钉钉、企业微信等。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这套系统是从上至下部署的。也就是说,你办公的时候用什么进行沟通,完全取决于公司大老板的意思。虽然这类软件有企业层级、通讯录更方便一点,但总是感觉被逼着用似的。

TIM的思路跟这些EIM不太一样,并没有类似企业通讯录之类的层级,也没有中心化的系统管理员。员工可以自发使用。自下而上推动在组织内使用。

三、产品分析

1、最纯粹的沟通

这次是真正的QQ轻聊版了。相比于QQ,没了自定义皮肤,默认的蓝白配色也有冷静的商务风。聊天界面里,表情包没了,戳一戳,GIF都没了。

2、办公场景优化

TIM这次选择了在线文档作为主打功能。这是办公用户最为普遍,单也满足的不太好的需求。大部分人都是本地编辑,然后邮件、QQ传递改来改去,到最后一份文档有几十个版本文件,谁改了什么地方搞不清楚,难以管理。目前市面上的解决方案,都有各自的缺陷。比如:Office 365企业版,企业部署成本高,费用昂贵,小团队基本很少使用;Google 文档,需要翻墙;石墨文档,IM沟通较弱。这次TIM自己做在线文档,可以说取了一个折中方案。文档编辑功能满足基本需要,在QQ账户体系内直接协同编辑,避免多一套账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